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統古鎮類景區如何打造沉浸式體驗?

作者:文旅小鎮

曆史悠久的物質遺存、特色淳樸的民風民俗和悠然自得的古鎮生活,這是傳統古鎮類景區給人的直覺印象。由于開發過程中一般不需要規模巨大的硬體投入,是以一直頗受旅遊開發者的青睐。

然而,同一區域内此類景區往往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旅遊資源以及發展模式,發展過程中的同質化問題不斷凸顯。也是以催生了一批如拈花灣、退思園、金陵小鎮等以沉浸式演藝打破傳統景區遊覽模式的新型景區代表,主打由科技、藝術和近景戲劇實作讓遊客邊走邊看的體驗,正逐漸成為文旅市場的新寵。

如何準确把握沉浸式文旅體驗的核心要領,真正與傳統古鎮類景區有機結合?結合工作實踐,嘗試探索幾種可能的路徑。

一、沉浸式體驗感的源頭是建築空間的設計感

傳統古鎮類景區如何打造沉浸式體驗?

建築之是以能給予遊客網紅感,不僅是在外立面裝飾上下功夫,更多是在建築本體的設計考量上,引入新潮時尚與傳統古典相結合的設計理念,以建築形态及空間表達營造具有網紅感的空間氛圍,結合後期園林景觀、燈光布局、立面裝飾及展陳設計等,共同打造兼具曆史藝術價值與時代消費屬性的網紅業态載體,沉澱獨具地方特色與自身魅力的建築底蘊。

傳統古鎮類景區如何打造沉浸式體驗?

在對民居建築進行修複整治過程中,須結合建築品質實地勘察結果加強對功能性名額的考量,使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布局滿足餐飲空間設計标準,以保證未來商業功能的正常運作。

傳統古鎮類景區如何打造沉浸式體驗?

滿足餐飲空間要求的建築在未來改造靈活度更高

大規模建設應用傳統建築時易因施工等原因形成沉重古闆的空間氛圍感,也不利于後期商業業态的靈活植入與适時更新,應當以“精、透、巧、趣”的設計原則,在建築體量及結構細節上展現精緻感、在院落空間及視覺軸線上形成通透感、在空間形态及表現形式上彰顯巧妙性、在遊覽體驗及視覺觀感上增強趣味性,在傳統民居的中式建築基調上,增加線條感與時尚感,形成具有網紅感、時代性、國潮風的整體建築設計風格。

傳統古鎮類景區如何打造沉浸式體驗?

在建築體量及結構細節上展現精緻感

傳統古鎮類景區如何打造沉浸式體驗?

在院落空間及視覺軸線上形成通透感

傳統古鎮類景區如何打造沉浸式體驗?

靈活運用半透明材料及燈光設計打造晝夜不同的建築空間感

傳統古鎮類景區如何打造沉浸式體驗?

在空間形态及表現形式上彰顯巧妙性

傳統古鎮類景區如何打造沉浸式體驗?

在遊覽體驗及視覺觀感上增強趣味性

二、沉浸式體驗的氛圍緣于極緻的“NPC”人設

傳統古鎮類景區如何打造沉浸式體驗?

在面向未來的文旅景區中,從業人員應當分為兩類——場景化NPC(Non-Player Character,非玩家角色)與職業化PST(Public Service Technician,公共服務人員)。

場景化NPC包括演員、導遊、部分項目服務接待人員等,根據景區活動營運安排,及時調整其角色設定、服飾妝容、話語話術等,并與遊客積極開展互動,營造沉浸式景區遊覽氛圍。

職業化PST則包括管理人員、外圍服務人員、後勤管理人員等,以标準化、高效率、統一性的職業标準進行培養,為遊客提供舒适周到的一站式景區服務體驗。

傳統古鎮類景區如何打造沉浸式體驗?

北京環球影城景區中從業人員扮演哈利波特電影中的魔杖管理者與遊客互動

再比如,以嘉峪關關城景區為例,明清時期嘉峪關城門的關閉與開啟有着十分嚴格的出入關制度,過往商客必須驗明身份,由駐守官員簽發和驗證通關文牒後,方能開關放行。

仿古出關儀式則是景區對沉浸式遊覽體驗的一次嘗試,由一名身着盔甲的彪形大漢扮演“守關将軍”,詢問遊客“姓甚名誰,何方人士,到西域所謂何事?”,并向遊客發放通關文牒,然後遊客才可進入下一區域遊覽,這一場景化NPC設定極大提高了景區熱度與知名度,讓遊客真正感受到嘉峪關的曆史文化底蘊。

傳統古鎮類景區如何打造沉浸式體驗?

嘉峪關關城景區扮演“守關将軍”的從業人員正在檢視遊客的“通關文牒”

傳統古鎮類景區如何打造沉浸式體驗?

嘉峪關關城景區“守關将軍”發放給遊客的“通關文牒”

三、沉浸式體驗感的魅力核心是獨立文化IP的創新演繹

傳統古鎮類景區如何打造沉浸式體驗?

現階段古鎮景區的沉浸式演出,由于受到場地、裝置、技術、人員等方面的影響,體量與規模都相對較小。同時,因場景表演及氛圍渲染需要,通常會在多個節點出現大量演員集聚表演的情況,如何平穩有序高效地進行演出管控、場景切換、人員調配,是當下需要關注的重點。

而對于過程中涉及的街頭藝術表現形式,應避免與市面現有其他景區的“銅人”類街頭藝術“撞臉”。

傳統古鎮類景區如何打造沉浸式體驗?

以“銅人”為代表的景區街頭藝術開始頻繁出現在各大景區

沉浸式演出的發展,主要分為兩條路線,一是以Punch drunk《不眠之夜》為鼻祖的沉浸式演出,注重劇情的場景體驗,打破了單方面演員在舞台上表演、觀衆在舞台下觀看的方式,而是采取了互動式的體驗,重新定義了觀衆與演出空間“觀看”的關系,及演員與叙事的“表演”關系。

傳統古鎮類景區如何打造沉浸式體驗?

以Punch drunk《不眠之夜》為代表的沉浸式演出,注重劇情場景體驗

二是以TeamLab《花舞森林與未來遊樂園》為代表的沉浸式演出,注重科技的場景體驗,利用新媒體技術與觀者産生互動。

傳統古鎮類景區如何打造沉浸式體驗?

以TeamLab《花舞森林與未來遊樂園》為代表的沉浸式演出,注重科技場景體驗

四、結語

傳統古鎮類景區如何打造沉浸式體驗?
傳統古鎮類景區如何打造沉浸式體驗?

面向未來,景區沉浸式旅遊演出是否能夠經得起市場考驗,優秀的建築空間設計保證第一觀感,NPC式的全員投入營造沉浸氛圍,而這一切的核心都源于景區獨立文化IP的創新演繹。

大到媒體營銷、地方形象、景區案名,小到店鋪取名、景觀道路、地面鋪裝,以創意Slogan(口号)設計為代表的文化IP創新演繹,給予遊客的是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的想象空間。

注:本文圖文來源于網絡,如侵犯您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将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讀道文旅很榮幸和您分享這篇文章!不落地,不創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歡迎下方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