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到三百平方米的溝裡,埋了179具屍骨,有的兩條腿被銅絲纏住

作者:白某觀文史

日本武裝占領東北并把東北變成他們的殖民地以後,中國勞工所受的剝削壓迫是極其深重的。日僞統治者在1937年12月,制定了“滿洲勞工協會法”,1938年1月,設立了“滿洲勞工協會”,壟斷勞務業務。1938年6月又實行所謂勞動登記。1941年10月22日,頒布了所謂“勞務興國會法”以“勞務興國會”代替“滿洲勞工協會”,統治勞務。

一些被稱為勞工者,屬于特殊苦力,差別于一般勞工,等于下地獄和住集中營。當勞工的,貧苦農民占絕大多數。有的是被攤派而去的,有的是被抓去的。有的是因窮困不堪而賣身的,有的是被騙上當的。“派勞工”、“抓勞工”、“抓浮浪”是日本殖民統治者強征勞動力的主要途徑。

不到三百平方米的溝裡,埋了179具屍骨,有的兩條腿被銅絲纏住

1942年公布的《勞動者緊急就勞規則》規定,在所謂公共事業與國策事業緊急需要時,可以迫令人民從事僞政權所指定的勞動。勞工的名額是通過各地方僞政府向下攤派。許多農家因被派勞工而家破人亡。

“抓勞工”“抓浮浪”則采取更為殘暴的手段,日僞軍警、憲兵經常在光天化日之下攔截行人,或在客店裡大肆搜捕旅客,有時甚至闖入民宅,強行抓人去做勞工。至于被加上“浮浪”的罪名而投進“矯正輔導院”的人,則被押送到礦山去服苦役,從此再無出來之日。

勞工主要在日本殖民統治者修建軍事設施、工礦企業、土木工程中從事奴役性勞動。日軍每年所用的數以萬計的勞工,一部分暴征于東北三省,另一部分欺騙強征于關内各省。随着日本帝國主義對東北日甚一日的掠奪,被強征的勞工也一年比一年多。

1942年僅關東軍就抓勞工近22萬人,全年共征100萬人,據1943年《盛京日報》透露,當年4月27日和6月22日兩天,僅奉天(沈陽)一地就抓“浮浪”3576和3500人。這一年共抓勞工120萬人,1944年130萬人,1945年160萬人。

不到三百平方米的溝裡,埋了179具屍骨,有的兩條腿被銅絲纏住

勞工過的是非人的生活,經受着苦難的煎熬。日本法西斯分子從來不把中國勞工當人看待,被征、被騙的中國勞工,在嚴密設定的層層電網中和日僞軍警卡哨林立之下被迫勞動。在撫順煤礦、小豐滿水電站的勞工都是在嚴密監視下從事着牛馬一樣的勞動。

雞西滴道煤礦的日軍為了防止勞工逃跑與反抗,設定了兩處大電網,建立的4個所、20多個系設有軍警、憲、特等8個機關,還設了80多個大小把頭,整個滴道煤礦是一所陰森恐怖的人間地獄。

日本侵略者在修建鏡泊湖水電廠時,為了防止“勞工”外逃,共修建了15項警備設施。設定三道電網,建立日軍分遣隊兵營兩處,修築堡壘5避難所兩處,警衛室5個,警察派出所一處。日軍守備隊配有軍犬,電話直通東京城。

被抓來的勞工換上統一式樣的更生布做的衣服,背上用鉛油寫上号碼,編成隊,勞工們一律不準互叫姓名,隻能叫号,更不準交頭接耳,擡頭走路。日本侵略者對以所謂“浮浪”“思想犯”等罪名抓來的勞工,使用的手段更為殘忍。

不到三百平方米的溝裡,埋了179具屍骨,有的兩條腿被銅絲纏住

他們被關在矯正輔導院和訓練所中,每個人都被刮掉眉毛,剃去一半頭發或用烙鐵在肩上烙上号碼,然後讓他們晝夜從事最危險、最繁重的苦役。逃跑的勞工被抓回來後,不是被打死,就是推到電網上電死或讓狼狗活活咬死,有的甚至被活埋。雞西滴道煤礦的日軍,為了防止勞工逃跑,把抓來的勞工排上号,以理發為理由,刮掉眉毛,在手持步槍的礦務隊的監視下,到煤礦去勞動。

勞工的勞動時間每天長達十五、六個小時,勞動強度達到使人無法忍受的程度。在軍工、礦山、土木建築工地上,日本人把中國的勞工當作牛馬和工具驅使。1942年,黑龍江省雞西市麻山煤礦提出“大出炭,支援大東亞聖戰”的口号後,日本侵略者連續開展“努力出炭日”,強迫勞工在坑下連續挖煤24小時。

雞西、撫順等煤礦的勞工上下班必須列隊點數由武裝警察押送,勞工入坑後,礦警持槍把住坑口,完不成任務不準出坑。勞工們在坑下又餓又渴,隻得喝又髒又臭的坑下水。由于鬼子隻顧加速出煤,礦井沒有任何安全措施,坑下通風不良,生産環境極其惡劣,瓦斯爆炸、冒頂塌陷的事故不斷發生,礦工傷亡事故屢屢發生。

不到三百平方米的溝裡,埋了179具屍骨,有的兩條腿被銅絲纏住

雞西等煤礦有的勞工經受不了殘酷的折磨,就在坑下懸梁自盡。雞西滴道煤礦,為了節省坑木,在井下實行大面積空頂作業,是以經常發生冒頂事故,造成礦工大量死亡。一次一個礦工在幹活時發現要冒頂就出來了,不巧被“溜場子”的鬼子看見了,鬼子指着他的鼻子說:“你的不幹活,良心大大的壞了!”

他苦苦哀求說,頂闆要冒落了,鬼子不但沒有采取防止措施,而是大發雷霆:“什麼冒頂,死了死了的沒關系。”說着就是幾鎬把,連打帶擁把他推到掌子面裡去。剛把他推進去,頂闆就冒落了。當時勞工的生命連根坑木錢都不值。

1942年,雞西麻山煤礦采取了“殺雞取蛋”的蠶食式和殘柱式采煤方法,以及“大舞台”式的大面積空頂作業,這是日本侵略者為節省坑木,加快采煤進度,不顧勞工死活的一種最原始的采煤方式。

他們強迫勞工在虎口裡奪煤,而對坑下排水通風情況則不聞不問,勞工們在幾十米或幾百米深的坑下采煤,由于通風不良,空氣稀薄,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氣,憋得渾身汗水直淌。有的勞工昏倒在地,被監工和把頭拖到坑外,用涼水澆醒後,又被趕入坑洞,繼續挖煤。

不到三百平方米的溝裡,埋了179具屍骨,有的兩條腿被銅絲纏住

勞工們幹的是牛馬活,而吃的卻是配給的橡子面、野菜、窩窩頭。1944年在修築東遼河水庫工程時,勞工每天吃的是三碗高粱米飯和少許鹹菜。1943年,阜新煤礦一度除日本人外,三天二天發放一次配給糧,礦上明知發放的配給糧遠遠不夠需要,唯恐一次發放後被勞工吃光,因而采取兩三天發放一次的辦法來維持勞工半死不活的生活狀态。

雞西滴道煤礦每月都配給三分之一的橡子面。橡了面是用柞樹的果實磨成面粉,既澀又苦,很難下咽,是連豬都不愛吃的飼料。吃的菜也都是變質、有酸味的。雞西滴道煤礦訓練所人多鍋小,一次做的菜不夠吃,便做好一鍋先倒在大缸裡,要開飯時再對上一鍋熱的,由于常年累月不刷洗盛菜的缸,菜倒裡很快就發酵變質,混濁的酸味難以入口。

而這樣的飯菜也不給勞工吃飽,勞工們幹完活後,把廚房的門口圍滿了,一個個站在那裡,期待着廚房倒出蘿蔔根、白菜頭。除揀這些吃外,到了春天,勞工們便在地上挖蒿子芽吃。有的勞工冒着生命危險把手伸出電網外拔一把草吃。

勞工們住的是席棚、闆房,夏天空氣污濁,蒼蠅亂飛,臭蟲亂爬,老鼠橫行,瘟疫流行。冬天,煙熏火燎、寒氣逼人。在大連碼頭東南公裡的東北山麓,有個華工收容所”取名“碧山莊”,并作為同類中國勞工“福利”設施的榜樣來誇耀,但它實際上無異于一座監獄。建築物總面積12000坪(日本的面積機關,每坪等于三點零三平方米),經常要住上三、四萬人。

不到三百平方米的溝裡,埋了179具屍骨,有的兩條腿被銅絲纏住

勞工們把這裡的每間房稱為“窩棚”,每間窩棚長五、六米,寬三米多,除了一米多寬的通道外,兩邊的闆床各有一米多寬,上下隻有一丈高,釘了三層隔闆,坐都坐不起來,還有的窩棚裡四層吊鋪,一平方米的地方要睡上四個人。

炎夏,窩棚裡像個蒸籠,蚊子、臭蟲成群結隊,攪得勞工徹夜難眠;隆冬,窩棚裡冷似冰窯,勞工們身下鋪着草包。身上蓋着麻袋,用半截磚頭墊着腦袋,兩腿一蜷就睡,一夜不知被凍醒多少次。就是這樣的地方,周圍的牆上還布着鐵絲網。

在麻山煤礦一個不足十五平方米的坯草工棚子裡,住着60多名勞工。棚子裡有上、下兩層鋪,上鋪是用幾根木棍和樹枝編制的鋪架,用繩子吊在棚架上。勞工都沒有鋪蓋,僅有一塊木頭或磚頭做枕頭,窩棚内臭蟲、跳蚤成災,勞工們被咬得通宵不能入睡,但不等天明,就被把頭趕去上班。

勞工穿的棉襖是用更生布做的,纖維完全失去拉力,穿上下到井裡幹活,用不上三天五日就成了棉花包,加上礦燈漏酸腐蝕,衣服被燒成片片。燒壞了,穿破了,就再也沒有了。隆冬數九,勞上們實在無法,隻要把裝水泥的紙口袋、破草簾子、破席頭和麻袋片找出來,胡亂地紮貼在身上。秋冬交替的季節,這些苦難的勞工們隻用一塊水泥袋紙圍着屁股,迎着風雨,抱着肩膀哆嗦着在街頭跑來跑去。

不到三百平方米的溝裡,埋了179具屍骨,有的兩條腿被銅絲纏住

除此之外,日軍還引誘和鼓勵勞工吸食鴉片YP。雞西麻山煤礦和東北各地許多煤礦,設立了專賣麻醉品的YP配給所。有的把頭把YP當成鼓勵,把其作為勞工超額完成采煤任務的獎勵品和應得工資的代用品。有些勞工因吸YP成瘾,不得不把每月用血汗換來的錢,全部送進YP配給所。

當勞工吸食YP成瘾中毒後,日軍又以戒煙為名,将中毒者投入所謂的“康生院”,強迫進行無償勞動,後來這種做法竟成了日軍賺取無償勞動力的手段之一。凡是關進“康生院”所謂強制戒煙的勞工,因遭受非人的待遇和過度的勞動,除個别人僥幸逃跑以外,幾乎無一人生還。

到僞滿後期勞工因折磨而緻疾緻殘者甚多。“勤勞奉仕隊”都是由二十多歲的青年組成,按理說健康狀況應該好些。但據報道,通化縣數千名“勤奉隊員”無病者隻占25%,1942年1至6月,東邊道開發公司3000勞工中,病人競達1003人。1942年,撫順礦區發生霍亂。日軍不給患者任何治療,反而用鐵絲網将疫區封鎖起來,由軍警把守,不許外出求醫,他們還逐家檢查,查出病人就活活燒死。

非人的生活,惡劣的工作環境,使勞工随時都會遭到飛來的橫禍。被折磨而死的勞工天天都有。日軍在修建小豐滿水電站的過程中,從1937年至1945年被折磨凍、餓而死的勞工僅有案可查的就達四千人以上。

不到三百平方米的溝裡,埋了179具屍骨,有的兩條腿被銅絲纏住

在修建鏡泊湖水電廠時死于隧道開挖的勞工無法計算,僅在一次塌方事故中就壓死200多勞工。據統計,整個電廠施工中由于凍餓而死的約有3000人左右。勞工死後把屍體往東山溝和西山坡一扔了事,白骨累累,慘不忍睹。

雞西滴道煤礦“浮浪勞工訓練”所裡有一口特殊的棺材,每天都用它擡出去三、五個死了的勞工有時竟擡不過來。在滴道煤礦河北死人倉庫裡堆起來的屍骨就象碼木垛一樣。他們有時竟把活人也送到“死人倉庫”裡去,然後投入煉人爐。到了後來,因死的人太多,煉人爐煉不過來,于是鬼子就在滴道三坑北溝裡挖了一一個“萬人坑”,面積達八萬一千多平方米。說是“萬人坑”,其實埋的何止萬人。直到如今挖開黃士,仍是戶骨一層又一層。

1935年至1945年,撫順井工三礦共發生瓦斯爆炸54次,死傷勞工851人。弓長嶺鐵礦的中國勞工,幾乎每天都有死亡的。日軍對于那些死亡的勞工根本不用分文埋葬,而是用一個漏底棺材把無數死亡的礦工拉到“萬人坑”去,一扔了事。

1940年,雞西滴道煤礦河北老二坑内火藥庫爆炸,死三百多人。1942年,舊曆端午節雞西滴道煤礦河北老一坑瓦斯爆炸,不到十天,老二坑接着發生瓦斯爆炸。日軍以保護煤田為由堵死井口,造成二百多礦工死亡。事情發生五天後,打開井口門,燒死的人成了泥漿,用鐵鍬裝入草袋,拉了出去。

不到三百平方米的溝裡,埋了179具屍骨,有的兩條腿被銅絲纏住

1943年6月12日,雞西滴道煤礦二坑發生瓦斯爆炸,145名礦工死亡。1943年,雞西麻山煤礦一場瘟疫,全礦就死去礦工1700多人。1943年,本溪湖煤礦大爆炸,1000多名中國勞工生命被奪。1943年至1944年9月,在修築穆興水路工程(改修流入興凱湖的穆棱河河道)中,勞工死亡達1700名。

1944年左右,在日本關東軍直轄-興安嶺築城工程中,有6000勞工死亡。據礦史館的調查記載,日僞統治時期,雞西滴道煤礦死亡的礦工達30000名之多。大石橋鎂礦有三個“萬人坑”,僅其中的一個就埋葬了17000具屍體。

正因為勞工大批死亡,在各個使役勞工比較集中的地方都有埋葬中國勞工屍骨的“萬人坑”。在遼源煤礦發現的一個“萬人坑”中,一個不到三百平方米的三排溝,就埋了179具屍骨。還發現一具屍骨的顱骨上有刀砍的深痕,右腿骨被刀砍斷,左腿骨和肋骨都有刀痕,而屍骨的兩腿被三道銅絲緊擁在一起。這就說明,死難的勞工中,有的死于疾病,有的死于事故,也有的死于日軍的屠刀。

不到三百平方米的溝裡,埋了179具屍骨,有的兩條腿被銅絲纏住

然而,這一切隻是迄今為止我們尚能一瞥的往昔慘狀。那些無法目睹的屠殺,更不知有多麼殘忍!日軍在修築軍事工程時,唯恐暴露秘密,在工程完成後,慘無人道集體屠殺中國勞工。日本帝國主義在東北殘害中國勞工的罪行舉不勝舉,罄竹難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