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今刀具結構、刀尖形制對比,談談刀劍的變化與發展

作者:匠人工坊

古代刀具

古代刀具的基本結構,首先将其粗略分成三大部分:刀柄、護手和刀身。

刀柄在古代稱『刀把』,可細分為:後鼻、環、莖、套環。

古今刀具結構、刀尖形制對比,談談刀劍的變化與發展

若柄刃一體成形,不需要将刀箍在一起整體加強,則沒有後鼻。比如:

古今刀具結構、刀尖形制對比,談談刀劍的變化與發展

刀頭有“環”叫“環首”,主要流行于漢唐時期,比如大名鼎鼎的漢環首。唐代時一些橫刀、儀刀上也不乏環首的影子。

古今刀具結構、刀尖形制對比,談談刀劍的變化與發展

東漢永壽二年環首錯金鋼刀

護手在古代稱『刀格』、『刀锷』或『刀盤』,在保護持刀人的同時,起裝飾之效。曆代護手盤型多樣,有圓形、橢圓形、方形、長方形、花瓣型、八卦型;造型亦多樣,有蘭花紋透雕、錯金如意、雙龍搶珠、鎏金夔龍紋、活動龍紋、鎏金雙龍搶珠圓形、雙龍抱柱、四角盤座等等。

古今刀具結構、刀尖形制對比,談談刀劍的變化與發展

匠人工坊手鍛大馬士革刀-懷劍

古代刀具真正有攻擊力之刀身部分,可細分為:颚、刃、背、尖、面。

刀颚為護手與刀根處的金屬銜接物,有增加刀身與刀鞘間摩擦力、防止血液倒流入喉嚨内的作用。刀颚造型繁多,有金龍吐信、陰凋錦紋、素面雲團等。以龍鱗刀颚“金龍探爪”為例:

古今刀具結構、刀尖形制對比,談談刀劍的變化與發展

匠人工坊手鍛大馬士革刀—龍鱗

刃又稱『刀鋒』。古代開刃主要有兩種方式,斧頭式和銳角三角形式,前者适用于劈砍硬物,後者用于切削劃割,制式刀劍一般為斧頭式。

背又稱『刀脊』。與現代相同,有些刀制的刀背也有開刃,即雙刃。

古代的刀尖形制比較繁雜,為了适應不同的戰場形勢,流變甚廣。以造型描述,有柳葉尖形、寬口收尖形、尖刺形、圓形、雲團形、直橢彎刃形等等。刀尖部位最能昭示研磨技術的好壞。

古今刀具結構、刀尖形制對比,談談刀劍的變化與發展

雁翅刀

曆代名刀的刀面上,常呈現出綿延花紋。這是由于古代優質鋼鐵稀缺,名刀多由折疊鍛打而成。

古今刀具結構、刀尖形制對比,談談刀劍的變化與發展
古今刀具結構、刀尖形制對比,談談刀劍的變化與發展

匠人工坊手鍛大馬士革刀-勝邪

一些刀面上還有溝壑,類似于現代的血槽,古代稱“樋[tōng]”。樋可以給刀減重,且由于古代的樋大多是直接鍛出來的,在打造大批制式化刀劍時能省下可觀的刀材。另外,樋還是一種強化結構,“工”字形刀條截面可以給刀劍帶來更好的強度。

現代刀具

現代刀具的基本結構,如圖所示:

古今刀具結構、刀尖形制對比,談談刀劍的變化與發展

當然每把刀都有自己的設計重點,并不一定要集齊這些部位,比如某些沒有穿刺需求的刀就不設計護手。

另外,某些專業性較強的現代刀具還會有比較特殊的結構。比如齒刃,它是分布在刀刃後端的鋸齒,能提供許多個穿刺點,适合海上切割繩索作業等。

古今刀具結構、刀尖形制對比,談談刀劍的變化與發展

齒刃

血槽。在大陸,帶有血槽的刀具被視為管制刀具。

古今刀具結構、刀尖形制對比,談談刀劍的變化與發展

血槽

腸鈎。這是特定的狩獵刀結構,用于進行高度專業化的剝皮、開膛、勾腸、解剖等操作。

古今刀具結構、刀尖形制對比,談談刀劍的變化與發展

腸鈎

此外還有阻手齒紋、背齒等等。

現代刀具的刀尖形制,常見的有:直背型(STRAIGHT POINT),刨削型(CLIP POINT),水滴頭(DROP POINT),矛形刀尖(SPEAR POINT),上揚式刀尖(TRAILING POINT),鳥喙型(WHARNCLIFFE),羊蹄型(SHEEPSFOOT)等等。

古今刀具結構、刀尖形制對比,談談刀劍的變化與發展

主要開刃方式:

古今刀具結構、刀尖形制對比,談談刀劍的變化與發展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刀具都适應其使用情境而存在。這些類别清晰而且比較規範的刀尖形制、開刃方式,展現出了現代刀具在用途上的一種細分傾向。但在造型上,現代刀具則有簡化的趨勢,這可能是出于熱兵器異軍突起,現代刀具已經很少作為主要武器在戰場上肉搏了;另外刀具打造技術也在進步,從刀鋼等各個層面允許了現代刀的簡化。

古代的刀劍除去戰場厮殺用的制式刀劍,還有具有文化象征意義的統治者刀劍,各方面都比較複雜繁瑣。如果說古代的刀面向的是山地、平原戰場,面向的是統治者的書房,現代刀具更多面向的則是山野裡的野兔,河川裡的魚,還有樹枝、繩索等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