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外媒看德安】江西日報頭版報道德安——兩家企業三代人接續投資的啟示!

作者:看德安
【外媒看德安】江西日報頭版報道德安——兩家企業三代人接續投資的啟示!

春節假期剛過,德安高新技術産業園已經洋溢着忙碌的生産氣息。

2月12日,記者來到閩資企業江西德鑫紡織有限公司,室外的春寒料峭與工廠中的房間内織線機全開産生的融融暖意形成強烈反差。同樣,在台資企業江西彰沅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全省面積最大的單體廠房内,機器轟鳴,勞工們正一刻不停地趕制着最新的鋼棒訂單。

【外媒看德安】江西日報頭版報道德安——兩家企業三代人接續投資的啟示!

巧合的是,兩家企業都是三代人接續投資德安,目前都在緊密推進數字化更新二期項目,更新後,德鑫紡織産能将增加40萬紗錠,彰沅金屬産能将增至40萬噸鋼棒。

僅僅是巧合?自2002年第一家企業落戶工業園區以來,已有投資企業212家,其中台資企業12家,列全省前茅。這個人口不足20萬、縣域面積863平方公裡的小縣憑的是什麼?帶給投資者的又是什麼?

近日,記者走進德安,尋找密碼。

密碼一:這裡有人情味

在德安有家的感覺

【外媒看德安】江西日報頭版報道德安——兩家企業三代人接續投資的啟示!

人無信不立,城無德不安。

德安,因“天下陳氏出義門”而天下知,擁有濃郁而綿延的和諧、孝義、廉政文化底蘊;在其千年的發展程序中,曆經幾次大遷移,成為一座移民城市,血脈中浸透着包容的基因。

九省樂居一村,十裡不聞鄉音。獨特的人文,造就了德安厚澤潤物的感召力。

德鑫紡織負責人戴晖剛到德安時,在一家小商店購置生活用品,驚喜地發現店主不僅說國語,而且熱情有加,對問價、挑選不厭其煩。戴晖坦言:“感覺這個地方人好,有人情味,有家的感覺。”

人文不是一天的沉澱。早在12年前,正是因為這種開放接納的氛圍,戴晖夫妻的爺爺,福建民營企業百強、全國百家僑資明星企業——金綸高纖董事長鄭寶佑,在已投資德安的朋友多次推薦下,作出了同樣的選擇。

而令鄭寶佑獲得真切感受的是,企業落戶後德安所做的點點滴滴。為幫助德鑫紡織留住人才和勞工,縣裡從員工子女的入托入園入學着手,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技術勞工,隻要有需求,從幼稚園到中學,一個一個全程解決。戴晖說,這一溫暖之舉,讓他爺爺動了心,并決意讓其嶽父、在美國定居的鄭永華回國發展,常住德安。

情感是增強環境黏性的催化劑,傾注的情感有多深,營商環境的黏性就有多強。

2015年,紡織企業面臨着技術更新換代和市場的重新洗牌。已經把自己當作德安人的鄭永華,下定決心要把德鑫做成智能紡織的典範,并把接力棒交到了女婿戴晖的手中。戴晖信心十足地說,渦流紡紗智慧工廠中的房間今年8月即将投産,這将是全省最先進的紡織工廠中的房間。

【外媒看德安】江西日報頭版報道德安——兩家企業三代人接續投資的啟示!

類似的劇情,也在彰沅金屬精彩演繹。

走進彰沅,單棟7.5萬平方米的廠房格外醒目,也映照出鋼鐵大王、台灣企業家林正雄10年前的投資心路。

當時,年逾七旬的林老途經德安,出于好感,準備投資建彈簧廠。然而,廠房剛建好,股東和市場發生了變化,投産隻得擱淺。

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德安曆任上司将林老的這份信任始終放在心頭,真心實意主動幫企業解決困難,多次到深圳、昆山拜訪林老,以實打實的行動暖和着林老的心。終于在2017年,林老重返德安,投資啟動20億元的金屬材料項目。負責彰沅公司日常事務的林昱緯感慨地說,爺爺林正雄把父親和他派到德安之初,他們不知道原材料從哪裡買,哪些手續需要辦,但是縣裡的服務機關經常上門了解需求、噓寒問暖,甚至帶着他們去找建築隊、供應商。現在,爺爺正在謀劃項目布局和産業叢集,考慮把投資大陸的其他項目都遷到德安來,專心打造金屬材料産業園。

“德安文化底蘊深厚,形成了淳樸好客、誠信包容的精神内涵,對投資者有一種發自内心的尊重。對内,容易與政府形成合力;對外,讓投資者、外來客賓至如歸。”德安縣副縣長周潔以一個本地幹部的視角,解讀兩家企業祖孫三代紮根投資的原因。

密碼二:最看重政策措施的連續性、穩定性

記者見到德安縣委書記周三連時,她剛剛結束客商拜訪從福建傳回。

鄭寶佑是她前往拜訪的第一家客商。每年春節長假過後,赴外省拜訪重點客商,已成為德安縣委、縣政府上司的慣例。戴晖介紹,一般元宵節過後,爺爺都會回訪德安縣上司,并考察德鑫紡織,“雙方互訪已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在德安近7年,戴晖與三任縣委書記打過交道。他的觀察很仔細:不管是書記還是縣長,都保證了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這也是我們企業最為看重的。”

戴晖介紹,2021年,德鑫紡織有了擴産能建二期的意圖。把想法告訴園區從業人員時,正值縣委換屆、中秋節前夕。出乎戴晖意料,新任縣委書記在中秋節這天帶着國土資源等部門的同志上門慰問,同時詳細對接規劃二期建設事宜。

“通過這件小事,可以看出德安的營商環境和上司的重視。”戴晖贊許道,持續的政策、持續的措施、持續的情感,是曆屆縣委、縣政府共同的特質。

未來的競争,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營商環境的大比拼。

為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德安縣把服務企業生命周期全過程作為第一重點,倡導“選擇德安,就是心安”的“保姆+”服務。各服務機關為每家企業安排了一名科級上司和一名幹部,長期負責解決項目推進中遇到的困難,并加快“一網通辦、一窗通辦、一事聯辦”等改革。

20年來,德安從“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加強機關效能督查”到“開展優化發展環境和機關效能建設‘提高年’”,再到“集中開展整治‘小鬼難纏’、優化發展環境專項活動”,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其中,以“日茶叙”“周現場”“旬外出”“月排程”“月通報”“季分析”“半年督查”和“年終考評”為内容的“八環相扣”工作機制,已成為正向激勵、反向倒逼德安幹部的有效舉措。

林昱緯深有感觸地說:“‘八環相扣’工作機制,讓德安具備了一個更加穩定、高效的政務環境,辦事不用求人、依法依規。”

持續的政策、穩定的環境、高效的服務,助推了一批好項目、大項目快馬加鞭。

【外媒看德安】江西日報頭版報道德安——兩家企業三代人接續投資的啟示!

投資5億元的江西求學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從簽約到試投産僅用了7個月;投資50億元的華夏陽光項目膜結構演藝中心順利完成合龍;投資20億元的彰沅金屬項目從建廠到投産,僅僅用了8個月,目前已完成一期60條生産線,鋼棒的全球市場占有率達65%,國内占有率達80%……

投資德安,資本說話,傳遞的是來自市場最真實的聲音,呈現的是“一張藍圖繪到底”在優化營商環境上的生動實踐。

密碼三:營商環境是人做出來的

政商關系緊密而清爽

【外媒看德安】江西日報頭版報道德安——兩家企業三代人接續投資的啟示!

現代輕紡、電子資訊、裝備制造,是德安崛起中的三大主導産業。正如産業逐漸更新一樣,德安營商環境服務也在不斷疊代更新。

“德安最大的優勢是人,這也是德安連續十年獲評全省信訪‘三無’縣的根本所在。為不斷提振廣大幹部幹事創業精氣神,全縣開展‘優環境、改作風、開新局’活動,用兩個月對幹部作風和發展環境進行集中攻堅,促進全縣幹部思想大解放、作風大轉變、效能大提升。”周三連如是說。

一項項打着“德安印記”的營商舉措,不斷回應着客商投資的信心和青睐:

——可解決的果斷解決。彰沅金屬是落地德安高新區豐林園區的首家企業。園區與縣城之間隔了一條博陽河,由于受規劃限定,天然氣管道無法從橋面或河底通過。通不了氣,彰沅金屬及後續入園企業就無法投産。縣裡得知後,立即請來專家開展周詳認證,确定在政策允許範圍内修改城市規劃,管道就能沿着橋體鋪設。可幹立幹,調整規劃、加班施工,3個月後企業順利通氣并提前投産。

——該創新的及時創新。為解決中小企業過橋貸款難題,德安拿出一筆基金,創設了政銀企轉貸合作金。今年春節前夕,江西臻藥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一筆貸款即将到期,而企業囊中羞澀,無法按期還款,面臨違約風險,甚至可能破産。公司一籌莫展之際,對口服務機關主動上門,陪同公司負責人前往園區、銀行、城發集團等部門咨詢融資政策,全程跟蹤服務,尋求政銀企轉貸合作金的支援,最終在除夕之日幫助企業落實了續貸和“過橋”資金,解了燃眉之急。

——能争取的積極争取。彰沅金屬投産後,産生的廢酸需要作專業處理。相較于廣州,我省處理機構少、價格貴。彰沅金屬為節省費用,打算跨省處理廢酸,并征得廣州專業機構的同意。然而,苦于省裡的批文一直下不來,廢酸運不走,生産受阻。縣上司獲悉情況後,專程赴省台辦溝通協調,最終促成問題圓滿解決。

【外媒看德安】江西日報頭版報道德安——兩家企業三代人接續投資的啟示!

據了解,全縣“優環境、改作風、開新局”活動開展以來,79家機關共自查整改問題480條;收集企業和群衆訴求489條,解決問題458條,解決率超93%。

身處德安,戴晖和林昱緯有着一緻的感觸,“營商環境是人做出來的。”他們與當地政府的關系緊密而清爽,幹部與自己交朋友,但并沒有過多要求,做到了有交情而無交易。

營商環境中每一個“堵點”的突破、每一句口碑的赢得,都為德安高品質發展帶來無限空間——

人往德安走:全縣常住人口與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12758人,增長8.27%;

錢往德安流:全縣2021年12月各項存款154億餘元,同比增長8.6%;

項目往德安落:全縣工業用電量從2016年的4.04億千瓦時增至去年的8.43億千瓦時,增長108.7%。

強工興旅、幸福宜居,全面打響“辦事不用求人、辦事依法依規、辦事便捷高效、辦事暖心爽心”營商環境品牌,重塑“全省工業十強縣”榮光……德安,正笃行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