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靜為天下正

清靜為天下正

清靜為天下正。

Through serenity and calmness,the Dao maintains order in the universe.

正為大道、正道,天下正道在于清、靜。清靜的人,無須刻意,隻須順勢而為,就可以取得成就。

安靜的人,外在文質彬彬,穩如泰山,内在清靜淡泊,志若深海。安靜,蘊藏着強大的力量。守得住安靜的人,是力量強大的人,越安靜力量越強大。

安靜,是天地的大德,老子在《道德經》說:“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甯。”

清靜為天下正

往昔得到過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甯靜。

沒有有道天就不會清明,地就不會甯靜。清靜是天地的大德。天地萬物都是得到清靜才存在發展、壯大興作起來。

一顆種子,沒有經過在黑暗的土壤中的蟄伏,沒有經過這一段清靜自守的蓄積,種子就無法沖破泥土、萌芽生長。

種子的力量,來自于它守得住安靜。從落地開始,種子就靜守在堅硬的外殼中。待落入泥土,種子便在黑暗沉默中靜待時機,一旦春雷響起、春雨滴落,種子就爆發出驚人的力量,破土而出。

人們以為了無生機的地方,很快就會被種子覆寫以綠意盎然的生命。世界上什麼東西的力量最大?植物的種子。

清靜為天下正

阻力越大,種子的根就越向下紮。越向下,種子的根系就越穩固,進而能夠汲取更多的營養,不斷提供向上的力量。

一陰一陽之謂道,靜極則動,動極則靜天、地得道而有靜。最安靜的時候,蘊藏着最強大的力量。天地如此,生命萬物也如此。

諸葛亮正是踐行了自己“淡泊以明志,甯靜以緻遠”的境界,才在安靜中,獲得那高明的智慧和讓人驚歎的謀略。

《大學》中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有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不能靜下來,心就不會安定,一顆險躁的心無法思慮周全,思慮不周自然不會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急躁輕率的人,多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清靜為天下正

是以老子說“輕則失根,躁則失君”。“重為輕根,靜為躁君。”現實是浮華和躁動的,往往讓我們也急躁冒進,患得患失。隻有堅守内心的安靜,以不變應萬變,才能少犯錯誤。

越安靜,力量越強大,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沖氣以為和”。陰陽互相中和,就叫作沖氣,這個時候力量最強大。

沒有當下安靜的一分鐘,就沒有一天、一周、一個月、一年。而一分鐘又可以分為無數個靜的點,過去和未來,誰都無法把握,唯有當下,才是我們可以掌控的。

清靜為天下正

萬物不停的運動變化,唯有緊握當下,淡泊明志,才能守住安靜。

守住安靜,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力量,隻有強大的智者,才能夠守住安靜。

清靜是天地得道而具有的大德,清靜是天下大道。

隻有守住安靜的人,方能淡泊明志,豁達寬容,才能真正擁有智慧和力量。安靜是一種巨大的力量,越安靜力量越強大。

“清靜為天下正”的“靜”意為清靜無為,即和諧一緻、協調統一的狀态。我們常說的“心靜自然涼”的“靜”是指安靜的意思,“涼”則是心安靜下來之後感受到的一種清涼之意。

當一個人心煩意亂時,會常常産生煩悶和燥熱的感覺,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心不靜的結果。人有了私欲便有了争奪,有了争奪便會有失敗的可能,失敗了就會感到痛苦。痛苦是沒有盡頭的,而人生是短暫的,與其在苦海中漂泊一生,何不自然平靜地享受生活呢?

清靜為天下正

靜能戰勝躁動,寒冷能戰勝炎熱。清靜無為的人才能成為天下的領袖。在老子的觀念中,靜是絕對的,動則是相對的。按照自然規律,一切躁動的東西都将回歸于甯靜,如池塘中蕩起的波紋、山谷中激蕩的回聲、搖動的樹木、紛飛的蝴蝶……

同樣,人的初始也是無知無欲的,人心也是無波無瀾的,正是因為在外物、外欲的引誘之下,内心變得躁動,人開始知道得失、美醜、寒暑等等。如果沒有了外物的幹擾,人一定會回歸于樸素, 心也将歸于甯靜。而達到這種狀态的方式就是“無為”。

清靜為天下正

人世間,一切都是互動的。人很難超脫世外,說長道短也在所難免。但清靜可以使人清心寡欲,使自己的身心不受外界的侵擾,保持身心的安甯。同時,清靜可以使人無為,懂得如何取舍。世人常說,“腦袋發熱,就會做傻事”。是以,我們要時刻保持清靜和理性。任憑風起雲湧,我依舊靜如止水,因為唯有冷靜、沉着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擇。

清靜為天下正

歡迎大家品讀中華大家讀書會!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播正能量!

獲家庭更幸福,事業更成功!

感恩萬佛之祥光照耀,感恩神天共佑!

感恩天地滋養萬物!感恩國家培養護佑!

感恩父母養育之恩!感恩老師諄諄教導!

感恩大家的幫助,願大家身體健康,心想好事成!

願所有衆生喜悅、安康、幸福、富足、豐盛、一切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