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足協降薪”被利用,國内足壇新亂象曝光:俱樂部與球員“翻車”

目前,比中超新賽季開始時間更讓外界關注的是限薪的走向,此前已經有消息稱,足協要再一次限薪,一次降到稅前300萬元,外界也在探尋本次降薪的原因,有球迷将這次降薪看作是對中國男足成績差的一種“懲罰”,但實際上,從根本上講,這次降薪還是源于俱樂部的生存壓力,換句話說,如果球員的收入居高不下,那麼投資方可能無法支付,甚至是退出。

“足協降薪”被利用,國内足壇新亂象曝光:俱樂部與球員“翻車”

是以降薪背後的核心角色還是俱樂部投資方,近期,已經先後有兩家俱樂部明确降薪,一支是“金元足球”的引領者廣州隊,大潮退去,廣州隊重新思考後首先提出了“60萬頂薪”的概念,随後,保級球隊武漢隊也明确了态度,也是以足協降薪為依據,要調整球員的收入。

“足協降薪”被利用,國内足壇新亂象曝光:俱樂部與球員“翻車”

原來在轉會市場的搶手貨,如今也成為了被動一方,球員的想法很難得到實作。據知情媒體透露,不少俱樂部都在打着足協的名義開始降薪,甚至是直接要求球員簽新約,最根本的變化就是減少收入,不過這種方式并非是足協所提倡,因而職業球隊最起碼要遵守契約精神,俱樂部與球員是平等相處。

“足協降薪”被利用,國内足壇新亂象曝光:俱樂部與球員“翻車”

除非球員本人願意重簽,否則在原有的合同未到期的情況下,強制簽新約的方式并不妥當,而以足協降薪的名義去實施就顯得更加令人失望。不少球員經曆了欠薪,這實際上也是一場博弈,俱樂部想解約高薪球員,後者又不願意繼續耗下去,一方面,圖有高薪合同,但卻拿不到錢,實際上也是煎熬。

“足協降薪”被利用,國内足壇新亂象曝光:俱樂部與球員“翻車”

另一方面,球員的職業生涯黃金階段有限,到了35歲以上就要勉勵退役,大機率不會耽誤自己的前途,是以有的球員就會選擇妥協,拿欠薪換回自由身,然後在新東家的合同談判上赢得優勢,盡量挽回個人損失。總之,如今的轉會市場也是一次“洗牌”的過程,堅持到最後不一定會有最好的結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