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将文化」那是一個雨夜,一個富含詩意的雨夜

作者:百将文化藝術

#頭條将軍文化# #品文化#

#教授開講#

文:趙金光 将軍

「百将文化」那是一個雨夜,一個富含詩意的雨夜

雨夜(美文)

子溪

那是一個雨夜,一個富含詩意的雨夜。雨,點點滴滴,時而淅淅瀝瀝,時而滂滂沱沱,雨氣空蒙而迷幻,細細嗅嗅,清清爽爽新新。

我和江韻來到茶樓,泡了一壺茶,坐在那裡聊天,天南海北的聊。

我們先聊的是詩,我和江韻對詩都有着特殊的愛好。我是小時候就受啟蒙老師的影響,深深地愛上了詩的。我經常讀詩,讀詩的時候,我感到大自然離我很近,它以巨大的溫柔籠罩着我,彌漫在我周圍。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這詩句,對于山居的我來說,是十分親切的。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山上的松林;清冷的流泉青石,閑靜幽美,恬淡宜人。天籁在我耳邊飄繞,靈魂在大自然的手中撫平,我欣欣然,陶陶然。

「百将文化」那是一個雨夜,一個富含詩意的雨夜

江韻也沉浸在對詩的愛情之中,他說當他靈感荒蕪,激情蒼白時,詩能給予很大的幫助。詩一進入眼簾,幹涸的心立即細雨蒙蒙。如驚蟄的雷聲,激情和幻想立即從冬眠中醒來。讀詩時,如被春雨沐浴的柳枝,心靈的葉子在飄飄的東風中舞動着自在的嫩綠。

問到江韻最喜愛的詩,他說:李商隐的詩,曾使他許久許久都在回味之中,尤其是李那首《無題》詩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矩成灰淚始幹”的詩句,春蠶自縛,滿腹情絲,生為盡吐,绛蠟自煎,一腔熱淚,熱而長流。

李商隐出此驚人奇語,道出了許多癡情苦意。加之上句纏綿,下句沉痛,合則兩美。老杜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句子,此聯當之無愧。

江韻今夜談興甚濃,談了詩,又談音樂。他說,他經常走入音樂世界之中,靈魂随音樂而動,心情随音樂而悅,既感受到感情的馳騁,又感受到自由的馳騁。江韻接着說,他最喜聽輕音樂,同時經常沉醉在幽咽的薩克斯中,覺得那是在向心靈訴說,薩克斯往往把他帶入到一個魂牽夢繞的世界。

「百将文化」那是一個雨夜,一個富含詩意的雨夜

從音樂世界走出,我說到夏夜的讀星。我在少年時的夏夜,經常走出戶外,來到老宅對面山頭,沐浴在星空之下,仰望天河,情不自禁地詠起杜甫的詩《天河》:“常時任顯晦,秋至辄分明。縱被微雲掩,終能永夜清。含星動雙阙,伴月照邊城。牛女年年渡,何曾風浪生。”我最關心的是牛郎織女的鵲橋會。一夜又一夜,即便在七月初七,仍不見喜鵲築橋。我想這牛郎織女一定十分着急,一年一次相逢的機會,恐怕又失去了,難道王母真的如此絕情?星空老是這個樣子,覆寫着大地,覆寫着我,我心自憂憂,夜自沉沉。時間過得真塊,時近午夜,我們還在聊的興頭上,茶館的服務生說要關門了,隻好就此打住。我突然産生一個念頭,時間能留住該有多好。

其實,這個念頭不隻是我産生過,美國畫家艾斯特斯就利用停止在照片上的瞬間事物的細節來作畫,浮士德臨終前,老淚縱橫地呼喊:“你停一停!”

雷諾阿畢生緻力于表現青春,他說幾十年後,美貌和生命将随時光一起飛逝。留住時間隻是夢想,不管你心悸,還是流淚,時光總是留不住的。

「百将文化」那是一個雨夜,一個富含詩意的雨夜

詩文作者:

「百将文化」那是一個雨夜,一個富含詩意的雨夜

趙金光,字子溪,号西溪半醫。生于四川旺蒼西溪,學于峨眉中醫學院,畢業于第四軍醫大學。曾任北京三O四醫院院長,軍需大學副校長。少将軍銜,主任醫師,碩士研究所學生導師。文化學者,中國國家一級著作家,中國楹聯學會原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重慶大學人文學院客座教授,吉林省書法家協會藝術顧問。著有醫學、文學類著作二十二集。其中,散文曾獲冰心散文獎,散文集《春秋賦》被北大收入季羨林主編的《二十世紀中國著名作家散文經典》。被中國楹聯學會授予中國“聯壇十傑”榮譽稱号。

#秘書長讀書##智加文化#

@中國軍網@百将文化藝術

編輯 | 百将文化藝術中心昕虹

「百将文化」那是一個雨夜,一個富含詩意的雨夜

匾額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獨特的一種民俗文化。它是一塊懸挂在殿堂、樓閣、門庭、園林、飯店、酒店、商店等機關的一塊牌子。匾額是各種建築物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的意義相當于建築的眼睛,是告知建築物的名稱及用途,也是用于宣傳的一張名片。書聖王羲之是中國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書法家,也是将軍。如今用的毛筆,是秦朝監督修築萬裡長城的将軍蒙恬首創。百将文化藝術中心可以邀約文武雙全的将軍書法家和名人書法家題聯題詩題字題匾和筆會展覽。邀約軍地教授和名人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