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做推動蠶桑産業創新發展的領頭雁——記吳江區家和蠶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祖根

作者:中國農民合作社

作者:汪瑜

做推動蠶桑産業創新發展的領頭雁——記吳江區家和蠶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祖根

楊祖根,江蘇省吳江區震澤鎮人,1962年出生,大專學曆,進階農藝師,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2008年聯合420戶農戶發起成立吳江市(2012年撤市設區)家和蠶業專業合作社。

在楊祖根的帶領下,合作社聚力創新、聚焦富民,積極開發蠶桑資源,促進蠶桑多元化發展,走出了一條科技興業、合作富農的特色之路,實作了從一條“蠶”到一根“草”、從一根“絲”到一片“膜”的跨越式發展,成為帶領當地農民增收緻富、發展一方農村經濟的“領頭雁”。

做推動蠶桑産業創新發展的領頭雁——記吳江區家和蠶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祖根

2014年,合作社被評為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楊祖根先後獲得“吳江區優秀政協委員”“吳江最美同心人”“吳江慈善之星”“江蘇省優秀農民合作社理事長”“蘇州市勞動模範”“江蘇省勞動模範”“江蘇省扶貧先進個人”等榮譽稱号。

發揮龍頭企業帶動優勢,高起點創辦合作社

吳江蠶桑文化曆史悠久,蠶桑産品蜚聲海内外,養蠶是當地傳統優勢産業,是出口創彙的特色行業,也是老百姓脫貧緻富的重要副業。但近年來受國際市場震蕩影響,吳江蠶桑市場不穩定,蠶繭收購價格忽高忽低,蠶農利益得不到保障,不少蠶農是以放棄了養蠶。加之城鎮化程序加快,土地資源日趨緊張,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流失嚴重,又受限于産業化機械化程度低,原本興旺的蠶桑産業失掉了優勢,面臨着日趨萎縮的危機和挑戰。在此情形下,多年從事蠶桑行業的楊祖根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決定牽頭成立合作社,以合作社的制度優勢促進當地蠶桑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做推動蠶桑産業創新發展的領頭雁——記吳江區家和蠶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祖根

楊祖根以自己創辦的家和蠶絲制品公司為龍頭,聯合散戶、種養大戶和家庭農場,以“公司+合作社”的方式抱團闖市場。合作社自2008年成立以來,堅持以富民興業為目标,堅持以市場最高價格優先收購成員的蠶繭,在保證收購價收購外每公斤再給成員補貼2元,2014年以來政策一直保持不變,有效提高了蠶農的養殖積極性,充分保障了蠶農的養殖收益,實作了在蠶桑産業萎縮情況下成員收入不降反增的預期目标。合作社依托龍頭企業敏銳的市場嗅覺和創新帶動,不斷研發新産品,推進深加工,延長産業鍊,提高市場佔有率,在龍頭企業帶動下,實作了合作社與企業的互利雙赢。2020年,合作社盈餘達167.1萬元,成員按照交易額配置設定106.2萬元,戶均分紅2202.47元;按照股份分紅60.8萬元,戶均分紅1261.7元,成員合計實作戶均分紅3464.17元。

開展全産業鍊服務,高标準拓展合作社功能

為幫助合作社成員減少投入、降低成本、提升品質、共同緻富,合作社在産前、産中、産後全産業鍊條上積極發揮組織作用,以産業鍊條的延伸,促進服務功能的拓展。

一是統一生産資料,做到起點标準化。合作社多元化利用蠶桑資源,除收購蠶繭生産蠶絲被、絲綢制品等傳統産品之外,還與同濟大學、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等國内一流科研機關開展産學研合作,創新研發蠶蛹蟲草等産品。為幫助合作社成員參與創業增收,合作社為成員統一提供蟲草菌種和生産用藥等,在降低成員成本支出的同時,確定了合作社的蟲草品質,提升了市場主導力和議價權。

二是統一技術指導,做到過程标準化。吳江區雖是傳統蠶桑種植養殖優勢區,但随着生産環境和市場形勢的變化,傳統生産方式亟待提升和改進。特别是蠶蛹蟲草産品培育技術和環境要求更高,在不添加任何抗生素的情況下,采用生态的方法培育更是難上加難。為解決好技術應用問題,合作社主動搭建了“專家+技術員+若幹示範戶”的技術服務體系,定期邀請專家為蠶農進行技術教育訓練與指導。專門組織技術員深入蠶農家中,幫助成員改進生産技術,改善生産環境。及時了解蠶農的困難和需求,并建立資料庫,通過彙總分析蠶農生産中遇到的突出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訓練指導。

三是統一生産标準,做到技術标準化。合作社于2015年起草了蘇州市農業地方标準《蠶蛹蟲草工廠化生産技術規程》,并首次在合作社内推廣應用,既減少了成員投資的技術風險,又開創了用行業标準帶動農民創業緻富的新模式。經過推廣,合作社直接帶動農戶853戶,輻射帶動農戶2000多戶,将蠶蛹工廠化培育技術的應用真正落到實處。在此基礎上,合作社又于2017年主導承擔了江蘇省農業地方标準《蠶蛹蟲草工廠化生産技術規程》的起草制定工作。2019年8月1日,省級标準正式頒布實施,開始面向全省推廣,實施成果行業共享,為全省乃至全國的蠶桑産業轉型更新提供了良好示範。

四是統一品牌營銷,做到形象标準化。合作社在注重品牌打造和提升品牌影響力的基礎上,對于不同的蠶桑産品實施不同的品牌戰略。對于蠶絲被等産品,沿用龍頭企業“水鄉緣”品牌,秉承“真材實料、精耕細作”的理念,做到品質優先,并在吳江區率先發起了蠶絲被首個行業自律倡議,為吳江蠶絲被提檔更新構築了嶄新平台。“水鄉緣”以其卓越的品質和多年積累的品牌影響力,榮獲“江蘇省名特優産品”稱号,并通過江蘇省著名商标認定,創造了22年零投訴的佳績。對于蠶蛹蟲草等産品,打造“蠶花香”品牌,聘請專業團隊設計包裝,并在國家級和省級各大展會上亮相推介,曾獲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農産品交易會金獎。對于蠶絲面膜等産品,推出“思絲相印”品牌,根據消費者群體喜好進行品牌辨別和包裝設計,産品榮獲第十六屆中國國際農産品交易會金獎。合作社通過開展從生産、加工到銷售的全産業鍊服務,延伸拓展了蠶桑産業鍊,優化了産業結構,2020年實作蠶絲被銷售1500萬元,蠶蛹蟲草銷售超過400萬元,合作社總收入超過2200萬元。

堅持目标導向,高品質提升合作社市場競争力

合作社以帶動蠶農共同富裕、推動産業轉型更新為動力,圍繞“蠶”文章,專注發揮工匠精神,演繹“蠶”之蝶變,把一條“蠶”的價值拓展到極緻,保持合作社旺盛的生命力。

一是加快技術創新,注重科技賦能。合作社根據章程規定,每年拿出銷售額的5%~10%投入新産品開發,加快推進與國内一流科研院所的産學研合作,創新研發産品,提升産品附加值,引領合作社發展新方向。合作社先後開發出蠶蛹蟲草、蠶蛹蟲草膠囊、蠶蛹蟲草濃縮液、蠶蛹蟲草片劑、蠶絲面膜等一系列産品并投放市場,形成了一條豐富的蠶生态産業鍊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有效服務了農民增收、産業增效。

二是拓展兩個市場,提升市場佔有率。在海外疫情不容樂觀、國際市場不穩定的情況下,合作社一方面通過與外貿公司合作,繼續保持海外市場佔有率;另一方面,持續拓展國内市場,每年拿出銷售額的3%在國内市場開展品牌建設和營銷。積極參加省内外各類展會,通過展示和交易,提高合作社産品在行業内的知名度。同時,積極開展線上營銷,通過電商平台,以直播帶貨、線上購物節等活動進行産品推廣。組織合作社骨幹成員前往周邊地區考察,學習其他地區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優化市場推廣方式,提升市場推廣效果。

三是發展農旅融合,培育新增長點。合作社充分挖掘本地蠶桑文化内涵,以蠶桑農耕文化和養生文化有機結合助推産業融合發展。一方面,持續提升環境品質。按照休閑創意、都市觀光農業的要求,以耕讀為内涵,對合作社所在村莊周邊環境進行提升改造,完成了“田園牧歌”“蠶鄉桑韻”“二女争桑”等小景觀建設,做到一步一景觀、一景一故事,逐漸打造田園美、産品精、文化濃、記得住鄉愁的江南水鄉田園風貌,講述蠶桑故事。另一方面,着力豐富文化内涵。着手規劃“中國蠶桑養生文化博物館”和“養心谷山莊”民宿,探索農文、農旅、“網際網路+”的一二三産業融合,以獨特和全新的視角展示蠶桑養生文化,讓人們在追夢農耕文化的同時,體驗蠶桑養生文化魅力,傳承發揚好蠶桑文化。

未來展望與思考

合作社在聯結農戶和抱團開拓市場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在農産品深加工加速和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浪潮中,卻顯得格外單薄和被動。為适應市場競争,把合作社做大做強,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楊祖根準備探索合作社參股成立公司,實行股份制機制、公司化運作,并借力資本工具,謀求資本青睐,建構新階段多元化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推進延鍊、補鍊、壯鍊、優鍊優化提升工程,拓展産業增值增效空間,實作蠶桑産業高品質發展,在鄉村振興中更好地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市場經濟的殘酷和創新路上的風險無處不在,而傳統農民隻準赢不能輸的觀念根深蒂固,是以作為合作社帶頭人,壓力和責任之大可想而知,患得患失心理在所難免。楊祖根表示,希望有關部門出台合作社容錯機制和包容政策,讓合作社帶頭人放下包袱,輕裝上陣,甩開膀子幹,在鄉村振興的大舞台上大顯身手,積極踐行科技富民的理念,實作蠶業讓生活更美好的願景。

(作者機關:江蘇省蘇州市農業農村局)

做推動蠶桑産業創新發展的領頭雁——記吳江區家和蠶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祖根

來源:《中國農民合作社》期刊2022年2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