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度解析加密叙事的兩極分化及其共通性

作者:火星财經
深度解析加密叙事的兩極分化及其共通性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資訊,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火星财經官方立場。

小編:記得關注哦

來源:DeFi之道

原文作者:kyla scanlon

原文編譯:DeFi之道

在這篇文章中,我将談及

  • 來自生态系統内部和外部的加密叙事
  • 品牌和金融機構在塑造主流解釋方面的作用
  • 這一切是如何聯系在一起的--以及叙述的重疊性

如果你願意,你可以在這裡觀看這篇文章的視訊版本。

加密領域存在叙事問題

我認為這個問題對大多數人來說是非常明顯的--不同項目的分裂,對品牌推出加密整合的诋毀,對cryptobro角色的解釋,當然,還有任何NFT推特下的一般氛圍。

深度解析加密叙事的兩極分化及其共通性

來源:CoinersTakingLs

說實話,有時這是很可怕的--人們似乎真的讨厭NFT,讨厭加密生态系統的元素,如下圖所示(tw: 死亡)。

深度解析加密叙事的兩極分化及其共通性

來源:Loop News

最近釋出的一個名為“Line Go Up”的視訊,非常嚴厲地打擊了加密貨币。這是一個經過精心研究的作品,深入研究了加密生态系統之外的人對加密生态系統内部的人的看法。有時,有時候這篇文章過于尖銳,更像是攻擊而非分析,但Dan Olson所闡述的核心主題是:

我們的系統正在崩潰或破碎,在忽視和破壞下變得緊張,而我們的上司人似乎最樂觀的情況是,願意安然度過崩潰。我們需要更好的東西。但不是一個将每個人都變成小型數字房東、将所有互動轉化為交易的系統,也不是一個通過可出售程度以及是否可以通過小額拍賣來進行賭博來決定某物價值的系統。

或者簡單來說,

現在買入,提前買入,你可能是未來高科技的引導者。

該視訊在某些地方是正确的(在其他地方是不準确的),但很多反駁的核心内容,如來自The Defiant的Robin Schmidt的反駁,就像“是的,你知道,視訊是正确的,有一些加密貨币的元素是基于不可持續的炒作的-我們正在修複 - 但也有很多好東西。”

Tim O Reilly寫了一篇關于web3的非常好的文章,提到了Sal Delle Palme的觀點。

“如果Web3預示着一種新經濟體系的誕生,那就讓它成為一種能夠增加真正财富的經濟體系吧——不僅僅是那些足夠幸運早早進入的人的紙上财富,而是能夠改變生活的商品和服務,讓每個人的生活變得更好。”

目前,Crypto并沒有被解釋為"真正的财富"--它被看作是龐氏騙局、漏洞等。事情的發展需要時間,系統的校準也需要時間--但Line Goes Up做得非常好,它提煉了圍繞加密生态系統認知的不同叙述。

  • 關于叙述的事情是,不同的人可以閱讀同一本書,并有完全不同的收獲。
  • 我們都用不同的濾鏡、不同的鏡頭來對待這個世界,而這最終形成了我們所看到的。

但是

我認為Line Go Up和Crypto是在談論同樣的東西,但不同的是,Dan在他的視訊中概述了對系統的不滿意,而這也是Crypto的全部内容。在文章的最後,他談到了機會的萎縮,談到了孤立,談到了未來似乎在我們眼前消失--強調了Crypto不是此處的答案。但這也是Crypto所談論的--建立一個更好的系統。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分歧?

這就是為什麼讨論叙事很重要的原因。

叙事

注:我将做出非常廣泛的概括,是以請了解。

加密生态系統以外的人

深度解析加密叙事的兩極分化及其共通性

當他們看到(1)Ponzis,(2)pump-and-dumps,(3)(誠實地)荒謬地将資本配置設定到不同的shitcoin時,他們會說:"哇,這太糟糕了,為什麼這将是未來?"

加密生态系統以内的人

他們知道很多shitcoin之外的東西 - 但問題是,狗屎真的很臭。要看清這些shitcoin之外的東西可能很困難--他們需要看清加密貨币在如何并且已經改變生活,所有權和意義方面的潛在力量,以及底層技術在效率和執行方面上能夠為古老的行業帶來什麼。

在一個不完美的世界裡,你不可能有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

内部人和外部人的重合

這可以大緻分為兩個不同的群體(當然是簡化的)--

  • 想從系統中獲得自由的人(r/antiwork,FIRE,社會主義元素等)。
  • 想要錢的人(加密、金融人士、VCS等)。
深度解析加密叙事的兩極分化及其共通性

*當然*這兩個群體之間是有交叉的--實際上還相當多--很多從事加密貨币的人并不隻是為了錢,而自由部分的很多人隻是想要一個感覺更有希望的世界。

  • 錢和自由在本質上都是彼此的功能。
  • 沒有錢就很難有自由(這就是事實,無論好壞),而金錢的驅動力很多時候是為了擁有自由。
  • 金錢和對自由的渴望都是關于能夠做出你想做的選擇,以你想要的方式花費時間,并參與你關心的事情,同時知道你和你的家人是安全的。
  • 自由=f(時間配置設定、選擇、金錢)
  • 金錢=f(穩定、自由、選擇)
深度解析加密叙事的兩極分化及其共通性

這是有道理的。大多數人都對這個系統感到沮喪,正如Dan的視訊下的評論和各種加密Discord所強調的那樣。越來越多的人渴望擺脫每周40小時、早九晚五的工作,以獲得擁有醫療保障,退休計劃,以及每天隻上班30分鐘的生活方式。而Crypto本質上是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它是人們至少試圖解構一個系統,使其(在紙面上)更公平,更容易獲得,并改變權力配置設定的一種方法。

但從廣義上講,它并沒有被這樣解釋。

加密叙述的兩種劃分

深度解析加密叙事的兩極分化及其共通性

我首先要讨論"Crypto Bad"的叙述,然後是"Crypto Good ",以強調解釋上的差異--Crypto Bad看到了超金融化,而Crypto Good看到了創造所有權的能力,等等。

Crypto Bad的叙事😡

生态系統外的人在看待Crypto時,看到了5個關鍵的東西(再一次廣泛的概括,這些是一些更極端的看法)。

1)(靈魂的)超金融化和商品化

為所有東西付費,讓所有東西成為投資/投機的對象。我們真的需要讓每一件事都成為微交易嗎?是否完全有必要将通路權分解為美元,并使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另一個投機市場?

很多人都希望回歸簡單--而加密貨币*使之複雜化。

深度解析加密叙事的兩極分化及其共通性

2)詐騙/旁氏

騙局、pump & dumps、rug pull絕對是加密生态系統中最知名的部分之一。騙局是共同點。龐氏經濟學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東西,"除了數值上漲,内在價值是什麼" - 當答案是 "沒有 "時,那麼是什麼呢?

深度解析加密叙事的兩極分化及其共通性

3) 投機

  • 現代社會存在着一個非常大的賭博問題。彩票是這樣一個悖論(它們有助于資助教育),但賭博卻實實在在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有害且非常痛苦的瘾頭。
  • Crypto似乎鼓勵大規模投機,這很難與賭博分開(一些積極的預期價值)。
  • 這種氛圍非常廣泛,如"押注這個币,因為馬斯克可能會發推特;)如果他發推特,那這個币就會To the moon"。這種叙述也是GME/AMC傳奇中的一條主線--如果我們都這麼做,那麼它的價格就會上升。
  • GME/AMC和加密的概念中都有一個反建制的元素,但是像???還有,賭mooncoin上漲會為社會帶來什麼好處?(而這個社會又是什麼?)
  • 還有很多NFT的藝術也并不怎麼樣?這隻是看起來像花哨的賭博?在這種經濟環境下,你要花幾十萬美元買一張xyz的照片?呵呵--你還能靠它賺錢?
深度解析加密叙事的兩極分化及其共通性

4) 群體内與群體外

他們說:"你不會成功的(NGMI)"。社群采用自己的語言是很常見的(主要是為了表明誰是酷的,誰是不酷的),如果你被淘汰了,那麼--祝你能夠進入,因為大腦實際上是在與你作對。

5)環境破壞性

地球着火了?你想讓我們簡單地加速地球的消亡,以便你能在以狗命名的币上賺到100美元?

此外,加密貨币挖礦對已經很脆弱的電網造成的壓力也是如此。

Crypto Bad叙事總結

Crypto是其産生的世界的一個縮影--是以,很難不把傳統系統的影響滲入到新系統中。而目前的世界在很多人看來是這樣的:

深度解析加密叙事的兩極分化及其共通性

對許多人來說,crypto隻會使情況變得更糟。(1)全球金融危機期間銀行的壞事會被放大,(2)Facebook的破壞性會被放大,(3)石油生産商将其産品倒入海洋的環境破壞會被加強。

  • 這就是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但需要大聲說出的内心的聲音是--"我有能力花幾十萬美元買一張猴子的照片,而你靠薪水生活真是糟糕透了。"
  • 在一個數百萬人勉強度日的世界裡,看到這種情況會感到很殘酷。不是說這是好的,壞的,或者别的什麼(誰知道呢),但這是許多人的*感覺。

世上存在着一個彩票社會,但它不隐藏在Crypto加油站的後面--而是讓全世界都看到,并吹噓。它從一些似乎并沒有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事情上變得富有——這可能會讓人感覺……不好……因為對許多人來說,這個世界已經有點……不好了。

Crypto Bad的一句話總結和"Line Go Up"的整個論點最終是:

我們的系統很糟糕--讓我們的生活成為投機性商品并不是答案。

但是,從這一點的反面來看...

Crypto Good的叙事

當然,Crypto并不完全是這樣的(當然不是,通常沒有什麼東西是像我們認為的那樣極端的)。在我們進入這一部分之前,非常重要的是要強調Crypto有不同的部分(很明顯,但仍然需要說明)。(1)有些人從字面上看隻是為了錢,(2)其他人為了技術的真實世界的使用案例。Crypto認為的5點叙事更像是:

1) 創造所有權

通過參與這個事物,你得到這個代币,這将使你能夠受益并擁有你所接觸的事物。代币化,然後獲得它的價值。簡單地從作為一個人中獲益--這有點酷--而且不需要支付中介費用(去中心化)。為你所做的事情獲得報酬。并是以而建立一個更好的世界。

深度解析加密叙事的兩極分化及其共通性

2)市場校準

虧損是學習過程的一部分 :-/

深度解析加密叙事的兩極分化及其共通性

Rug pull是遊戲的一部分。如果你投資了足夠多的項目,你會遇到各種Rug pull。人們會把桌子稍微向他們傾斜,然後突然間--你就被清算了。這并不是一件好事--但

經曆足夠多的騙局,人們就會随着時間的推移(希望如此),變得更有辨識力,進而減少騙局的有效性(再次,希望如此--2021年的數字看起來有點粗糙)。漏洞也是遊戲的一部分--Wormhole就是一個非常不幸的例子。

深度解析加密叙事的兩極分化及其共通性

龐氏遊戲與龐氏騙局:這兩個有點不同--我們在web2中處于傳銷的深處,是以在web3中當然會有一些龐氏騙局。核心論點可以歸結為:"如果您HODL,我們都HODL,并變得非常富有"。直到它失效前,這會很有效。

大多數人都知道,依靠"更多的錢進來,價格就會上升"的代币經濟學并不*真的有效。

2.5) 政策

  • 加密政策之是以有趣,是因為它是一個試圖圍繞全新事物進行校準的系統——而政客們不知道他們監管的是什麼。
  • 監管是接受和使用元素的同義詞,這就是為什麼這一點如此重要。Crypto希望被監管--但要以正确的方式。
深度解析加密叙事的兩極分化及其共通性

3)财務上的優勢

  • 如果你定位正确,你真的可以在這個領域賺大錢(你也可以失去很多,市場是兩面互動的)。是以人們說,"嘿,為什麼不參與這個相當酷的機會,賺一些超出我作為勞工所賺的錢?" 從字面上看,為什麼不呢?
  • 然而,*市場是雙面互動的*。這是一個零和遊戲--所有的市場都是。有些人最終會成為退出的流動資金(非常類似于跑得最慢的羚羊被獅子吃掉)。這不是主要的目标(通常?),而是許多快速且激烈的項目所面臨的環境的作用。
  • 此外,你也可以享受财務上漲的樂趣--Dune Analytics剛剛籌集了69,420,000美元(因為他們可以,而且生活就是一個meme)。一切都是簡單的諷刺和自嘲。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因為在這一點上--你*真的*不明白這一切是怎麼回事。

4) 社群

  • Crypto的價值在于其中的人。人們一起建設--L2的擴充功能使以太坊更容易獲得,他們建立以太坊的替代品,他們過度關注Doge,他們購買Bored Ape--所有這些的共同點是社群的概念。
深度解析加密叙事的兩極分化及其共通性

這也是Crypto所提供的--一種宗教的衍生品,這是一個讓人感覺被人重視和尊重的地方。

深度解析加密叙事的兩極分化及其共通性

5)改變環境的生活(由FOMO放大)

這是來自Zeneca圍繞着後悔和錯過某些交易的思考。他很好地概括了現有的FOMO--"啊,我沒有上車,是以所有的财富都将失去"--同時也強調了外面有多少财富。

深度解析加密叙事的兩極分化及其共通性

而且*似乎*每個人都在FOMO中,或者至少是在擁抱這個環境。web2和web3之間的界限開始變得模糊,創新和投資無處不在。

深度解析加密叙事的兩極分化及其共通性

Crypto Good叙事總結

Crypto Good叙事是關于通路和機會,關于為那些以前沒有的人創造道路,關于将世界連接配接到真正*擁有*東西的這個共同目标的叙事。這是關于把權力從社交平台上拿走,是關于大衛戰勝歌利亞(非諷刺,"顯示他的上帝的力量",也就是某種程度上的Crypto)的叙事。

這是關于創造社群(盡管它可能是混亂的,但這沒關系!)和改變世界。為了更好的發展。

深度解析加密叙事的兩極分化及其共通性

把不斷擴大的财富差距縮小。提供替代方案。不讓權力動态變得如此傾斜,以至于幾乎不可能再平衡天平。

Crypto Good的一句話總結是:

我們的系統很糟糕--而我們可以選擇如何保護、擁有并從我們周圍的世界中獲益。

叙事的解讀

總結一下雙方的叙事。

深度解析加密叙事的兩極分化及其共通性

但是,這兩種說法都是非常極端的解釋。

我幾周前寫過關于叙事的文章,以及對web3的叙事解釋的問題:

是以,關于web3可能是什麼的叙述--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是淨有益的--被歪曲了。它可以被認為是一個公平的、合作的、無障礙的世界,但它不是。從一個局外人的角度來看,這種叙述沒有以正确的方式被解讀。大多數人仍然把crypto看成是為已經很有錢的人提供的緻富模式,而這并不......吸引人。這實際上可以分成兩條主線:1. 經濟變化:Crypto将改變經濟的運作方式,使一切數字化,使我們擁有一切,并改變我們的工作和娛樂方式,等等。
2. 旁氏經濟:這實際上隻是财富的長廊,它将富人變得更加富有,并将其他人抛在後面。

它總是*關于感覺的。這是關于叙事的問題。一切到最後都是人們如何解釋的副産品。

如果你放大其中任何一個論點,你會發現兩者都有缺陷。Crypto還不是很完美(沒有什麼是完美的),需要大量的技術堆棧,才能真正深入到生态系統。财富的民主化是模糊的。正如馬特-萊文所寫:

有無窮無盡的人通過創辦加密交易所、交易平台、做市商、衍生品業務等成為億萬富翁(同時我從未讀到有人通過使用加密貨币解決任何問題而成為億萬富翁,除了交易更多的加密貨币,但别介意!)。

加密生态系統是區塊的堆疊--我們可以看到叙事的解釋在這裡上演。它是由品牌、金融機構和其他各方面組成的。

行動中的叙事

品牌

各大品牌都想參與其中,它們想保持相關性。是以,品牌開發NFT項目,并在耐克元宇宙中建立,甚至試圖成為不協調的元宇宙本身(這對他們最近的收益肯定有影響)。這是關于生态系統的測試(對紮克伯格來說,這是控制它),以弄清楚他們如何利用技術,并允許粉絲與他們一起參與。這是關于以下兩點一個功能,包括:

  • 相關性:不妨跟上文化潮流,制造一些NFT。
  • 未來:注意力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商品之一。如果你能弄清楚如何利用這一點,你就能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機會,進入我們面前永遠不确定的廣闊空間。

這可能會非常順利,也可能會非常糟糕。

深度解析加密叙事的兩極分化及其共通性

但同時...

深度解析加密叙事的兩極分化及其共通性

看,這是令人困惑的。

金融機構

傳統金融機構和風險資本家。

注意:對金融機構和加密貨币的監管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檢視Coin Center的更多資訊)。

Tradfi

是以這些人都喜歡賺錢。他們是貨币專家,他們知道流量,知道系統,也了解它。他們專門研究市場,尋找差異,真正使Line Go Up。

是以,是的,他們将進入加密領域。這就是他們的DNA--衍生品、杠杆、收益率耕作等等,有巨大的上升空間?而且他們現在已經進入了加密生态系統(貝萊德正在推出區塊鍊ETF,而對現貨ETF的追求早已陷入僵局)。他們在這裡看到了金融機會。

安大略省教師養老金計劃投資了FTX的最近一輪融資 - 這是一個巨大的迹象,表明機構已經出現在了圈子裡(而且他們一直在這裡)。以下是幾個原因:

  • 收益:在市場的某些部分賺錢是非常困難的。債券基本上是被削弱的現金儲備,而一些股票已經漲得有點多了,看不到任何未來的回報(也許?),對于典型的選股者來說,這是艱難的。是以他們需要收益率--而加密貨币就是收益率!而它現在是否像納斯達克那樣交易并不重要。
  • 多樣化:這與收益率密切相關--加密貨币是對 "哇,所有東西都是蘋果/谷歌/Facebook嗎?"的回答。它提供了降低基金和投資組合整體集中度的機會,這在金融領域可謂是首屈一指。
  • 金融上行:包括收益 - 加密貨币已經讓很多人改變了财富的命運。這是機率性的事件--在這裡或那裡做幾個奇怪的賭注,有些人就可能會成為赢家(這也是風險投資的确切定義,我将在後面談到)。

是以,是的。"我們為什麼不呢?"這基本上是金融機構對投資加密貨币的叙述。

風險投資

我上周寫過這個問題,但風險投資如此文所寫。

Crypto和高速發展的科技都有大量的風險投資資金,華爾街資金,以及全球宏觀叙述資金。正因為如此,這些資金根據其持有者的風險評估而移動--這意味着加密貨币最終會像大型科技公司一樣進行交易,有很多風險,也有風險的周期性運動。
這并不是一件壞事--這隻是市場對它所看到的風險的定價方式。
深度解析加密叙事的兩極分化及其共通性
風險投資的資金正在流入--大量的風險投資資金,将項目推到1-2億美元的估值,在産品、創意和産出前,給整個市場帶來了壓力。

風投在這一領域是一個有趣的角色——有時他們是敵人,有時是朋友,但他們的共同點是,他們是金融家,向(似乎)任何一個擁有代币化收入模式并在宣傳中提到web3的人提供數百萬美元。風險投資的尴尬/必要之處在于,他們追求的是回報。他們投資的原因是Line Go Up——他們可以把意大利面扔到牆上,看看有什麼可以粘住,但他們的主要目标是能夠有一個堅實的退出。

在FOMO和炒作的背景下,回報驅動投資。他們投資于加密貨币公司,因為有一天,内在的期望會為他們帶來很多的錢,而這讓所有人都很高興。當然,不是每家公司都會這樣做(大多數不會),但那些會這樣做的公司會使這一切都變得值得。

風險投資是投機性的--它要麼是對創始人的投注,要麼是對想法本身的投注。而這些小型賭注是一種資本的注入,現在正在為整個空間設定一個底線。

關于美聯儲的快速思考

還有其他影響因素--當然包括美聯儲--或者說,美聯儲所代表的東西。這在過去幾周非常明顯,因為美聯儲宣布他們确實将提高利率(而且他們這次是認真的!),是以股市和加密貨币在整個1月份幾乎失去了理智。加密貨币成為了科技股的測試版--這使整個多樣化的說法被擊垮。

  • 美聯儲宣布是時候收緊經濟條件了,事情不再easy--是以人們從科技/加密貨币中重新配置設定,進入能源和公用事業等中堅力量。
  • 直到他們輪換回來--因為我們畢竟是生活在一個循環中。

但市場現在相當不确定--我們可以從VIX指數、低迷的資金流入以及一般的市場動向中看到這一點。像地緣政治風險,經濟是否真的沒問題,一般的投機泡沫擔憂--哎,至少可以說,事情很棘手。就這種情況而言,有幾件事情使其變得更加複雜,而所有這些也都影響到了加密貨币:

  • 能源市場:我認為,加密貨币在這裡有相當多的風險,而這些風險往往沒有得到充分的讨論。中亞和俄羅斯的連環停電對穩定的能源供應來說不是好兆頭。OPEC舉行了一次16分鐘的會議,他們同意在3月份每天增産40萬桶石油--但對生産不足、投資不足和資源限制的擔憂是強烈的。
  • 投機性枯竭:如果能源價格開始膨脹(比如真正的膨脹),這将有助于實作美聯儲收縮經濟的目标(#efficiency)。投機性美元被輸送回投機性較低的資産(如石油),使整個投機性泡沫破滅。是以。這可能是壞事。

叙事總結

好吧,重點是,Crypto意識到了需要改進的地方--而且其壞事和好事之間的重疊比我認為人們意識到的要多。

深度解析加密叙事的兩極分化及其共通性

是以我認為它看起來更像這樣:

深度解析加密叙事的兩極分化及其共通性
  • 是的,有更多事物的金融化,但它的背後是所有權和去中心化的元素。
  • 市場校準--由于人性的原因,騙局是一個不幸的常态。
  • 有機會超越投機,擁有真正的投資。
  • 社群 - 人們确實使crypto變得有價值,但也有到處都是的混蛋。請避開那些混蛋。
  • 環境--世界正在起火。我們必須要有可持續的能源。這超越了加密貨币,直接關系到政策制定者。

我們必須考慮改變生活的機會,但我們也必須考慮超越當下的生活。

當然,這是對生态系統的一個相當主觀和非常定性的分析。

市場既是定性的,也是定量的。市場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我們希望看到的世界--我們投資于那些我們希望能為世界帶來好處的公司(大多數時候......)。

但有時,世界似乎并不美好。

無論是在加密内部還是外部,人們對世界的發展方式明顯感到不快。我們正在恢複煤炭生産的事實,我們*仍然*有勞工權利的問題,我們在美國根本無法思考如何擁有醫療保健 - 這就像是

"這個世界是不是就是一個巨大的shitcoin?"

是以

你是怎麼做的?你在哪裡找到希望和意義?

我們有兩個群體,實際上有着相對相似的目标(crypto bad和crypto good),但對達到目的所需的叙述(和技術、過程等)有不同的解釋。

為了改善人們對它的看法,Crypto可以做很多事情-Casey Newton強調了一些--包括使交易更可靠和實施擴充方案(更快)(人們正在努力)。他強調了Molly White關于清理區塊鍊上的隐私問題的重要性的文章。

有炒作部分的叙述(這可能是未來)和也有現實(這就是未來)。

  • 無論是加密懷疑論者還是加密愛好者都有合理的觀點--也許超金融化到我們要花錢解鎖我們的咖啡機和牙刷的地步(正如Cobie所指出的)是不好的。

但是有一個想法是,我們可以建立一個更好的未來,以允許通路,抓住機會,并從以前非常保守的系統中受益 - 這是相當好的。我們要做的隻是如何看待它--以及最終,如何實施它。

人類終究是人類--很多叙述都圍繞着這一點。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總是相處不好。但我認為,這兩個看似兩極分化的群體--那些對Dan Olson的視訊和更多内容産生共鳴的人,以及那些深入加密生态系統的人,他們的共同點比他們可能認為的要多--我認為有一些和解的空間--這對開始建立兩者似乎都想要的更好的未來非常有價值。

深度解析加密叙事的兩極分化及其共通性

注:當我提到Crypto時,我指的是廣泛的生态系統——元宇宙、代币、網絡、NFT、DeFi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