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焦作溫縣發現古墓葬10座,出土陶器、銅器、銅錢等各類器物約34件

作者:東方今報

大象新聞記者 耿彩霞

2月18日,記者從焦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溫縣發現古墓葬10座,其中西漢墓葬6座,東漢墓葬3座,宋代墓葬1座。出土陶器、銅器、銅錢等各類器物約34件(套)。

焦作溫縣發現古墓葬10座,出土陶器、銅器、銅錢等各類器物約34件
焦作溫縣發現古墓葬10座,出土陶器、銅器、銅錢等各類器物約34件
焦作溫縣發現古墓葬10座,出土陶器、銅器、銅錢等各類器物約34件

據介紹,這一古墓群位于溫縣嶽村街道,是在溫縣嶽村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項目建設工程中被發現,此次發現的這批古墓葬,以西漢豎坑墓道土洞墓為主,其次為東漢斜坡墓道小磚墓。

西漢豎坑墓道土洞墓墓葬結構主要分為墓道和墓室兩部分:墓道均為南北向長方形豎坑,墓道朝北,口大底小,墓道寬度約為土洞墓室的兩倍,坑壁精心修整過,部分發現有腳窩,墓道南壁下墓室入口兩側有部分火燒灰燼,推測為祭奠遺迹。墓室位于墓道南側,系由墓道南壁下直接掏挖形成,墓室壁未精細修整,僅容身一人骨,仰身直肢葬,顱骨朝北。墓室内未發現棺木朽痕。這批西漢豎坑墓道土洞墓東西并列,分布排列相對規整,多數埋藏較深,整體上儲存相對較好,無随葬品或僅在墓室口随葬一陶罐。

東漢小磚墓葬均為斜坡墓道小磚室墓,墓道均朝北,大緻可分為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這批東漢小磚墓早期遭盜擾破壞,損毀嚴重,墓室頂部及大部分壁磚均殘毀不存。其中比較特殊一點的是M4的墓室結構特征。M4墓室分為前室、後室兩部分,前室在垂直空間上以墓室壁磚牆底為界分為上下兩層(前室牆磚到底,墓室不到底),上層遭盜擾、破壞嚴重,壁磚僅殘留底部幾層,下層深約0.4米,出土有罐、壺、盤、樽、耳杯、案、竈、井、磨、豬圈、作坊等若幹成套的陶器随葬品。後室系在前室南壁下向南掏挖形成,後室北口以一磚砌垛子分墓室為兩部分,後室東西并列置兩具人骨,頭朝向南,填土系人為填充純淨黃土和淤土為主。M4空間結構布局較為特殊,故墓室前室上層雖遭盜擾、破壞嚴重,但前室下層和後室人骨均未發現擾動迹象,儲存完好。由此推測M4的墓室構築設計明顯具有防盜意識。

焦作溫縣發現古墓葬10座,出土陶器、銅器、銅錢等各類器物約34件
焦作溫縣發現古墓葬10座,出土陶器、銅器、銅錢等各類器物約34件

溫縣嶽村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此次的考古發掘區域,與2016年的考古發掘區域東西相距僅35米,兩次發掘的墓葬在開口層位、墓葬形制、随葬品組合特征等方面具有極大地相似性、相近性,據此判斷應該是同一處漢代家族墓群。

據悉,此次考古發掘的這一批墓葬材料為研究溫縣地區兩漢時期喪葬習俗、生活聚落遺存文化内涵提供了科學、豐富的實物資料,對進一步研究溫縣地區各曆史時期文化特征内涵具有重要的考古學科研究價值。(圖檔為焦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