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管關系多好,也不要“越界”

作者:布衣粗食

01

孔子說:“從心所欲,不逾矩。”

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随心所欲,但是不超越規矩,不打破界限。

自由是相對的,是建立在自律的基礎上,若不然,就是渙散,反而會害人害己。

以此可見,人與人交往時,不管關系多好,都别“越界”,保持必要的距離,守住規矩,才能長久。

不管關系多好,也不要“越界”

02

愛錯了人:記住美好,及時轉身。

人生路上,常常會遇到相愛的人,那一刻,彼此怦然心動,覺得對方就是自己的真命天子。

但是你要看清楚,愛情要建立在“單身”的基礎上,否則就是錯愛。

一個有家庭的人,愛上了别人;愛上一個有家庭的人;兩個有家庭的人相愛,都要避免,一旦越界了,就會破壞家庭,帶來災禍。

明朝文學家馮夢龍寫過一個《蔣興哥重會珍珠衫》的故事。

家住徽州新安縣的陳大郎,帶着一些米豆之類的貨物,到襄陽府去販賣。在大街上,忽然一擡頭,就看到了已婚女子三巧兒。

因為認錯了人,三巧兒尴尬地笑了一下。

陳大郎不顧自己已經成家的事實,愛上了三巧兒。

賣完貨物之後,陳大郎回了老家,因為舍不得“錯愛”,再次來到襄陽府,勞累成疾,一病不起。

在古代,交通極為不便,如果要跨省走動,不是容易的事情。是以,陳大郎的選擇,無疑是給自己增加了難題。

在現代,總有一些人,為了愛情,勞累奔波,甚至弄丢了自己的錢财和家庭,人生的結局,是以改寫。

老子說過:“鄰國相望,雞犬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兩個有家庭的人,就像兩個國家的人,最好的關系,就是遙遙相望、當鄰居,好好守住“國界”。上門做客,要注重禮節,吃一頓飯,喝一杯酒,就轉身離開,不要有反客為主的想法,否則會被人趕出去。

不管多愛一個人,如果今生無緣做夫妻,轉身離開,就是首選。

03

兒女大了:就此分家,不聞不問。

俗話說:“兒大不由爹,女大不由娘。”

兒女長大了,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未來,不是父母可以左右的。那些控制欲很強的父母,把兒女的一切,都抓在手裡,兒女很反感,并且會抗拒。

知乎裡,有男人問:“父母為何用種種行為逼迫子女離婚?”

網友“苗條的面條”回答,這樣的情況,說明父母很強勢。從小到大都在幹預兒女的人生。

作為父母,可能一開始就沒有看中兒媳,但是不好意思直接反對;可能是很自私,不希望兒子被“外人”搶走。

“苗條的面條”還建議男人應該主動擔當,站起來,保護自己的小家庭。要懂得,中年男人還是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之後才是父母的兒子。

父母和兒女的關系,是最溫暖的,最貼心的,但是要别越界了。

龍應台在《目送》裡寫道:所謂父母子女一場,隻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目送着兒女走遠,去做自己,尋找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應有的義務。兒女的婚姻、小家庭的沖突、錢财的動态、孫子的教育、工作的情況等,做到不聞不問,就對了。

分家,不僅僅是财産的分割,還是角色的轉變,情感的淡化。

不管關系多好,也不要“越界”

04

同僚相處:隻談工作,少談朋友。

有人這樣一個觀點:“對上司來說,他們首先看重的是個人利益,其次是派系利益,非本派系内的下屬利益,是上司永遠都不會考慮的。”

顯然,職場上的社交,首重利益,而不是友情、親情。

很多機關,存在“親戚回避”的潛規則。也就是說,任人唯親是不可以的,大家都擔心,兩個有血緣關系的人在一個機關上班,會暢通一起,做一些損害機關的事情。

同僚就是同僚,為了某種利益而不得不聚集在一起的人。

比方說,為了拿工資,一群人走進了工廠,坐在了流水線上;為了更新到主管位置,有人主動和同僚結交,希望同僚給他點贊,投一票。

當你把同僚當成朋友的時候,會活得很累。對方借着你對他的情感,把工作甩給你,讓你承擔他的錯誤,在某些時候,拉着你進入他的圈子,讓你騎虎難下。最可惡的是,一些異性同僚,假惺惺地和你相愛,背地裡卻在利用你。

放下面子,活成裡子。不管是誰,走進機關,隻有同僚,隻有競争。把關系扯清楚了,才不會為情所困。

05

與人合作:親如兄弟,明着算賬。

古人說:“兄弟不共财,姐妹少往來。”

一家人相處,也要把财産的問題說清楚,不要走得太近。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為了創業,不得不結交朋友,拉攏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大家稱兄道弟,好不熱鬧。

一起創業可以,但是不要高估了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位置。等事業有成的時候,就要考慮到分家的問題,事業一開始,就要寫好利益配置設定、風險承擔的方案,有問題,按章辦事。

所有扯不清利益的朋友、合作人,都會反目成仇。

如果你常常說“沒事的,到時候再看;口頭說好就行了;我與你,誰跟誰啊”之類的話,那麼就是模糊了界線,遇到事情了,就會扯皮。

醜話說在前頭,才是真正的合作。

不管關系多好,也不要“越界”

06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歸根結底就是三種:業緣關系,地緣關系,血緣關系。

不管和誰交往,第一時間就把關系類别搞清楚,然後根據情況,梳理出一些交往的條理、規矩等,以絕後患。

往後餘生,過頭飯别吃,過氣話别說,過分事别做,過度情别要。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