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日名将在美國窮困潦倒,堅決不入美國籍,遺願:骨灰要葬在廣東

作者:佛爺說史

近代中國,内有軍閥混戰,外有列強侵略,昔日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的中國,此刻卻是傷痕累累。八國聯軍侵華戰争之後中國爆發了轟轟烈烈的辛亥革命,直到袁世凱逼迫清帝退位,中國曆史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期。

雖說是新時代,但中國仍處于風雨飄搖之中。新思想的傳播改變了國民舊有的封建思想,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封建統治已經無法支撐起這個支離破碎的國家。

雖然有志之士希望用改革來挽救這個國家,但在大陸近代史上,日軍對我們的侵略成為我們最痛的傷疤。但好在中國有無數仁人志士、優秀将軍來挽救國家,最終長達數年的抗日戰争才取得勝利。

抗日名将在美國窮困潦倒,堅決不入美國籍,遺願:骨灰要葬在廣東

李漢魂為國為民,不顧家人阻攔重返軍隊

中國取得勝利是全民的功勞,其中國民黨便有許多優秀将領。比如在北京向我黨投誠的傅作義,或者是抗日戰争中有傑出表現的李漢魂将軍等人,他們都是從保定軍校畢業的出色将領,說起保定軍校,這個學校為大陸提供了不少傑出人才。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是除黃埔軍校之外,大陸近代史上最早建立的正規陸軍學校,保定軍校校長就是為中國後期抗戰做出傑出貢獻的軍事家蔣百裡先生。

今天我們所講的正是抗日戰争時期的名将李漢魂先生,李漢魂出生于1894年,老家在廣東吳川縣,年輕的李漢魂考入了保定軍校,成為了保定軍校的第六期畢業生。

抗日名将在美國窮困潦倒,堅決不入美國籍,遺願:骨灰要葬在廣東

在這一期中,同樣與李漢魂一同畢業的學生有葉挺,薛嶽,蔡延锴等一系列中國近代曆史上的名将,我們了解最為深刻的,莫非于葉挺和薛嶽将軍。

李漢魂将軍與這些人都是同窗好友,李漢魂在畢業後被晉系軍閥閻錫山看中,被配置設定到了閻錫山所部擔任軍官,後來因為身體有疾病,傳回了老家廣東進行修養。

但在返鄉之後,家人卻死活都不願意再讓李漢魂回到閻錫山那裡繼續擔任軍官,畢竟天天把腦袋别在褲腰帶上,任誰都不願意幹,家人們希望他可以按照在老家做一個教書匠。

抗日名将在美國窮困潦倒,堅決不入美國籍,遺願:骨灰要葬在廣東

李漢魂将軍憂國憂民,一心想投身到抵抗外敵和革命的浪潮中,他不顧家人的阻攔,重新傳回了部隊,之後他在本地的軍隊粵軍第二師擔任排長。

随着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開始,國民大革命的運動浪潮愈發強烈,在北伐前後,李漢魂的軍職也是一路高升,最終擔任團長。

1927年他随着北伐鐵軍讨伐張作霖。在一場戰役中,李漢魂大舉獲勝,俘獲了奉軍的師長,進而被蔣介石賞識,将軍銜提為中将師長,這一戰功可以說是極其龐大,一個團長居然可以俘獲師長,由此可見李漢魂将軍的軍事實力。

抗日名将在美國窮困潦倒,堅決不入美國籍,遺願:骨灰要葬在廣東

但是叛變革命的蔣介石等人卻在之後親自将革命葬送在了自己的手上,中國共産黨大批黨員以及勞工被捕,或者被蔣介石等革命叛軍槍殺,一時間全國一片白色恐怖的浪潮席卷而來。

抗日之心從未泯滅,一戰消滅日軍銳氣

在十年對峙之後,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全國一片震驚,李漢魂此時更是十分震驚與悲痛。

這一消息就如一道驚雷,劃破了中國自資産階級革命之後所有的遮羞布,國民心中希望,縱使各個軍閥之間怨恨再深厚,也不可以任由日本軍國主義肆意的在中國土地上橫行。他們希望中國人能團結起來抵禦外誨。

抗日名将在美國窮困潦倒,堅決不入美國籍,遺願:骨灰要葬在廣東

後續的盧溝橋事變更是讓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日本已經開始全面侵略中國,此時李漢魂将軍擔任64軍軍長,并向蔣介石親自請纓要北上抗日。

可是在國民黨腐敗的統治下,各地軍心極其渙散,日本甚至放出了要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豪言”,日軍在第二年七月就打到了武漢,李漢魂等人負責與日軍進行戰鬥。

日軍大膽的向德安等地不斷的進犯,李漢魂看準時機,仗着日軍人少之時,調集八個師的兵力,将日軍壓在了山谷之中,進行集中的消滅。

抗日名将在美國窮困潦倒,堅決不入美國籍,遺願:骨灰要葬在廣東

這場戰役使日軍一直以來戰無不勝的銳氣受到了挫折,意義非同凡響,而李漢魂所帶領的軍隊,更是獲得了“鋼軍”這一美譽。

抗日戰争持續進行,國民經濟急需恢複。1940年,李漢魂徹底退出軍部權力,在廣東治理政務,意圖将廣東的經濟進行複興。

在抗日戰争勝利之後,1945年李漢魂再次回到了軍隊之中後,被國民政府派往歐美進行軍事考察,等到再次回國之後,李漢魂早已經發現了這棵大樹已經是搖搖欲墜。

抗日名将在美國窮困潦倒,堅決不入美國籍,遺願:骨灰要葬在廣東

最終落葉歸根,最好的結局

蔣介石想籠絡住李漢魂,提出要給他升職,李漢魂心知國民黨腐敗不堪便晚宴謝局,前往美國定居下來,并且開了一家中國餐廳來維持自己的生計,由此可見,李漢魂将軍并沒有與那些人一般腐敗斂财,而是一直非常清貧。

但身在美國的李漢魂生活過得并不順心,之前的積蓄總會花光,而且因為中國人的身份,在辦理事情的時候一度受到阻礙,甚至餐廳還差點倒閉,十分窮困潦倒。

有人便為他想了個辦法,隻要加入美國國籍,就可以像其他國民黨将領一般享受更多的優惠政策。但“身在異鄉為異客”,李漢魂始終認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他拒絕了這個提議。

抗日名将在美國窮困潦倒,堅決不入美國籍,遺願:骨灰要葬在廣東

他對自己的祖國有着堅定的信念,國籍更是不能輕易改變。就這樣,他們一家人依靠着微薄的收入維持着生計,始終未提國籍一事。

1982年,李漢魂随着家人回到了心心念念的祖國大陸,并去了南華寺禮佛拜祖,後傳回美國,并在五年後,病逝于美國。

在美國生活這幾年,李漢魂及夫人對兒女的培養從沒有放松過,他時常傳授兒女們中國曆史以及中國文化。

抗日名将在美國窮困潦倒,堅決不入美國籍,遺願:骨灰要葬在廣東

他極力培養自己的子孫後代,将報效祖國的願望寄托在兒女身上。而他的子孫也不負厚望,在後來的幾十年中,子孫中榮獲博士學位的就有十餘人。

在李漢魂将軍晚年的遺囑中,他說:如果在有生之年可以傳回祖國,那麼要将我的骨灰撒在廣東的華南寺内。

李漢魂将軍前半生軍旅生涯金戈鐵馬,後半生漂泊異鄉,窮困潦倒,但最終落葉歸根也算得上是最好的結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