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薪酬超6億元!超員工1400倍,庫克工資“太高”,機建構議其“降薪”

近日,有媒體釋出各大科技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資料。小鵬汽車副董事長兼總裁顧宏地以4.35億元年薪高居科技類公司榜首。

對此,小鵬汽車官方回應稱,該高管所持股份的價值被錯誤解讀為年薪。對外公開的薪資裡,99.5%以上為多年累積的股權激勵,并非一年中的收入,而是幾年累計的股權激勵總和。

無獨有偶,最近,據媒體報道,蘋果CEO庫克的薪酬也被曝光。近日,蘋果公司定于3月第一周舉行其年度股東大會。蘋果準備授予CEO庫克薪酬近9900萬美元(約合6.25億元人民币)。但美國最大股東代理咨詢公司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Services(ISS)呼籲股東投票反對這一計劃。理由是對他的股權獎勵的規模和結構感到擔憂。

機構呼籲蘋果給庫克“降薪”

據路透社、金融時報等報道,ISS周三在一封信中稱:“2021财年,CEO庫克獲得的股權獎勵的設計和規模令人非常擔憂……該獎勵有一半缺乏業績标準。”

據悉,庫克2021年基本工資為300萬美元,股權獎勵為8235萬美元,非股權激勵薪酬為1200萬美元,其他薪酬為139萬美元。

139萬美元的這部分薪酬補償包括庫克的定期人壽保險費用、假期支出、安保費用和個人航空旅行費用。出于安全原因,蘋果董事會于2017年實施了一項政策,要求庫克在所有商務活動及個人旅行中乘坐私人飛機出行。

薪酬超6億元!超員工1400倍,庫克工資“太高”,機建構議其“降薪”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得益于價值超過8000萬美元的股權激勵,庫克2021年的薪酬同比往年大幅增長。資料顯示,2020年庫克薪資總計為1477萬美元,2019年薪資總計為1156萬美元。報道稱這是庫克自2011年8月任職CEO以來首次獲得股權獎勵。

ISS認為與其它可以類比的公司相比,去年庫克的薪酬“明顯超過很多”。庫克的股權獎勵應該為7500萬美元,其中一半是純粹的任期時間獎勵。監管檔案顯示,庫克的薪酬是蘋果普通員工的1447倍。而上一次ISS對蘋果薪酬提出反對意見還要追溯到7年前。

對此,有網友稱,也就是說,蘋果普通員工年薪也有近七萬美元了,也是個比較高的水準了啊。

有的網友稱,這才是全球最牛的打工者啊!

值得注意的是,庫克上任後确實幫助蘋果公司賺了很多錢。在庫克任職CEO的十年間,蘋果的營收至少翻了3倍,并且全球市值第一大公司。截至2月16日收盤,蘋果股價為172.55美元,總市值達28159億美元,大幅超越微軟、亞馬遜等巨頭。

雖然蘋果給員工的的薪酬待遇已經令人羨慕,但和一些華爾街公司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美國最大的一批私人股本公司為其約1.17萬名員工劃撥了234億美元的薪酬和福利。這意味着這些員工的個人所得約為200萬美元,是高盛(Goldman Sachs)員工平均收入的四倍多,是人均薪酬最高的銀行Evercore Partners的員工平均收入的兩倍多。

以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為例,該集團為其約3800名員工劃撥了83億美元的薪酬和福利,人均約220萬美元。

高管層的情況也類似。高盛首席執行官蘇德巍(David Solomon)和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Jamie Dimon)在2021年的薪酬分别約為3500萬美元,與黑石首席執行官蘇世民(Stephen Schwarzman)于2020年獲得的6.15億美元總薪酬和股息相比,可以算得上是微不足道。

中國科技上市公司哪家高管薪酬最高?

2月16日,據钛媒體釋出的科技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榜單顯示,去年,科技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最高的是騰訊,7名董事合計薪酬達到5.06億元,其中股份部分薪酬開支超過4億元。

小鵬汽車作為一家車企和科技公司,高管薪酬排名第二,已披露的8個董事合計薪酬為4.4億元。

排名第三的阿裡巴巴,是20家企業中銷售收入和研發投入最高的公司。據钛媒體榜單顯示,阿裡董事及高管薪酬合計超3億元,但披露的這部分年薪不包含股權激勵。

據钛媒體榜單,在個人排名方面,小鵬汽車的總裁則是大放異彩,小鵬汽車總裁顧宏地,去年薪酬4.34億元,排名榜單第一。排名第二的是騰訊總裁劉熾平,2020年薪酬為4.27億元,且連續3年保持3億元以上的年薪。馬化騰在騰訊控股的薪酬為5873.8萬元,但不包含股份酬金。

據悉,在加入小鵬汽車之前,顧宏地博士曾擔任摩根大通亞太區投行主席和摩根大通全球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

對此,小鵬汽車官方回應稱,該高管所持股份的價值被錯誤解讀為年薪。對外公開的薪資裡,99.5%以上為多年累積的股權激勵,并非一年中的收入,而是幾年累計的股權激勵總和。由于公司的估值在上市前後有極大提升,股權價值也是以上漲。

編輯|孫志成 易啟江 杜恒峰

校對|盧祥勇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界面新聞、路透社、金融時報、钛媒體等

德爾塔之後,奧密克戎毒株又全球大流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