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都知道董傑,也就是從"金粉家族"那年寒秋,寒如霜,我看見餘倭憐,從此董傑就給身體貼上了純潔的标簽。
然而,随後發生的事件,徹底摧毀了她在公衆心中留下的純潔形象,事業一落千丈,多年後見面,卻成了這位35歲演員的"媽媽"。
你好,母親。
《你好,媽媽》講述了一對普通母子跨越半衰期30年軌迹的故事,41歲的董傑飾演母親丁碧雲,35歲的尹飾演兒子丁小軍。該劇播出後,豆瓣影評區滿是一星,大多來自對董傑的不滿,嘲笑她什麼資格演好女人,卻撇開對演員的偏見,這是一部好戲。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01</h1>
你好!《母親的成人》改編自《雲上作家高分散文集》:99件小事與母親,整個故事猶如一首細膩生動的散文詩。
導演是攝影界的曹盾,曾執導過《長安12小時》《海雲》等名片,畫面延續了一緻的膠片質感、基調、藝術、場景,可以比對不同的時空。
故事以倒叙的形式展開,開場是丁曉君直播,作為一個傷痕累累的文學作家,主持人在采訪中咄咄逼人,質疑自己對母親的感情。
面對主持人的攻勢問題,丁小軍一點一點地回憶起過去母子倆,從這裡開始,編劇采用了"不同時空三平行"的叙事結構,三條不同的時間線穿插在一起,到鏡頭上融為一體。
(1)母親的過去
第一行是母親的過去,從1984年開始,是關于母親兩份無盡的愛,展現了母親的犧牲和奉獻。
她的母親住在蘇北北部的一個小鎮上,居家第二,在恢複聯考的那一年,為了養活弟弟的生活,應家人的要求辍學。
辍學後,母親被家人安排見面,但她背着父母,而丁小君的父親偷走了家裡的戶口,丁小君的父親拿到了證書。
婚後,父親的本性暴露出來,吃喝賭樣本樣本,母親出生後的孩子就更加激烈了,直接把小三牽回家,母親甯願離開家庭帶孩子離婚。
離婚後,母親靠努力和堅韌面對人生的挫折,自學成才的日語,靠勤奮堅韌面對人生的挫折,再憑機成為美竹工廠的員工。
随着人脈的增多,兩個互相仰慕的單身男女跨越國籍和地位,制造出朦胧的感情,但被工廠女員工的虛假資訊,梅被調回了日本。
母親鼓起勇氣追求愛情,決定和美珠一起去日本組建一個新的家庭,但兒子故意從梗塞中走出來,為了兒子,母親放棄了自己的愛情。
(2)兒子的過去
第二行是兒子的過去,從2003年開始,關于兒子高中叛逆、大學蛻迫,反映了兒子的成長。
丁小軍在單親家庭長大,養成了低自尊敏感的性格,一事都小心翼翼,怕惹惱母親,長期抑郁,迎來了遲來的叛逆期。
18歲時,丁小軍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違背母親的意願,讓他申請家門口的師範學院,自願填補上海,擺脫母親的束縛。
丁小軍在去上海時以為可以重生,但家鄉的印記卻抹去不了,雖然想突破自己,但總與周圍的一切格格不入。
當他第二代室友沒有學會什麼都不做的時候,邀請他出去玩,母親的教誨總是在他耳邊響起:努力學習,積極進取,加入黨,要有好收入。
他知道媽媽的錢不容易,于是他去打工,賣人電話卡,整天站在街上挨餓,每一分錢都格外小心翼翼地花。
畢業後,他為了省錢,租了最便宜的團租,每天隻是通勤幾個小時,導緻女朋友的不滿,要和他分手。
(3)母子的最後時刻
第三行是母子倆從2010年開始的最後回憶,關于兒子陪母親去看醫生的過程,以及成年兒子與母親的互動達成和解的過程。
丁曉君為了留住女友,咬牙切齒地花了3500開一枚鑽戒,想給女友求婚驚喜,但命運給了他一個玩笑,母親因為癌症複發到上海就醫。
丁曉君從小就和母親依賴生活,天然賣鐵也想治病,他怕拖着女朋友,選擇分手,他選擇努力工作,隻為養藥多藥。
丁小君正在盡力而為,母親不高興,不是來自折磨的痛苦,而是因為上海的一切讓她不習慣,她記得蘇貝的一切。
當醫生告訴丁小君,他的母親隻能保守治療時,丁小君決定辭職,放棄容易拿到的戶口,陪母親回到蘇北,回到他長大的院子,回到過去。
在母親的最後時刻,丁小軍開始嘗試了解母親,了解母親,愧疚與母親和解。
三線平行設定,使資訊量越來越大,情感層次逐漸飽滿,不做強烈的聳人聽聞,而是要對事件和細節逐漸帶動觀衆的情緒,讓觀衆體驗。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4">02</h1>
"你好,媽媽大人"上線,該劇試圖推銷董傑和龔的母子感情,但大多數網友不買賬,嘲笑兩個人看起來不像母子。
平心而論,雖然兩人隻相差6歲,但站在一起玩母子并不違背和諧感,除了加上化妝技術,和兩人的精湛演繹是分不開的。
丁碧雲是劇中最難相處的角色,這個角色從青春到中年,時間跨度超過二十年,董傑會把不同時期的狀态,拿一個非常精準的捏合。
丁碧雲在少年時代,墜入愛河笑得像一朵花,充滿了少女細膩的感覺;
離婚後丁碧雲,聰明強悍,自信舒展,成熟有魅力;
相對而言,丁曉君的空間小,表現合格,從高中生到大學生,也要打工,展現一個孩子到男人的成長過程。
撇開演員看整部劇的因素不談,《你好,媽媽大人》更像是母子齊膝的談話,描繪了一個典型的"中國式的母子之愛",想逃避,卻不能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