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雨水|小樓一夜聽春雨,萬年如意好音來

雨水|小樓一夜聽春雨,萬年如意好音來

雨水 · 潤物細無聲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今日正月十九,

我們迎來了濕漉漉的雨水節氣。

春天象征着生發、成長,雨水正是生命之源。

古人說“遇雨則吉”,開春以來的第一場雨,

無聲地滋養人的心田,也孕育着萬物的新生。

雨水,是春天最滋潤的季節,萬物在濕潤的暖意中慢慢醒來。

立春時節“三陽開泰”,生發陽氣,到了雨水節氣,春天的陽和之氣大大加強,氣溫逐漸升高。泥土在陽光下化凍,朦胧的綠意靜悄悄冒出來,“草色遙看近卻無”,微風拂面,“吹面不寒楊柳風”。綿綿春雨毛飄灑而下,打濕了枝幹上的嫩芽,打濕了行人的臉龐,雖有一絲涼,卻沁人心脾。

春雨貴如油,潤物細無聲。古人說,木生者,必水也。中國人對雨水是珍重的,認為降雨是上天的恩賜。雨水至,經過了一個漫長的冬天,水終于從硬朗化為柔軟的甘霖降落,明明是初春,卻仿佛讓人望見了下一個收獲的希望。

雨水|小樓一夜聽春雨,萬年如意好音來

春風化雨 · 夢醒花開

“沾衣欲滴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雨水時節,斜風吹着細雨,吹過河岸,吹過田間,一落過來,菜花、杏花、李花次第開放。高遠的天空,隐約聽見大雁歸來的歡鳴……在雨水中,人們明顯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開,生機勃勃的日子正在向我們走來。

古人雲,雨水節氣有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候雁北;三候草木萌動。”獺祭魚:獺為水獺,魚感水暖上遊,水獺捕食,往往吃兩口就扔于岸上,古人認為這是以魚祭水;候雁北:雨水後五日,大雁感覺到春信,即刻北飛;草木萌動:雨水時節最後五日,雨媚風嬌,草長莺飛。

雨水三候對應的花信是“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在春雨的滋潤下,菜花、杏花、李花,次第開放,到處一片生機盎然。

雨水|小樓一夜聽春雨,萬年如意好音來

天一生水 · 潤澤萬物

“雨水”這兩個字,像節氣本身一樣形象,渾身上下挂滿了水珠。乍暖還寒的春夜裡,人們還在熟睡夢呓,此時一場淅淅瀝瀝的春雨卻随着春風潛入了人間。雨水時節,東風解凍,散落為雨,潤物無聲,雨水灑落在久等甘露的枯木、幹裂的土地、被掩埋的種子上,一時間草木萌動,萬物新生。

雨是靈動的,充滿生機,正如“雨”之字形。“雨”是象形字,左右四個點是雨滴,上面一橫代表雲,也代表天。古人說: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老子說:道生于一,水德就是天德。正是有了雨水,才有了世間萬物的欣欣向榮。雨水是天上降下的水,換句話說,滋潤萬物生長的水,皆從雨而來。

杜甫有詩雲: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雨水對農業生産非常重要,作為農耕民族,古人對雨水有深厚的感情,視之為上天的慈悲,為人間灑降的甘露,來潤澤萬物生靈,一場春雨過後,萬物複蘇,韶華明媚,春雨也就成了奉獻精神的象征。

諺語裡說:麥子洗洗臉,一壟添一碗。低産變高産,水是第一關。有了雨水的滋潤,才有了人間的豐饒,雨水相當于大地的母親,對于大地萬物都有孕育的恩德。羊羔跪乳,烏鴉反哺。雨水節氣,也是我們感恩的時節。

雨水給予萬物生機,人們感恩雨水。父母給我們生命,我們感恩父母。很多地方,在這一天,女兒都要回到娘家,給母親送一段紅綢和炖一罐肉,感恩母親生養之恩德。女婿也要給嶽父嶽母送藤椅,祝嶽父嶽母長命百歲。而且,在這天還有很多地方流行“拉保保”,就是給孩子找一個幹爹,希望借助他的福氣,讓孩子長大,而之是以選在雨水節氣,就是取“雨露滋潤易生長”的意思。

雨水對人有生生之德,是以我們要懂得感恩,感恩是一種智慧,是一種美德,常懷感恩之心,才能體會到幸福和快樂。感恩自然,感恩家人,感恩朋友,以一顆感恩的心去承接生活。

雨水|小樓一夜聽春雨,萬年如意好音來

春日耕耘 · 期待收獲

農諺說:“雨水有雨莊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寶。”“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經過一整個冬天後,雨水到來,勤勞的農民總會抓緊時間育苗施肥、清溝埋墒,為農作物的順利生長做好準備。一場接一場的春雨後,蒼翠青山在遠方,流水江河迂回,明明是初春,卻仿佛望見收獲的希望。

朱自清在《春》裡寫到:“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别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着,人家屋頂上全籠着一層薄煙。樹葉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春雨綿密輕軟,稀稀疏疏,雨絲是千百隻手,有的牽住人,有的撩動人,讓人在心裡靜默地期盼着些什麼,期盼嫩芽撐大成樹傘,期盼夢想開花,期盼辛苦勞作後的歡喜收獲……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奮鬥的季節,但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夢想不會自動成真,隻有付出辛勞,揮灑汗水,我們才能等到收獲的喜悅。

雨水|小樓一夜聽春雨,萬年如意好音來

雨水,是吉兆,

飽含生的希望。

願你因雨水的清洗而成為明淨的人,

願你在這個美麗的日子裡肆意生長,

在陽光雨露中活成最美的模樣。

◎本文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