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時代文物工作:更好展示中華文明風采

作者:北京文博
新時代文物工作:更好展示中華文明風采

新時代文物工作:更好展示中華文明風采

李 群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強調,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增強全社會文物保護意識,加大文化遺産保護力度。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舉旗定向,親自謀劃、親自指導、親自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足迹遍及衆多曆史文化遺産,對文物工作作出百餘次重要訓示批示。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新時代文物工作擘畫了清晰的發展路徑,提供了根本遵循。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017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步入廣西北海市合浦縣漢代文化博物館,察看合浦漢墓出土的大陸古代青銅器、陶器和域外陶器、琥珀、琉璃等文物。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曆史悠久,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一個博物館就是一個大學校。要加強文物保護和利用,加強曆史研究和傳承,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發揚光大。要增強文化自信,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礎上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堅定文化自信并将其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鮮明提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武夷山考察時深刻指出,“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裡有什麼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麼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要特别重視挖掘中華五千年文明中的精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把其中的精華同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結合起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習近平總書記科學闡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内涵、基因和特質,辯證揭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與世界文化之間的關系,精辟闡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推進治國理政等根基、血脈、源泉作用和不可或缺的借鑒、滋養、啟迪意義,把我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地位作用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曆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上司下,全面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政策供給前所未有,全面壓實文物保護責任前所未有,全面拓展文物工作格局前所未有,文物事業發展不斷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對認識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曆史脈絡,認識中華文明取得的燦爛成就,認識中華文明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發揮了獨特作用。

新時代文物工作:更好展示中華文明風采

二裡頭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點六大都邑之一。遺址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西南9公裡外的伊洛河故道北沿(今洛河之南),其年代約為距今3800~3500年。二裡頭遺址是探索中國早期文明和國家起源,研究夏文化、夏商王朝紀年及其分界的關鍵性遺址。圖為二裡頭文化鑲嵌綠松石獸面紋青銅牌飾,牌飾的獸面紋開創了後代商周青銅器獸面紋母題的先河。 國家文物局供圖

2021年10月17日,在仰韶文化發現和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希望廣大考古工作者增強曆史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好展示中華文明風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新的征程上,要深刻認識文物工作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推動文物事業積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釋放行業新活力。主動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和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制定實施《“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加快修訂《文物保護法》。完善文物保護傳承利用舉措,落實好《關于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幹意見》、《關于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關于讓文物活起來、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實施意見》、《關于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等,以堅定的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精神支撐。

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衆

2021年7月,在福州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4屆世界遺産大會上,“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申遺成功後,泉州人民依然生活在世界遺産緩沖區中,文物保護以一種充滿“煙火氣”的形式繼續活态傳承和發展。

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對文物工作作出重要訓示強調,“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對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統籌好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切實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推進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衆”。

“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衆”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文物保護觀。文物是滿足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文化資源,保護好、傳承好曆史文化遺産是對曆史負責、對人民負責。黨的十八大以來,大陸文物事業得到很大發展,文物保護、管理和利用水準不斷提高,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順利完成,國務院核定公布兩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國、省、市、縣級文保機關以及博物館藏品數量分别增長115%、60%、88%、122%。中央财政累計投入國家文物保護資金570億元。全國近90%博物館向社會免費開放。文物出入境稽核管理不斷完善,1700餘件(套)流失海外文物回歸祖國。在革命老區、偏遠山區,文物保護利用與改善人居環境、發展紅色旅遊、培育特色産業有機結合,各地紅色旅遊年帶動增收超過4000億元,贛南等原中央蘇區革命舊址保護利用工程助力54個縣脫貧摘帽。

新的征程上,要進一步牢固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将文物安全工作全面納入地方政府考核評價體系,築牢文物安全底線。加強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的文物保護傳承利用工作,延續曆史文脈。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做好古遺址、古墓葬、石窟寺、文物古迹和大遺址保護,提高世界遺産保護能力和水準。統籌推進不同地域、不同層級、不同屬性、不同類型博物館發展。提高展陳品質,把珍貴文物藏品完美呈現給人民。推動博物館進校園進課堂進教材,把“殿堂”變“課堂”。加快國家文物資源大資料庫建設,探索全面、平等、有序開放文物資源資料資訊。完善鼓勵社會參與的法律法規。加強民間收藏文物管理,促進文物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統籌好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城市開發建設

2014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考察時諄諄告誡,曆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曆史文化遺産。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豐富的曆史文化遺産是一張金名片,傳承保護好這份寶貴的曆史文化遺産是首都的職責,要本着對曆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傳承曆史文脈,處理好城市改造開發和曆史文化遺産保護利用的關系。

新時代文物工作:更好展示中華文明風采

敦煌莫高窟1961年由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1987年作為大陸首批申報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名錄。圖為敦煌莫高窟第322窟的壁畫和彩塑。 國家文物局供圖

大陸是世界文物大國,文物資源豐富多樣,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内容。但也要清醒看到,大陸正處在城鎮化快速發展的曆史程序中,文物保護工作依然任重道遠。文物是曆史的見證,保護文物就是保護曆史;文物是珍貴的不可再生資源,保護文物就是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統籌好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城市開發建設,增強城市宜居性,引導調控城市規模,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保護曆史文化遺産。增強對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切實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新的征程上,要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進一步找準文物工作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的科學定位,明晰文物工作在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等國家戰略中的職責定位。加強文物保護總體規劃,統籌搶救性保護和預防性保護、本體保護和周邊保護、單點保護和叢集保護,維護文物資源的曆史真實性、風貌完整性、文化延續性。重視城鄉建設中曆史文化遺産保護,制定“先考古、後出讓”的制度設計和配套政策,推動“要動土、先考古”成為全社會共識。穩步實施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建設,推動區域性文物資源整合和集中連片保護利用,助力遺産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2020年9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明确指出,考古工作是展示和建構中華民族曆史、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考古工作是一項重要文化事業,也是一項具有重大社會政治意義的工作,提出了“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的宏偉目标。

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年來,幾代考古人筚路藍縷、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發現,見證了大陸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悠久曆史和強大凝聚力,展現了中華文明起源、發展脈絡、燦爛成就和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目前,大陸考古工作進入高品質發展新時代,三星堆、石峁、海昏侯等考古發掘舉世矚目。田野發掘、水下考古、科技攻關、理論研究等不斷取得重大突破,甯夏水洞溝、浙江上山、遼甯牛河梁、浙江良渚、陝西石峁、河南二裡頭、四川三星堆等重要考古發現層出不窮,就人類起源、農業起源、文明起源、國家起源等重大課題交出“中國答卷”,闡明了中華文明在起源和早期發展階段孕育出的文化積澱、心理認同、禮制傳統,為建構中華民族曆史、梳理中華文化基因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貢獻,為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時代文物工作:更好展示中華文明風采

長城綿亘分布在大陸15個省區市。現存長城文物本體包括長城牆體、壕塹、界壕、單體建築、關堡、相關設施等各類遺存,總計4.3萬餘處。1961年,長城由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1987年,長城作為大陸首批申報項目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名錄。圖為金山嶺長城。 國家文物局供圖

新的征程上,要進一步錨定文物考古工作發展目标,堅持考古在文物保護利用中的基礎性、指導性作用,加強對考古工作的統籌規劃和政策供給,加快文物考古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要進一步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圍繞中華文明起源發展、中華民族共同體和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發展等重大曆史問題,深入實施“中華文明探源”、“考古中國”等重大項目。圍繞考古實證大陸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加強考古和曆史研究重大課題攻關,不斷取得新突破。做好考古資料和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闡釋,支援跨學科和跨領域合作研究,把大陸文明起源和發展以及對人類的重大貢獻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現出來,更好發揮以史育人作用。加強考古能力建設和學科建設,深入進行理論探索,探讨符合曆史實際的人類文明特别是中華文明的認定标準,增強中國考古學在國際考古學界的影響力、話語權。積極培養壯大考古隊伍,讓考古事業後繼有人、人才輩出。

讓文物活起來

2022年虎年央視春晚,美輪美奂的舞蹈《隻此青綠》,喚起了觀衆内心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豪和對傳承創新者的贊美。

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重要演講,向世界宣示,“中國人民在實作中國夢的程序中,将按照時代的新進步,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

“讓文物活起來”是文物工作在新時代的一項新課題。大陸擁有不可移動文物76.7萬處,世界遺産56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5058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36處,國家曆史文化名城137座。大陸博物館數量接近5800家,“十三五”期間平均每兩天新增一家博物館,如期實作平均每25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的發展目标。國有可移動文物館藏數量超過1億件(套),2019年全國博物館舉辦展覽近3萬個、教育活動33.5萬場、接待觀衆12.27億人次。“網際網路+中華文明”行動計劃培育跨界融合發展新業态,雲展覽、雲教育、雲直播不斷拓展博物館文化服務輻射範圍。從《國家寶藏》到《中國考古大會》,從《我在故宮修文物》到《假如國寶會說話》,文物在新時代與教育互動、與科技聯姻、與創意嫁接、與旅遊融合,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1年11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讓文物活起來、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實施意見》,明确提出要準确提煉并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辨別,更好展現文物的曆史價值、文化價值、審美價值、科技價值、時代價值。

新的征程上,要進一步把握和運用文物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創新轉化手段、強化平台建設、夯實人才基礎、完善體制機制,以實施重大項目為牽引,提升文物科技創新能力和各項工作保障水準。開展創新服務,使文物更好融入生活、服務人民,積極拓展文物對外交流平台,多管道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能力。加強中國文物價值的科學闡釋與解讀,打造中國文物國際表達的世界視窗,努力實作從“聽故事”到“講好中國故事”再到“講好中國與世界的故事”的國際話語權轉變。加強文化遺産國際傳播人才培養和人脈建設,推動交流成果的國際語言轉化,增強應對文化遺産全球性挑戰的發聲能力。

促進交流互鑒,赓續人類文明

2021年7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4屆世界遺産大會緻賀信,清晰闡明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是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載體。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些寶貴财富,是我們的共同責任,是人類文明赓續和世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在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大實踐中,文物是中華文明走向世界的“金名片”,文物工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生力軍”。2017—2020年間,國家文物局協調全國八地九家文博機構接力巡展“阿富汗珍寶展”,展現了中國“用文明的力量守護文明”的大國道義。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期間成功舉辦“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國際倡議,積極推進“亞洲文化遺産保護行動”。目前,大陸已在亞洲、非洲、歐洲、美洲20多個國家開展了40餘項聯合考古。文物保護修複合作從高棉1國1處拓展到大陸周邊6國11處,為烏茲别克斯坦希瓦古城的孩子點亮“絲綢之路上的友誼之燈”,與尼泊爾木雕匠人一起“像愛護神的眼睛一樣”修複九層神廟,向國際社會展現中國作為文明古國和文化大國的擔當與風範。

新的征程上,要進一步發揮文物工作在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獨特作用。增強文物國際合作的親和力、感染力、吸引力,帶動形成文化遺産交流互鑒的中國方案,建構廣泛的“文化朋友圈”。繼續支援全國文博機構充分發揮各自的區位優勢、學術優勢和資源優勢,形成協同共進走出去的局面。用好國際文化遺産領域制度性權利,與廣大文物流失國共建更加平衡合理的文物追索與返還新秩序,塑造互利共赢的“文化基本盤”。積極參與文化遺産全球公共産品供給,實施亞洲文化遺産保護行動等品牌項目,推進中外聯合考古與世界遺産跨國申報,把文化遺産合作同改善民生、連通民心融合起來,構築牢固的“文化價值鍊”,在國際文化版圖中實作從數量增長到影響力增長的重要轉變,建構中國文化遺産國際交流合作的嶄新格局。

資料來源:求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