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共一大紀念館釋出第二批50件“百物進百校,百講證百年”藏品

中共一大紀念館釋出第二批50件“百物進百校,百講證百年”藏品

1949年任弼時進京前穿過的中山裝。  中共一大紀念館供圖

中新網上海2月17日電 (記者 許婧)2022年2月17日,新學期開學第一天,中共一大紀念館黨委書記、館長薛峰在“百物進百校,百講證百年”活動第二批50件藏品釋出會上宣布,該活動進入新階段,将進一步用好用活紅色資源,豐富紅色故事呈現方式,使中共一大紀念館的館藏藏品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材料。

“百物進百校,百講證百年”活動自2021年10月25日啟動以來,社會反響熱烈,持續推動紅色文化進校園。當天的活動由上海市委宣傳部、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市文明辦、市文物局指導,中共一大紀念館、上海市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聯席會議辦公室主辦。

中共一大紀念館釋出第二批50件“百物進百校,百講證百年”藏品

學生在現場近距離有序觀看。 中共一大紀念館供圖

釋出會上,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潘敏公布第二批50件文物藏品目錄。首批50件文物藏品主要是反映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大部分是黨在建立活動、大革命洪流、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時期的革命和鬥争的重要曆史見證物和烈士遺留物,第二批50件文物藏品則主要是反映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和新時代的,兩批共100件文物藏品串聯起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曆程,是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曆程的重要實物見證。

中共一大紀念館釋出第二批50件“百物進百校,百講證百年”藏品

上海解放前夕地下黨繪制的上海軍事情報圖。中共一大紀念館供圖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張上海解放前夕地下黨繪制的上海軍事情報圖。這張上海解放前夕地下黨繪制的軍事情報地圖,繪于1949年2月14日。地圖範圍為黃浦江以東、南彙縣以西、洋泾區以南、三林區以北形成的一個“靴形”區域。除了地圖的實際内容,也标明了指北針、比例尺和圖例。地圖中部分區域标有“A、B、C、1、2、3、4、5、6”的記号,相應的文字說明寫在地圖外圍紙張留白處的上方、左下角、下部中央。如“C”區域代表敵人的209師625團駐地,且标注了“兵力不詳”字樣。這張地圖示注了敵軍駐地與倉庫情況等,是重要的軍事情報。

據了解,首批文物藏品全部來自原有的館藏,而第二批釋出的文物藏品一半以上是新征集的。如李漢俊女兒李聲?的“準許入黨通知書”、1966年聶榮臻元帥等與“兩彈一星”功勳在核飛彈試驗成功後的合影、第一批援鄂抗疫醫療隊的簽名隊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趙堅同志的榮譽證書、1997年香港回歸時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戰士儲存的紀念盤等。

第二批中還有一些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如計劃票證、通訊裝置大哥大、收音機、電視機、手表、拍攝身份證的照相機等,這些東西現在還不能稱為文物,但是它們見證了曆史,随着時間的推移,它們會越來越珍貴,越來越稀缺,也會成為重要的文物藏品。

“我們感歎曆史變遷,驚歎中國人民的偉大力量,我們在100年前黨的誕生地,遠眺浦江對岸燈火輝煌的現代化中國,我們守着初心理想,傳承紅色火炬,展望着充滿希望、無限美好的未來。此時此刻,在上海之巅,在黨的第二個百年,我們将開啟新的征程,繼續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出我們的力量!”活動現場,中共一大紀念館宣教專員何依玲講述了上海中心大廈模型背後的故事,這一模型由上海中心大廈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贈予中共一大紀念館,随後華東師範大學附屬外國語實驗學校的學生在現場近距離有序觀摩了這件模型。

薛峰說,在“百物進百校,百講證百年”活動創新方式方法、工作思路,注重儀式感,通過多媒體、沉浸式、館校合作的模式将館藏藏品帶進校園,帶入課堂。未來将進一步用好用活紅色資源,豐富紅色故事呈現方式,使中共一大紀念館的館藏藏品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材料,成為青少年思政教育的大寶庫,進一步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激勵廣大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赓續紅色血脈。(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