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個人收款碼商用“受限”,誰更急?

個人收款碼商用“受限”,誰更急?

文 | 李冰

謠言!謠言!謠言!

将于3月1日起實施支付受理終端新規,持續受到業界廣泛關注,其中“個人收款碼不得用于經營收款”這一規定自去年起被誤讀之後,這一次謠言又來了!

事情源于,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據網傳消息,自2022年3月1日起,微信、支付寶的個人收款碼不得用于經營性收款。不僅如此,近4年的資料将被追查,一旦數額較大需按4.5%補稅,還要繳納滞納金和罰款。”随後該事件進一步發酵,甚至将“微信支付寶回應追查個人收款碼近4年資料”這一話題沖上微網誌熱搜。引起了網友的熱議,截至2月18日中午12點50分,該話題總覽閱讀量已達2.9億次。随後,微信、支付寶雙雙辟謠“使用個人收款碼要補稅”說法系造謠。

個人收款碼商用“受限”,誰更急?

2月18日,騰訊方面對《證券日報》記者回應稱,補稅消息屬于謠言,具體以官方通知為準。

同日,支付寶方面也對《證券日報》記者回應表示,上述說法系謠言。

此外,記者也注意到,也有些代辦中介也開始“渾水摸魚”蹭熱點,宣傳讓一些“流動攤販”抓緊開通商戶收款碼,也存在一些小商戶“病急亂投醫”的情況。例如,近期在微信中關于如何辦理商戶收款碼?手把手教你如何開通商戶收款碼?等話題持續火熱。

博通咨詢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則提醒稱,有需求的商戶要警惕部分群體為了自身利益的誇大宣傳,相關使用者一定不要聽信傳言,避免上當受騙。為了保證使用者的正常使用不受影響,相關标準一定會考慮到街邊攤等免于工商登記的個人商戶的合法權益,一定不會增加小微商戶的經營成本。建議“流動攤販”耐心等待監管細則出台後再根據規定更新,切莫誤信謠言。

而針對個人收款碼商用一事,《證券日報》記者也進行了梳理,還原該事件的脈絡。早在2021年10月13日人民銀行釋出了《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銀發〔2021〕259号)》(以下簡稱“259号文”)對收款條碼管理進行了規定;其中提到,将條碼支付納入監管,對個人收款條碼的使用規範做出具體規定,并将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個人收款碼商用“受限”,誰更急?

時至2021年11月份,突然一則關于“2022年3月1日起個人收款碼禁用于經營性服務”的消息刷屏網絡,一度被誤讀為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二維碼收款不能繼續使用。随後央行回應表示,該說法系誤讀。

事實上,259号文中比較引人關注有三點:1.限制個人收款碼遠端收款(收款碼線下面對面沒被禁用);2.不得通過個人收款條碼為具有明顯經營活動特征的個人提供經營活動相關收款服務;3.若卻有必要進行遠端非面對面收款,那麼實行白名單管理制。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從259号文相關規定中還是可以看到關于個人付款碼商用的相關指導方向,例如“對于具有明顯經營活動特征的個人”個人收款碼不得用于經營收款;那麼界定具有明顯經營活動特征則是較為觀點的條件,假若相關細則要求在經營資料的上限較高,那麼“流動攤販”“地攤經濟”則或将不會受到影響;第二,對于一般“流動攤販”等小微商戶來說,其面對面收款是較為常見的,而上述規定中不能用于遠端非面對面收款,則對于實際應用層面影響較小。從監管層面來看,限制個人收款碼遠端收款則更多是針對頻發的跑分、賭博、電詐等違規行為。

有業内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大機率會經過廣泛調研之後出台的相應規則,并確定“流動攤販”“地攤經濟”或不受太大影響的前提下,個人收款條碼轉碼更新成本不增、服務不減。

縱觀目前行業情況來看,收款條碼已經得到廣泛普及應用,成為大陸消費者經常應用的移動支付方式,在提高小微經濟、地攤經濟的資金收付效率,支援小微企業複工複産,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與此同時,不容忽視的是,個人收款條碼也存在風險隐患,帶來如便利跨境賭博等黑灰産業資金流轉、混淆交易背景和支付業務屬性、引發交易資訊和支付資料失真、資金鍊追溯困難等問題,損害人民群衆利益,影響支付安全。

接受記者采訪的業界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個人收款碼商用受限,更急是那些“跑分”“賭博”“電信詐騙”等違法平台。目前收款條碼在便利使用者收款的同時,缺乏必要管控,成為犯罪分子建構“跑分平台”的主要載體,被用于跨境賭博、電信網絡新型詐騙等黑灰産業問題突出。賭博團夥通過非法資金化整為零,以高額收益為誘餌吸引大量人員使用個人靜态收款條碼與賭客“點對點”線上遠端轉移賭資,将賭資分拆隐藏于衆多正常交易場景,擾亂了條碼支付業務正常秩序,影響了涉賭“資金鍊”追溯機制的實效。

王蓬博對《證券日報》記者坦言,要正确了解259号文釋出的“初心”,對個人條碼的規範,就是為了避免普通使用者的碼牌被詐騙分子和跑分平台利用,避免個人碼淪為跑分的通道,其餘都不宜也不應該被過度解讀。“實際上,259号文更多的核心要求在于加強對支付終端,特别是對POS機的管理。政策在3月1日實施後,一機多戶和一機多碼等違規現象将受到抑制,跳碼和套現等違規情形可能會受到巨大的打擊。”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進階分析師蘇筱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59号文旨在維護支付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某種程度上有助于完善反洗錢監管制度,提高反洗錢工作水準,減少洗錢等犯罪行為,維護金融安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