天天看點

50歲以下人群中新增的結直腸癌患者正逐漸增加

作者:邱志遠大夫

早發性結直腸癌專輯 |

原創 柳葉刀

50歲以下人群中新增的結直腸癌患者正逐漸增加

《柳葉刀-胃腸病學和肝髒病學》(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與《柳葉刀-惡性良性腫瘤學》(The Lancet Oncology)聯合釋出早發性結直腸癌專輯。全面概述了早發性結直腸癌的流行病學、臨床特征、生物學和危險因素;疾病的預防和早期發現;并讨論早發性結直腸癌患者的治療和管理。

社論 | 應對逐漸增加的早發性結直腸癌

50歲以下人群中新增的結直腸癌患者正逐漸增加

《柳葉刀-胃腸病學和肝髒病學》(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發表了專輯中的第一篇文章。正如之前一篇的社論所述[詳見相關閱讀],近幾十年來,結直腸癌的流行病學發生了變化:盡管老年群體的發病率保持平穩或下降态勢,但是全球範圍内50歲以下人群中新增的結直腸癌患者,即早發性結直腸癌,正逐漸增加。

50歲以下人群中新增的結直腸癌患者正逐漸增加

在專輯的第一篇文章中,Swati Patel及其同僚對早發性結直腸癌的流行病學、臨床特征、生物學特點、危險因素和早期檢測進行了廣泛的綜述。目前尚未完全闡明導緻發病率上升的原因。現有的資料呈現出生隊列效應,與前幾代人相比,20世紀60年代以後出生的人群早發性結直腸癌的患病風險升高。這一發現表明,一代人共同的風險因素可能是患病風險增加的原因。肥胖、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飲食的西方化等趨勢,以及幼年抗生素使用增加和食物鍊中抗生素使用增多,都可能是患病風險增高的主要原因。然而,我們需要開展更深入的研究,以充分識别和了解風險因素暴露與結直腸癌患病風險增加之間複雜的互相關系,進而我們才能提出有針對性的預防建議,而不僅僅是宣傳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好處。與晚發性結直腸癌相比,早發性結直腸癌患者确診時往往已經是進展期。部分原因可能是與症狀出現和明确診斷之間的時間間隔有關,與晚發性結直腸癌患者相比,一般早發性結直腸癌患者症狀出現與明确診斷之間的時間間隔更長。可能的原因之一是患者忽視相關症狀并且未及時就醫,或在社群醫療就診時對症狀的評估有所延遲;此外,人們也應該摒棄結直腸癌隻影響老年人的錯誤觀念。對遺傳性癌症綜合征的認識不足,對結直腸癌家族史的記錄、認識和溝通不足,加上我們對特定風險因素的了解有限,導緻針對早發性結直腸癌進行基于發病風險的篩查尚不可行。一種選擇是降低平均風險人群開始篩查的建議年齡,美國在這一方面走在了前列。2018年,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提出了合理性建議,将開始篩查的年齡從50歲降低到45歲;美國其他相關的結直腸癌篩查指南也相應的降低了建議年齡。其他國家目前建議進行機會性篩查或基于人群的結直腸癌篩查,絕大多數國家建議在50歲或50歲以上開始篩查,這需要根據當地的流行病學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

50歲以下人群中新增的結直腸癌患者正逐漸增加

專輯的第二篇文章由Cathy Eng及其同僚撰寫,文中闡述了早發性結直腸癌患者的管理。一般情況下,早發性與晚發性結直腸癌患者的治療方法和姑息治療都是相同的,其決策的關鍵都在于潛在的副作用和長期的并發症。我們必須認識到早發性結直腸癌的診斷對患者生活的影響,以及早發性患者與老年患者擔憂的不同之處——例如,一個意外的癌症診斷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學術或職業抱負。支援性措施不僅要考慮到患者的軀體健康和症狀,還要保證其精神和情緒健康。考慮到患者的年齡,對生育和生殖健康開展富有同情心的讨論尤為重要。Eng及其同僚還讨論了癌症照護中常常被忽略的一個因素——其對患者經濟狀況的影響。年輕患者可能積蓄和資産不足,缺乏工作保障,或缺少老年患者所擁有的家庭支援;我們也應該考慮給予患者經濟上的指導和工作上的幫助。研究人員正在開展相關研究,以充分闡明早發性結直腸癌的病因和風險因素。專輯提出了目前可用的幾種方法,可以更快地解決早發性結直腸癌發病率增加的問題。對臨床醫生和公衆開展教育,提高其對早發性結直腸癌的認識,對于確定及時診斷和開始治療至關重要。我們應根據新增的證據,對現有的篩查指南進行重新評估和調整。也許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協調一緻地為早發性結直腸癌患者提供全面的支援治療,并關注其面臨的獨有的挑戰。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