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木子老師,點選右上方“關注”,為你分享教育那些事。

我們學校有位班主任,帶了近30年班,從國小到國中,一直口碑相當好。
共事多年,我發現每一學期教師節,都有學生帶着禮物來看她。
學校的每個老師都喜歡與她搭班,因為她班級管理,使代課老師教學真的很省心。
或許是做班主任工作久了,很多人抱怨工作累,學生難管,家長事多,可所有問題在她那裡,卻都不是問題,班主任工作對于她,似乎隻剩“風淡雲輕”。
我們之前校長曾說:無論給她怎樣一個班,不超過半年,班風學風都會大有改觀。
我曾經向她取經:為什麼你帶的班級總是紀律那麼好,班風那麼正?
她說:很簡單,國有國法、家有家風,班有家規,一個班級優良班風的建設關鍵是抓好開學“黃金期”。
西塞羅說:讓我們必須記住,社會的規則必須貫穿到社會最底層。
這個最底層也可以了解為年齡上的最低層,作為未成年人,他們在很多時候學會守規矩。
我們時常見到不少新手班主任在接到一個班時,管理毫無章法,表面看來跟人家一樣。開班會、上課,但是一個月以後,别的班裡都整整齊齊,而他的班越來越亂,可見,這規矩是沒有立起來的。
每學期開學,學生收假歸來,教室裡到處都彌漫着自由散漫的習性!班主任隻有下大力氣把學生排整齊,以後教育教學才會得心應手一些!
那麼到底從哪些方面開始立規矩?
01、集體學《守則》
正所謂“醜話前頭說”,一個班級隻要做到有規可循,仿佛給學生了一把行事準則。
不僅要學《中學生守則》,最好要背熟。
班主任要明确指出,如果誰違反紀律,首先給全班同學背誦《中學生守則》,并且檢讨自己違反了哪一條。
表面看來隻是讓學生學習守則,不足以應付後面所有的問題,但實際上可以給班級80%的同學來一個“下馬威”。
而剩下的20%的同學可能根本不屑于這一套,但不要忘了,後期真正地出現問題的時候,你所面對的隻是一個小群體了,這也等于從數量上減輕了後期班主任的工作量。
02、多去教室“走走”
每一學期開學,學生大多都是自由散漫,很多學生更聰明,在班主任面前看起來中規中矩,實際上隻要教室裡沒人或者班主任不在,完全是兩個樣。
為了防止不安全事故的發生,有課沒課,開學第一周,班主任都應該多去教室裡轉轉,因為每學期的開學期間都是不安全事故頻發期,班主任有事沒事多去轉轉就能極大的預防。
一旦發現違反紀律現象,第一時間要解決,該鼓勵鼓勵,該批評批評,該背誦《守則》背誦《守則》。
03、“懲戒”要有代表
開學工作中,班主任是最忙的,學生也是最浮躁的,那麼我們怎麼得到第一手資料呢?
一是找代課老師,了解哪些同學課堂上故意搗亂,不服管教;
二是找班裡的同學或者班幹部,掌握第一手情況。
有的問題可以在教室内一葉障目,點到為止,而對于出現問題頻率高的要單獨談話,甚至必要的“懲戒”。很多老師對于“懲戒”學生總是心有餘悸,搖擺不定,其實大可不必,隻要方法沒有問題,就不用擔心。
開學前三天班級學生的收心教育是黃金期,是以一定要抓好這個階段,把那些搗亂分子早早收拾。
在懲戒時,我們盡量避重就輕,不必要“小題大做”,畢竟這都是一群不谙世事的未成年人,做好引導,适當懲戒。
04、嚴查各科作業
作業是每一個老師都頭疼的事,可以說,除了火箭班重點班的孩子,普通班的孩子大多數在完成作業方面都不積極。
随便來問一個普通班的班主任,班裡都有不完成作業的同學,除了學習困難,最核心的原因應該歸咎于懶惰。
其實學生就是在考驗你,是不是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完成作業這個問題其實很難根除,但是我們開學前期能夠嚴查各科作業,立下“嚴查作業規矩”,大多數學生還是有所收斂的。
是以,開學一定要嚴查作業,一旦發現,态度堅決,一定是補完為止。
05、正确對待插班生。
“插班生”現象作為班主任我們時常都會遇到。作為班裡的後來者,插班生的态度一般都有兩種:
第一種是無關痛癢,很快地融入學校;
第二種屬于“烏煙瘴氣”型,總想制造點動靜。
無論是哪一種,我們最好冷靜處理。
我們班之前曾經來過一個插班生,剛好之前的班主任我也認識,據她說,幾乎每一周都叫家長,不服管教,每天穿衣服花裡胡哨,而且行為怪異。隻要找她談話,就飙一口讓人聽不懂的廣東話。
是以一來,我對她态度是“冷處理”,開學兩個星期,幾乎沒有說過一句話。
後來接觸久了,發現有很大改觀,可見畢竟是個孩子,追求個性,隻是給自己“套盔甲”太厚而已。
對于班級新來的插班生來說。很多老師上來就是下馬威,最後反而因為不明情況弄得很被動。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盡量“冷處理”,靜觀其變,才能對症下藥。
06、家長也要有“規矩”
定規矩,不僅僅要給學生,要給家長訂也有規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醜化最好說在前頭。
尤其是在接一個新班級時,一定要嚴格提要求。
比如不要在群裡發連結,不要發廣告,更不要在群裡發不利于班級團結的言語。
當然,如果遇到一些很厲害的家長,建議特殊情況特殊對待,千萬不要針尖對麥芒,教師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注意言語,學會保護自己。
當然如果老師覺得在班群裡發要求家長有意見,我們也可以将規定告訴學生,由學生代為轉達。
一個優秀的班主任,在與家長溝通方面總是會“怒而不威”,根本前提就是用智慧來堅持原則。
管理一個班級,就想管理一個團隊,一定要動心思。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事實上,校紀校規就像校園裡的“紅綠燈”,有了規矩,就能給學生提供更好的環境,讓學生快樂、健康地成長。
同樣的道理,每個班級也應該根據班級實際,為學生制定各種紀律和行為規範,隻有這樣,才能迎來一個好的開端。
共勉!
我是木子老師,一位熱愛寫作的數學老師,用感性從容生活,用理性感悟人生,期待與你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