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年秋季八年級學業水準品質監測國文試卷分析(含試卷)

作者:教研内參

一、試卷分析:

本次命題以《國文課程标準》為指針,注重學科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人文精神和新課改理念的滲透,強調國文學習的個性化和創造性的要求,較好地展現了教育部“國文考試應着重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的精神。

試題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該試卷堅持“突出能力、注重運用、聯系生活”的原則,秉承了“一卷三塊"結構:即“積累·運用”、“閱讀·鑒賞”和“應用·寫作"。其中基礎知識積累·運用18分,閱讀·鑒賞72分,應用·作文60分。本次試卷共計25道題,對識記、了解、分析綜合、表達運用、欣賞感悟等五個層次的能力進行了難易不同的考查。

2021年秋季八年級學業水準品質監測國文試卷分析(含試卷)

(一)積累·運用闆塊:主要考查字音字形,成語運用,語言表達,新聞主要内容的把握,對聯特點等6個小題,本套試卷突出的特點是加大了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考查,這6個小題均是在短文的閱讀中以選擇題的形式進行考查,既考查學生的閱讀速度,同時還考查學生的閱讀了解能力。既切合教材内容又符合八年級學生的認知水準,既考了課内積累,又考了課外能力。

(二)閱讀·鑒賞闆塊:主要考查了現代短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古詩詞閱讀,古詩文名句默寫,名著閱讀,現代文文學類文本閱讀,現代非文學類文本閱讀。短文閱讀緊扣教材考查了語言要連貫這一知識點。文言文閱讀考查了《記承天寺夜遊》和《與朱元思書》兩篇文章的對比閱讀,其知識點涉及到重點詞語解釋,一詞多義的意義用法辨析,重點句子翻譯,名句了解,同時還拓展到《三峽》這篇文章的了解背誦考查。古詩詞閱讀,考查了杜牧的《赤壁》,其題型一是描繪詩句展現的畫面,二是從表現手法的角度賞析名句,從多角度考查了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古詩詞名句默寫不再是為了上句寫下句,二是通過平時品讀積累,了解性默寫,題型更加靈活。名著閱讀考查的涵蓋面與以往相比,更加廣泛,既考查了《昆蟲記》,同時也考查了《紅星照耀中國》,題型是一道選擇題,一道問答題,考查内容不是僅限于文學常識,二是注重對名著内容的熟悉了解,從考試題型上強調了閱讀的重要性。文學類文本的閱讀考查了一篇記叙文閱讀,是關于袁隆平的《稻子熟了,媽媽我想你了》,其選材用了時代英雄人物的故事打動考生,文章中真摯的母子感情很容易感染讀者,其考點考查了選文第二人稱表達的妙處,人物形象的把握,加點詞“種子”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含義,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力考查了學生的了解、提煉、感悟、運用等層次。非文學類文本閱讀以一篇《我們為什麼要睡覺》考查了學生的關于說明文的閱讀能力,說明文閱讀也是緊扣八年級國文上教材中的文體,既涉及到文本資訊的提煉,同時考查了說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還要求學生結合選文和連結寫幾句話考查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總之,閱讀·鑒賞部分的考查,無論是閱讀選材還是題型,對考生閱讀能力的考查要求越來越高,既考查學生的閱讀速度,還考查了學生對文句了解、分析綜合、篩選與整合資訊、合并概括、文章情感态度價值觀的感悟的能力。

(三)應用·寫作闆塊:一是考查了應用文關于邀請函的寫作,要求100字左右,語言連貫,表達得體,這一考查點緊扣教材,同時切合生活實際,因為應用文寫作在工作學習中是很重要的交流方式。二是大作文寫作,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寫一篇半命題作文“這個冬天很_____”,600字左右。半命題作文給學生适當的限制,既考查了學生的審題能力,不容易跑題,同時又給了學生很大的自由發揮空間。

2021年秋季八年級學業水準品質監測國文試卷分析(含試卷)

二、成績分析:

本次考試參與學校 23 所, 共 4928 名學生參加考試。學科平均分為: 89.9分,最高分130.5分,最低分0分。A等(得分率85%以上1人,比例0.02%),B等(得分率70%——85%之間978人,比例19.85%),C等(得分率60%——70%之間1828人,比例37.09%),D等(60%以下2121人,比例43.04%)。 絕大部分的學生成績處于 64 分到 117 分之間(去掉高分和低分部分的人數,代表絕大部分學生分數的集中的範圍),由此可以看出A等人數很少,D等人數偏多。這次考試全體學生高于學科平均分的學生人數較多,相應高分段的學生人數密度來得較大,而低分段學生的成績拉扯聯考全體本學科平均分較為顯著。

本次考試, 将總分分為一檔、二檔、三檔,分别設定成 705分、606分、489分 。 通過科學分解,國文學科的一檔、二檔、三檔分數線分别是 104.04分、98.86分、89.6分。聯考全體學生一檔累計人數1030人,累計上線率20.90%,二檔累計人數1729人,累計上線率30.04%,三檔累計人數2807人,累計上線率56.96%。

一檔學生人數累計較多的學校是:(略)

二檔學生人數累計較多的學校是:(略)

三檔學生人數累計較多的學校是:(略)

各校分檔臨界生人數分析 :臨界生是處在學科分檔分數線上下的一批學生,關注他們的學科表現,有針對性幫助他們,對提高學校上線率是有的放矢的。這一群體的各學科表現有差異,就本學科而言,平均分有的高于學科分數線,有的低于學科分數線。需要關注低于分數線與學科分檔線相差較大的,值越大,越反映本學科是該學校這批臨界生更需要提高的問題所在。 一檔線設定臨界分值為10分,二檔線設定臨界分值為10分 , 三檔線設定臨界分值為10分 。

一檔表現欠佳的學校是:(略)

二檔表現欠佳的學校是:(略)

三檔表現欠佳的學校是: (略)

在總分上線的學生中,有可能本學科的成績未達到相應檔次的學科分數線。這明顯表明本學科是該生的薄弱學科。此類學生人數較多,很可能是影響學生總分上線的重要因素,值得深入分析原因。

一檔中需要關注的學校有:**中學(有37人總分上一檔線而國文學科未上線)、***高中(有24人總分上一檔線而國文學科未上線)、****學校(有16人總分上一檔線而國文學科未上線)。

二檔中需要關注的學校有: **中學(有95人上二檔總分線而其中有49人國文學科未上線)、**學校(有94人上二檔總分線而其中有36人國文未上線)、**中學(有93人上二檔總分線而其中有33人國文未上線)。

三檔中需要關注的學校有: **中學(有105人上三檔總分線而其中有52人國文未上線)、**中學(有109人上三檔總分線而其中有48人國文未上線)、**中學(有82人上三檔總分線而其中有33人國文未上線)。

針對平均分而言,全縣高于平均分(89.9分)的學校有:**中學(平均99.84分)、***高中(95.44分)、**中學(91.65分)、**中學(90.18分)、**國小(89.92分)、**國小(91.47分)、***學校(101.06分),除此之外,有16所學校未達到聯考平均分,是以,各學校的國文學科教學有待提高。

2021年秋季八年級學業水準品質監測國文試卷分析(含試卷)

三、原因分析

(一)閱讀方面

1.學生閱讀量不夠。比如第5小題,學生對“空間站”這一科技名詞的不太了解,比如第16題(1)名著閱讀題,多數學生沒有認真看名著,隻停留在教材上的一點介紹,設計到情節具體内容,當然也就得不了分。包括第1、2小題字音字形,有的同學因為閱讀量不夠,對個别課外的詞語不認識,當然隻有丢分了。

2. 閱讀深度和方法不到位。很多同學隻在一味讀,沒有靜下心來思考,沒有養成圈點勾畫,做批注的習慣,沒有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感悟作者在文中的細膩的情感,不能和作者形成情感共鳴,不明白作者的寫作意圖,沒有國文閱讀敏銳性。比如19題考查對兩處加點字“種子”的了解和20題考查标題蘊含的情感題,就必須認真研讀文章才能找到答案,很多同學的試卷,閱讀文章幹幹淨淨,答題時随便寫兩句,又怎麼可能得高分?

3. 學生了解深度不夠。(1)對文章了解不夠。如15題了解默寫,前些年都是識記,填上下句,老師們如果沒有研究近兩年的考試卷,就會忽略學生對詩句的了解,增加默寫難度,再加上寫錯别字,即使能背誦也不能得分,導緻學生得分低;(2)對題幹了解不夠,也就是不認真讀題。很多學生,一看題,他不是回想老師是如何講解這類題的答題技巧和題幹的要求,而是想當然的亂寫,還自我感覺良好,老師一評講,他就一個勁兒的後悔,同樣的錯誤反複犯。同樣是20題,要求“結合全文,簡要分析”有的同學,幹巴巴的幾個字就結束了。

4. 老師對重難點的突破不夠。比如12小題對“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的了解,14題詩詞賞析題,學生可能根本就不明白“表現手法”、“修辭手法”、“表達方式”、“寫作手法”等這一些術語之間的差別,更不用說對“虛實結合”、“以小見大”的了解了。又比如第10小題,考查文言文一詞多義,老師對兩個“色”字和兩個“與”字用的法細微差别也容易忽視,22題考查說明方法的判斷和作用。比如打比方這種說明方法,就是在句中運用了比喻修辭,但老師再講說明方法時可能就會忽略比喻中的暗喻。對說明方法的作用如何去答,老師也有可能會忽略,因為前些年,這類文章都隻考客觀題。17題考查的記叙文中人稱的作用也會被忽視。

(二)作文方面

這次大作文采用半命題形式,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考慮,針對性較強,生活氣息較濃。學生相對“有話可說”,展現了“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觀察、思考、表達、評價的能力。”“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觀察生活,表達真情實感。”按照正常情況來講,應該是佳作較多的,然而本次測試作文得分并不高,究其的主要原因:書寫潦草、字數不夠、内容空洞,結構混亂、抄襲套作,具體表現為:

1.書寫問題仍是老大難。雖然本次測試學生均能按規定使用0.5mm簽字筆,幾乎無人使用塗改液了,也很少有人用膠紙反複“撕薄”考卷來改錯了,卷面相對于以往有了明顯改進。但是仍然存在大量書寫潦草,随意性強,亂塗亂畫等作文。

2.字數不夠是普遍現象,多數同學感覺就是在湊字數,相當一部分學生套作,篡改标題,也有個别學生連标題都沒寫。

3.選材内容過于簡單化。(1)選材較為陳舊,沒有較為新穎的事情。(2)叙述事情與刻畫人物方法簡單,事情沒有完整性,沒有具體的描寫叙述,無法來表現人物内心感受,無法突顯人物性格特征。(3)個别學生簡單叙述,無病呻吟,造成人物形象單薄無力,内容過于簡化,無法感染讀者。

4.語言表達過于膚淺。縱觀本次測試學生的作文情況,幾乎很少發現學生能恰當使用所學的詞語,或者句式,顯然常用詞語給人帶來的深刻影響,同時也暴露出教師對于詞語教學重視程度有待提高的。當然,我們不無清醒地認識到,農村學生因種種讀書環境的影響下,語言表達低水準狀況是相當嚴重的。

5.結構層次有待訓練。有些學生過分注重形式,個别學生用“散文式”的寫法,雖然結構明顯,但是内容空洞。僅簡單地反複出現“一次”“還有一次”這樣的詞語來表明自己的結構層次,而忽視表明自己心理或者感情變化的過程,或者用事情發展變化過程來組合文章。每部分之間的銜接過于突然,欠缺自然過渡的言語,造成段與段之間關系過于“生硬”,也有個别學生沒寫完,導緻結構不完整。

2021年秋季八年級學業水準品質監測國文試卷分析(含試卷)

四、建議與措施

(一)堅持“基礎訓練不可動搖”。無論是書寫,還是背寫默誦,還是大量的閱讀,還是口語表達,還是名著導讀與積累等等,都是國文學習的基礎。這不論是對于增加語基積累,或是對于提高閱讀能力,還是對于優化學生作文,都至關重要。

(二)注重積累,注重練筆。如日記與随筆,摘抄與積累的習慣,這對于學生來說不失為一種學習國文的好習慣。老師在批閱日記或随筆的過程中,既能及時指導學生的寫作,又能關注學生成長。在摘抄過程中,應該适當進行指導與評價,及時處理學生不斷出現的新問題,這樣的摘抄才有可能影響作文寫作。絕不讓任何一件提出來的事情成為一句空話,或者流于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堅持!堅持!堅持!

(三)堅持“閱讀與寫作是分不開的”。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寫作指導。特别是從文本中引導總結作者寫作的角度、寫作的思路、寫作選材的用意、富有個性的語言表達特點等,都應該成為總結的重點,并且能适時加以課堂專題訓練,以提高“用”的能力與水準。而在作文教學中,亦應教會學生将寫作方法的運用與對他人作品的分析聯系起來。

(四)開展大量的國文學科活動。比如書法、朗誦、演講、作文比賽,賦予學生學習的成就感,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積極培養學生國文學習能力,不斷引導學生樹立大國文觀,善于總結自己生活中的體驗,善于總結與整理自己的情感,在大量國文活動中去發現生活中的美與醜、愛與憎,真正成為一個“讀書人”!

(五)做好集體備課環節,這個很重要。積極開展組内教研活動,認真備課,包括備教材、備教法與學法、備學生、備練習及評講、備課外輔導。備課時,每位老師要有團隊精神,要各抒己見,為上好每一堂課出謀劃策。隻有精心準備,學生才能在每一堂課有所獲。團結就是力量!寫作才會勝利!

附試卷:

2021年秋季八年級學業水準品質監測國文試卷分析(含試卷)
2021年秋季八年級學業水準品質監測國文試卷分析(含試卷)

來源∣編審∣教研内參

聲明∣文章内容為教研内參原創稿件,轉載請注明作者及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