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同樣是抗議、叙述卻不同?《紐約時報》“大型雙标現場”這次被印度抓現行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報道】西方媒體、政客時常因為既有偏見做出一些“雙标”且迷惑的行為,這次,被逮到的又是美國《紐約時報》。

中原標準時間18日,印度政府技能發展和創業以及電子和資訊技術國務部長拉傑夫·錢德拉塞卡爾在推特上釋出了兩張《紐約時報》的報道截圖,配文質問道:“親愛的紐約時報,把這個放出來供你們和其他人看到。(你們搞)雙重标準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和故事的距離,還是你們看待這個故事所用的‘棱鏡’(換個說法,就是偏見)?印度是一個自豪的民主國家,值得更好的。”↓

同樣是抗議、叙述卻不同?《紐約時報》“大型雙标現場”這次被印度抓現行

在其配圖中,左邊是《紐約時報》推特在2020年2月4日釋出的一篇報道,報道了當時正在印度發生、持續了數月的農民抗議活動,印度總理莫迪采取措施試圖平息一事。不過這家美媒推文的關注點更多放在了對言論自由的“擔憂”上:“随着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努力平息數月來的農民抗議,有批評人士和分析人士看到了一種限制言論自由的模式,他們擔心這會讓印度走上偏狹的危險道路。”↓

同樣是抗議、叙述卻不同?《紐約時報》“大型雙标現場”這次被印度抓現行

配圖右邊,則是關于最近加拿大卡車司機發起“自由車隊”抗議、反對加政府防疫措施的新聞。同樣都是“抗議”,《紐約時報》卻在推文中稱:“随着加拿大抗議活動持續,卡車司機堵塞了(加拿大)與美國的供應鍊,一些加拿大人問:為什麼總理特魯多沒有下令平息抗議活動?”↓

同樣是抗議、叙述卻不同?《紐約時報》“大型雙标現場”這次被印度抓現行

《紐約時報》這一“大型雙标現場”被曝光後,推特上充滿了印度網友憤怒的聲音。

有印度網友怒斥:“《紐約時報》雙标,《紐約時報》是個種族主義(新聞)機構。”“這是根植于種族主義的虛僞。”↓

同樣是抗議、叙述卻不同?《紐約時報》“大型雙标現場”這次被印度抓現行
同樣是抗議、叙述卻不同?《紐約時報》“大型雙标現場”這次被印度抓現行

還有印度網友諷刺:“為什麼要雙标呢,《紐約時報》?或者這隻是标準操作?”↓

同樣是抗議、叙述卻不同?《紐約時報》“大型雙标現場”這次被印度抓現行

也有印度網友直接說:“不要期待這個(新聞)機構能做出公平報道了,因為他們不是在營運一家報紙,他們是一家受政治利益驅動來議事的機構。”↓

同樣是抗議、叙述卻不同?《紐約時報》“大型雙标現場”這次被印度抓現行

當然,也有印度網友表示這種事兒出現在西方媒體身上并不意外:“西方仍覺得他們是世界的主宰,這并不讓人驚訝。”該網友還諷刺說,“他們有權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建立對東方的認知。”↓

同樣是抗議、叙述卻不同?《紐約時報》“大型雙标現場”這次被印度抓現行

對“馳名雙标”《紐約時報》來說,這一操作确實不讓人驚訝。在過去,這家媒體也為世界貢獻了不少“雙标案例”,其中一個“經典場面”就跟中國有關。

時間來到全球疫情暴發之初,2020年3月8日,《紐約時報》在其官方推特上先後釋出了兩條推文:第一條釋出于當天上午10時30分,推文中帶着抨擊的語氣指責中國:“為對抗新冠疫情,中國隔離了6000萬人,并對數億人實施嚴格的檢疫和旅行限制。這場戰‘疫’讓人們的生計和個人自由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就在20分鐘後,10時50分,該賬号釋出第二條消息,帶着些對意大利的稱贊和敬意稱:“意大利封鎖了米蘭、威尼斯、以及北部大部分城市。他們拿自己的經濟冒險以阻止這場歐洲最嚴重疫情的蔓延”。↓

同樣是抗議、叙述卻不同?《紐約時報》“大型雙标現場”這次被印度抓現行

同樣是“封城”,同樣是特殊時期采取的特殊措施,《紐約時報》這番雙标操作,讓不少網友“歎為觀止”。

值得一提的是,“雙标”之外,就在本月初舉行的全球矚目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話題上,《紐約時報》還向觀衆展示了一些西方媒體“選擇性忽視”的能力。

在冬奧開幕式當天,這家美媒一位名叫凡妮莎·弗萊德曼的主編就以“各國冬奧代表團入場服飾點評”為主題,在《紐約時報》官網上對各國代表團的服裝進行點評。這位主編在點評中國代表團入場服裝時,語帶譏諷地稱“‘最大退步獎’要評給這次的東道主”,并稱中國是“唯一一個用服裝區分男女運動員的國家”。

同樣是抗議、叙述卻不同?《紐約時報》“大型雙标現場”這次被印度抓現行

然而,弗萊德曼卻忽略了一個事實:但凡看了幾眼開幕式的觀衆都知道,美國代表團在本屆冬奧會的入場儀式上,男女運動員也是穿了不同款式的服裝。對着自己的國家,她不僅“選擇性忽視”,還大肆雙标起來、誇贊美國代表團服裝“比之前設計更美觀”、“凸顯了科技和環保元素”。可謂讓全世界看了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