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熹問學生:為何叫“買東西”不叫“買南北”?10歲小孩一語道破

作者:汗青史文

綜述

中華文化毫無疑問是博大精深又源遠流長的,在璀璨而又絢爛的中華文明裡,有着許多特殊的的詞彙表達方式,和任何一種語言的表達方式都不一樣,而深究起這些獨特詞彙的原因,則很少有人能夠答得上來。

曆史沉澱的東西似乎總是正确的,不受疑惑的,但是本着實事求是的精神,今天我們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為什麼大陸要将購買商品稱為“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

朱熹問學生:為何叫“買東西”不叫“買南北”?10歲小孩一語道破

“東西”到底是什麼

我們日常中經常随口提到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呢?很多人可能會說東西指的不就是物件嘛,在不知道物體的具體名稱時,我們會說“這個東西”,甚至在罵人的時候我們都會說“真不是個東西。”仿佛東西這個詞彙成了可以代替任何事物的泛指。

事實也确實如此,東西這個詞在漢語中的作用無非就是代替任何一種抽象的或者具體的人,事,物,可謂是一個“全能詞彙。”

那麼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要用東西來做指代詞而不是“南北”呢?同為方向代詞,東西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運用明顯要比南北高很多。這背後又有着什麼樣的原因呢?

朱熹問學生:為何叫“買東西”不叫“買南北”?10歲小孩一語道破

朱熹的問題

說起其背後的原因,就不得不提一個民間流傳的小故事。話說有一隻南宋大文豪朱熹給他的學生們上課,課業這種東西自古以來就稍顯枯燥,學生們聽的也是無精打采,再加上天氣炎熱,很少有人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了。

朱熹問學生:為何叫“買東西”不叫“買南北”?10歲小孩一語道破

好巧,不巧的是這時教室外的視窗走過了一位妙齡女子,婀娜多姿,貌若天仙,上課的學生們很快就被她吸引了注意力。朱熹見到這樣的情況也隻能無奈的笑一笑,同時又借坡下驢的問道:你們猜她是幹什麼去了呢?

學生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這時有一個學生回答朱熹:這位姐姐手裡拿着籃子,應該是要去逛集市買東西吧。朱熹非常欣賞這位學生的觀察能力,随後又問道:“那你們知不知道為什麼這位姐姐一定是去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呢?”

朱熹問學生:為何叫“買東西”不叫“買南北”?10歲小孩一語道破

這一問就把學生們給問懵了,自古以來,買賣物件都被稱為買賣東西,哪有買賣南北的道理。但是先生問的好像也無可厚非,他們還真沒有思考過為什麼購買物件要被稱為買東西。于是一衆學生都陷入了思考,朱熹也被這歡快的課堂氣氛逗笑了。

朱熹問學生:為何叫“買東西”不叫“買南北”?10歲小孩一語道破

正在衆人一籌莫展之時,一個年僅十歲的學生突然起立向朱熹報告,自己知道原因,朱熹忙讓他說,隻見這十歲的孩童沉了沉氣,緩緩說道

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五行分别又對應着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人們在買東西的時候用的都是和那位姐姐一樣的木籃子,南屬火,北屬水,用木籃子裝水火一定是裝不住的,是以隻能用其裝屬木的東和屬金的西。

這番言論一出,連朱熹也大大叫好,用中華五行相生相克的關系來解釋買東西,除了十歲的孩童,很少有人能有這樣的想象力了吧。

朱熹問學生:為何叫“買東西”不叫“買南北”?10歲小孩一語道破

關于買東西的其他說法

但畢竟上文中也提到了朱熹的這個小故事是民間的傳說,真實性仍舊存疑。現在所流傳的具體原因,其實有多個版本。比較出名的就是清朝學者考證的:東漢時期最大的兩座商貿城市,分别是洛陽和長安這兩座城市。

一個在東,一個在西,大多數商販都是在這兩座城市裡來回的遊走,久而久之就變成了買東西。

朱熹問學生:為何叫“買東西”不叫“買南北”?10歲小孩一語道破

也有人說在明朝中期時,中國和西方的貿易往來逐漸增多,作為東西方的交往,才有了買東西這麼一說。

還有人說這東西的真正含義,是綁口的口袋,因為在古漢語中東這個字的本意其實是橐(一種口袋),口袋當然要系住,久而久之,“把橐(東)系”就變成了“東西。”說了這麼多,毋庸置疑的是東西二字在大陸能夠代表的事物實在是太多了。

朱熹問學生:為何叫“買東西”不叫“買南北”?10歲小孩一語道破

東西南北中五大方位包羅世間萬物,太陽又總從東方而起,又從西方而落,講究一個有始有終,是以東西才會差別于其他方位,有着能夠指代一切事物的文化能力。

漢語言文化中的一切詞彙詞組流傳到今天都是經過曆史的沉澱的,哪怕是那些約定俗成的口語,也有着一定的文化價值。我們最終所念到的一切都帶有着曆史的痕迹,這也是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最應該值得驕傲的事情。

朱熹問學生:為何叫“買東西”不叫“買南北”?10歲小孩一語道破

結語

僅僅東西二字背後就有如此多的文化内涵,也真可從中看出我們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是多麼的瑰麗堂皇。其實在生活中除了買東西這樣的詞彙,還有許許多多,我們未曾關注卻十分有趣的詞語,也許在未來,我們真的需要好好的考究一下我們每天所說的這些美麗的漢字。

正如前文所說,它承載的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的曆史,管中窺豹還可見一斑呢,我們每日每夜都說着這樣的詞彙,自然也會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

朱熹問學生:為何叫“買東西”不叫“買南北”?10歲小孩一語道破

在當今社會中國已經發展成了一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在軍事上,經濟上,我們都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在文化上我們卻一直沒有真正的自信起來。

我們應該時刻認準中華文化在我們心中的主心骨地位,用每天所說的語言所寫的漢字所念出的詞語,樹立我們最真切的文化自信,讓我們中國人可以昂首挺胸的走向世界。

朱熹問學生:為何叫“買東西”不叫“買南北”?10歲小孩一語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