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廚電頭部品牌推出副牌的訊息比肩接踵。
暫且不說老闆、方太等傳統廚電品牌的子品牌矩陣,僅是內建竈品牌,去年以來就在中國商标網送出了多項商标的申請。
此操作背後的原因,其實不難了解:面對消費需求分化、終端管道分層、産品更加細分、廚房場景整體化等多元化的競争環境,廚電企業通過推出各類定位的副牌,補充與擴大品牌客群覆寫,進而實作品牌的多元化發展,進而尋求新的增長點。
隻不過,對複雜市場的預判,以及企業戰略的不同,廚電企業副牌政策千差萬别。本文,針對廚電企業推出副牌背後的深意,廚電新觀察試圖循着其蛛絲馬迹一窺究竟。
01
老闆電器:廚電行業子品牌最多的品牌之一
去年初,老闆電器全新品牌DACHOO大廚在天貓平台正式上線。
至此,老闆電器五大品牌矩陣正式形成:高端廚電的主品牌“老闆ROBAM”,負責低線城市下沉市場的子品牌“名氣MQ”,專攻超高端房地産精裝修市場的“帝澤De Dietrich”,主攻內建竈市場、收購的“金帝KINDE”,布局免安裝廚房小家電産品市場的“大廚 DACHOO”。
此外,廚電新觀察在商标查詢平台注意到,除以上五大産品品牌之外,老闆電器還擁有“廚源”“小R管家”兩個在用商标。其中, “廚源”應用于老闆電器新零售體驗店,即管道品牌。而“小R管家”則為老闆旗下的服務品牌,專業從事油煙機、竈具、洗衣機、空調、冰箱等各類家用電器的深度養護服務。

而今,除了老闆主品牌之外,名氣漸漸進入公衆視野,但其他幾個品牌目前來看還未出圈。如何通過副牌實作市場和使用者的戰略分層深耕,老闆電器還面臨諸多考驗。
02
方太:方太+米博+柏廚三駕馬車沖擊千億
在甯波方太成立的第四年,方太就已開啟進軍櫥櫃業務之路。2008年,為了将櫥櫃與廚電業務區分,方太開始有計劃地推出“方太柏廚”品牌。
經過四年的沉澱積累之後,也就是2012年,方太柏廚正式改名為柏廚,這意味着柏廚開始正式擺脫母公司蔭蔽,開始在市場上獨立運作、打造品牌。
目前來看,柏廚在整體廚房市場的影響力也已經得到業内外認可。憑借先發優勢,作為廚電品牌跨界入局櫥櫃的企業,方太在此領域深耕十幾年,已經開拓出一片天地。
此外,去年被業内外熱議的“米博”,是方太在小家電爆發增長背景下推出,主攻輕廚市場的子品牌。但其實,米博并非全新品牌,其在2009年就推出了以米博淨水器,隻不過在淨水器的市場博弈中米博淨水器節節敗退,運作不足兩年便開始逐漸推出淨水器市場。
而今,米博重新啟用,也彰顯着方太在小家電領域的野心。
03
華帝股份:三大品牌建構跨領域品牌矩陣
華帝目前旗下擁有三大自主品牌:華帝、百得和華帝家居。
其中,“華帝”品牌以高端智能廚電定位,主打高端廚電市場;“百得”品牌定位于全球專業廚電,主打中端及海外市場;“華帝家居”專注于整體廚房、全屋定制、智能家居三大領域。
除了大衆熟知、牢牢展位高端市場的主品牌華帝之外。定位“高端不貴”的百得,其實在下沉市場表現可圈可點。
據華帝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2017年,百得廚衛在4年半時間,累計為華帝貢獻營收39.72億元,淨利2.33億元。2017年上半年,在三四線市場競争激烈的背景下,百得廚衛在三四級廚電市場高速增長,實作營收5.83億元,淨利4117.16萬元,同比增長37.81%和44.25%。
可以說,作為華帝戰略分層搶占市場佔有率的重要手段,百得這個副牌已經有所成效。
此外,據廚電新觀察所知,2022年華帝将全力發力內建竈,以主品牌直接入局。其能否發揮在傳統廚電領域積澱的優勢,快速、順利在內建竈市場立足、圈地,我們拭目以待。
04
帥豐電器:全力拓展內建廚房
去年10月,帥豐電器官宣新的産品slogan“內建廚房百味,帥豐一部到位”,昭示着其在內建廚房領域的野心。
在新商标注冊方面,廚電新觀察注意到,其商标在注冊數相對而言較少,且近兩年幾乎無最新動态。在商标查詢平台查詢,其距離當下較近的時期所注冊的商标為2017年拓展更新的“元美”。
該商标注冊非常廣泛,涵蓋44類醫療園藝、41類教育娛樂、11類燈具空調、27類地毯席墊、25類服裝鞋帽、7類機械裝置、33類酒。至于該商标是否會啟用、如何應用,從目前來看無法判斷。但元美兩個字更偏向于女性、快消,如果啟用該商标,或許更适合輕廚産品方向。
05
浙江美大:雙品牌戰略分層市場深耕
2020年,美大高調推進其子品牌天牛的釋出與落地。“天牛”定位為是時尚廚電創領者,主攻年輕消費群體,産品線上不局限于內建竈品類,而是定位整體廚房領域,覆寫櫥櫃、水槽、洗碗機、廚電等産品。
從産品線來看,天牛與主品牌美大并無太大差異,而是在價格、風格上進行了分層。據悉,美大希望借此實作兩條腿走路,以搶占更多市場佔有率,進而提升銷售總額,穩固其行業老大的地位。
每一個品牌設立子品牌的都擁有美好的夢想,即占領更大市場,但子品牌的設立同時意味着廣告成本的提升、主品牌效應的分散。重建立立一個子品牌想要快速實作效果,并非易事。近兩年,美大的表現便得到了印證,2021年其營收已經被火星人超越。
結語:雖然如今不少廚電企業都已經或者在醞釀推出副牌,但具體效果如何要看各大企業的綜合實力與實際運作。但我們可以确定的是,萬變不離其宗,無論品牌選擇了何種道路,其最終目的均是:提高品牌價值,拓展、深耕細分市場,進而分割更大市場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