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科普的角度告訴你:世界上真有人能“聽得見顔色、聞得到聲音”

作者:未元智慧

你能“聽”得到顔色“看”得到音樂嗎?有人說這是藝術家才有的天賦,有人說這是超能力;其實都不是的,這僅僅是因為他們擁有與生俱來的“聯覺”能力而已!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聯覺”吧!

什麼是“聯覺”?

“聯覺”是1880年由英國科學家高爾頓發現的,是一種已經被科學證明的特殊感覺行為。相關統計顯示,有“聯覺”感覺的人約占世界成年人口的5%。

從科學的角度來講:“聯覺”是一種非病理的現象,代表一種罕見的混合感官能力;即當你受到一種感官的誘發刺激時,會同時引起一種或多種感官的即時反應。例如:有些人在閱讀或是聽别人交談時,某些文字會觸發味覺反應,并同時在嘴巴裡出現各種味道,這種不同感官之間的溝通現象,就是“聯覺”。

在英國,媒體曾經報道過一個關于“聯覺”的有趣例子:一位女士利用自己對數字和色彩的“聯覺”,将銀行的密碼依照自己所看到的顔色,做成了一列彩色的小紙片,每當要去銀行取錢時,她看看上面的顔色,就能知道自己的密碼。

用科普的角度告訴你:世界上真有人能“聽得見顔色、聞得到聲音”

沒有聯覺的人,這幾個字母看起來都是黑色。但若你有「字母-顔色」聯覺,這幾個字母可能看起來會帶有顔色。

人為什麼會有“聯覺”?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人類大腦的結構:人類的大腦就好比是一把瑞士軍刀,在一把瑞士軍刀裡,有許多不同的工具來完成不同的功能,與之相類似,人類大腦中的各種感官也分别負責不同的認知功能。

用科普的角度告訴你:世界上真有人能“聽得見顔色、聞得到聲音”

字母→顔色聯覺中被交叉激活的區域(綠色=字母→顔色聯覺識别區;紅色=視覺皮層V4顔色區域)

比如,位于後腦勺的枕葉是處理視覺,位于兩耳内側的颞葉是處理聽覺,位于前額的額葉則是負責行為決策。每個人剛出生時,大腦中各種感官之間的傳導路徑其實都會交錯相連,随着年齡的增長,這些路徑也會跟着成長,并且越來越分明和單一。有些人之是以有“聯覺”,是因為他們不同感官的傳導路徑,并沒有在成長的過程中分開,使大腦中本來隻應該傳導至1種感官的神經資訊,會在受刺激時同時傳送給2種或多種感官。

有研究者認為“聯覺”是遺傳導緻,并指出女性比男性更普遍擁有“聯覺”的基因,是以認為“聯覺”是X染色體連鎖遺傳的顯性特征。

還有科學家認為:“聯覺”的産生是因為鄰近“腦區”之間的神經反應産生擴散造成的,例如當文字形态處理“腦區”的神經活動擴散至顔色處理腦區時,就可能會出現“字母-顔色”“聯覺”。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為什麼人們會有“聯覺”,學術界目前并沒有達成共識。

“聯覺”的種類

用科普的角度告訴你:世界上真有人能“聽得見顔色、聞得到聲音”

有些人聽到特定聲音時,會“看到”各種色彩

由于人的感官可以組成不同的組合,科學家目前共發現了80多種“聯覺”。小編在這裡給大家舉幾個比較有趣的“聯覺”:

  • 字母—顔色聯覺:這是指當人看到某個特定的數字或字母時,他們會同時看見某種顔色。
  • 連帶色覺:這是一種聲音與顔色的“聯覺”,是指當有些人聽到日常生活的某種聲音或音樂時,他們同時會看見不同的顔色,有些人甚至可以看見不同顔色的音符。
  • 詞彙—味道聯覺:是指當“聯覺”者聽到某些詞語時會感覺到某些特定的嗅覺或味覺。比如:當聽到“足球”時,嘴裡會感覺到“巧克力”的味道。

“聯覺”有什麼用途?

研究人員發現,人們普遍認為甜味應該和低頻、柔和的聲音配對,并且外形也應該是圓形的。是以,如果你要賣甜味食品,就應該給它起一個低頻且柔和的名字,對應的産品LOGO和包裝也應該要呈現出圓形。相反的,如果你賣的是酸味的食品,就應該幫它起一個高頻且尖銳的名字,對應的産品LOGO和包裝也應該要呈現出尖銳的形狀。

對了,你身邊有“聯覺”者嗎?

本文系鄭州市第二屆科普征文大賽投稿入選作品

作者:楊池

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号立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