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總抱會慣壞?科學證明:抱孩子關系其一生,抱得越充分越聰明

小森前不久剛生下寶寶,初為人母的她十分喜歡自己的娃,于是每天都會時不時地湊上前去,不是和寶寶抱抱,就是親親寶寶。

但是每次小森抱着寶寶,享受那種無與倫比的滿足感時,一旁的婆婆便會上前來說:“哎呀,孩子别總抱着,以後想放都放不下來”、“孩子抱多了,會寵壞的”。

孩子總抱會慣壞?科學證明:抱孩子關系其一生,抱得越充分越聰明

每次聽到這樣的話,小森都覺得膈應,但又實在想不出來什麼話來反駁。

科學證明:多抱孩子有好處

科學資料已經證明:孩子就應該多抱抱,而且從出生開始,抱得越早越好,最好是有“肌膚之親”,讓孩子的皮膚和大人的皮膚有更多的接觸機會。

科學家發現:那些早産兒,對于觸摸的反應要比足月兒要低,但是接受溫柔觸摸的早産兒,則比沒有接受觸摸的嬰兒反應要強烈得多。由此可見,溫柔地觸摸對于孩子有着重要的意義。

孩子總抱會慣壞?科學證明:抱孩子關系其一生,抱得越充分越聰明

父母的懷抱對于寶寶會有哪些積極的作用?

1)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對于小寶寶來說,剛出生後就達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心理充滿了恐慌和恐懼,是以這個時候孩子會大哭,來傳遞自己的感受。

這個時候父母如果把孩子及時抱起,孩子便會認為自己得到了接受和愛,這種溝通是超乎語言表達,靠眼神和身體接觸來完成的,會在無形中很大程度上增強寶寶的安全感。

2)大腦發育速度更快

大部分情況下,每個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大腦的容量和能力都是差不多的,差别就在于後天的發育,決定了每個孩子的發育快慢。

孩子總抱會慣壞?科學證明:抱孩子關系其一生,抱得越充分越聰明

而在後天的發育中,想要孩子的大腦生長發育快,就得先激活大腦的突觸。而激活突觸的方法就是通過觸覺、味覺和聽覺等不斷地刺激。

小寶寶每天做的事情就是睡覺,而一味地躺在床上望着天花闆,自然受到的刺激是很少的,相反經常被抱起來的寶寶,能看到不同的圖像,持續不斷的圖像刺激,就能讓寶寶的大腦發育得更好。

給孩子“抱抱”的小技巧

知道了經常抱娃的積極作用,那麼到底要怎麼抱呢?這裡有幾個重要的小技巧:

技巧一:嬰兒可以“全裸”貼在媽媽身上

這裡提倡的抱抱,最好讓小寶寶脫光光,然後靠近媽媽的胸膛,這樣的零距離接觸,可以給寶寶最大的安全感。

孩子總抱會慣壞?科學證明:抱孩子關系其一生,抱得越充分越聰明

因為這樣可以讓寶寶感受到媽媽有溫度的皮膚,還能感受到媽媽規律的心跳,這些對于寶寶的感官刺激是很重要的。

技巧二:出生後第一時間要抱抱

很多醫院接生寶寶的順序都是:嬰兒出生——護士清潔——測量體重——包裹好——放到媽媽身邊。但育兒專家卻提倡:最好在寶寶出生後的10分鐘之内,全裸放到媽媽的懷裡,讓媽媽給寶寶溫暖的懷抱。這樣可以幫助孩子順利過渡到宮外的世界,這個時間是越早越好。

孩子總抱會慣壞?科學證明:抱孩子關系其一生,抱得越充分越聰明

技巧三:一定要來自養育者的抱抱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抱抱,最好是來自照顧者。照顧者并非就是定義是媽媽, 也可以是爸爸和哥哥姐姐,都可以加入到這種肌膚擁抱的隊列中。

小島想說:

對于一些老人擔心的經常抱孩子會把孩子慣壞的問題,小島這邊跟大家分享一個好辦法:在孩子3-4歲開始獨立發展的時候,家長可以将對小寶寶的“抱抱”改為成年人之間的“擁抱”。

孩子總抱會慣壞?科學證明:抱孩子關系其一生,抱得越充分越聰明

也就是把我們将孩子抱起來,換成爸媽蹲下來,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在擁抱這方面,國内的父母總是十分含蓄,但實際上,擁抱是表達愛意很好的方式,沒事兒多抱一抱,很多親子問題都會随之解決。

總之,在特定的時間,遵循科學的方法,能夠使懷抱對孩子的發育成長有很好的影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