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醫養生為什麼重在“養氣”

中醫學認為,氣具有推動、溫煦、防禦、固攝、氣化等作用,來維系人體的生命活動。

氣的充足和正常運作能夠激發和促進人的生長發育和髒腑組織器官的活動,能推動血液的生成和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洩。

中醫養生為什麼重在“養氣”

氣屬陽,能溫暖全身,是人體熱量的來源,可以維持人體的體溫和髒腑組織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血液和津液等屬陰的物質,需要在氣的溫煦作用下才能正常運作進行其正常生理活動。

氣可護衛人體肌表,正氣充盈能有效防禦外邪入侵,還可以在受邪後與邪氣抗争,驅邪外出,使疾病痊愈。

血液、津液、精液等液态物質在體内運作,必須依賴于氣的固攝作用才能在各自的通道内運作,否則血溢出脈外則出血,津液失于固攝則出現自汗、多尿等症狀,精液妄洩會出現遺精、滑精等。

中醫養生為什麼重在“養氣”

補氣可以通過一些有補益氣血的藥物和膳食來調補,如黃芪、黨參、西洋參、白術、甘草、大棗等。

中醫學認為,黃豆芽味甘、性涼,入脾、大腸經。具有清熱利濕、消腫除痹、養氣補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療脾胃濕熱、大便秘結等。

當歸可養血補血、調經止痛,黃芪具有補氣升陽、益衛固表、利水消腫、拖瘡生肌的功效。當歸和黃芪合用,既可補血,又可補氣,氣可以推動血的運作,而血又能養氣。黃芪補脾肺之氣,以益生血之源;當歸養心肝之血,補血和營。女性每天喝黃芪當歸水具有益氣補血的功效,對于氣血虧虛引起的乏力、倦怠、月經不調等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中醫養生為什麼重在“養氣”

石斛與西洋參、瘦肉煲湯:具有益氣生津、養肝清熱的作用。對于氣虛、發熱、津傷口渴等具有一定的作用。

石斛與老鴨煲湯:具有補血養氣、滋陰清熱的作用,還可以調理身體機能、增強身體免疫力,特别适宜夏季及濕熱人群進補食用。

龍眼,味甘,性平,對心脾有溫和及補益作用。尤其适用于面色萎黃的患者,有養氣血,安心神的功效,是人們生活中的滋補良品。

需要注意的是,經常适當地鍛煉有益氣健脾的功效,調理自身氣機,脾胃功能正常,就能運化腐熟食物,将食物變成人體所需要的水谷精微,進而達到補益自身氣血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