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世間》蔡曉光的“那盒海參”,撕開了周蓉的“真面目”,現實

周蓉受委屈了。

丈夫不了解,女兒不親近,自己為了分房的事,跑前跑後,結果分房的公示單上竟然沒有自己。

在周蓉眼裡,沒有大房子,就沒辦法把女兒接過來同住。

玥玥已經十四歲了,一直被周蓉寄養在娘家,十幾年裡全靠弟媳鄭娟幫忙照顧着。

女兒大了,有心事了,連來月經都是自己處理的,周蓉這個親媽,形同虛設。

《人世間》蔡曉光的“那盒海參”,撕開了周蓉的“真面目”,現實

察覺到了女兒和自己的疏遠,周蓉慌了。

如果再不接走玥玥,怕是玥玥會斷了和她的母女關系。

更讓周蓉焦慮的是,她偷看了玥玥的日記,發現玥玥喜歡楠楠,楠楠是弟媳鄭娟帶過來的兒子,名義上來講,玥玥和楠楠是表兄妹。

繼續放任玥玥住在周家,和楠楠擠在一起,兩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少男少女,早晚要出事,周蓉必須盡快把玥玥接走。

《人世間》蔡曉光的“那盒海參”,撕開了周蓉的“真面目”,現實

周蓉是大學副教授,有分房的資格,但她是北大畢業的才女,從小喜歡讀世界名著,清高,孤傲,最不屑于走後門送禮。

周蓉甯可和丈夫擠在一室的小房子裡,把女兒丢在娘家,也不肯放下她的架子向學校反映自己的情況。

分房的機會,就這麼浪費了好幾年。

丈夫馮化成是個詩人,和周蓉一樣清高,但馮化成為了接女兒回來,放下了他詩人的尊嚴,他到處給人送禮,說好話。

周蓉卻說他庸俗。

《人世間》蔡曉光的“那盒海參”,撕開了周蓉的“真面目”,現實

周蓉看不上馮化成背後的那些小動作,她不恥于低三下四求人辦事,但她是真的清高嗎?蔡曉光的“那盒海參”,撕開了周蓉的“真面目”。

周蓉諷刺馮化成求人幫忙投票上不了台面,可她自己,同樣求了人。

蔡曉光,是她十幾年的老朋友,二十來歲的時候追求過她,當年她一心仰慕才子詩人馮化成,卻利用蔡曉光,幫她當遮羞布。

周蓉養成習慣了,一有事就找蔡曉光,蔡曉光當上話劇導演後,人脈廣了,求他辦事顯然更容易了。

《人世間》蔡曉光的“那盒海參”,撕開了周蓉的“真面目”,現實

蔡曉光答應了幫周蓉走動關系,這種涉及到人情世故的事情,當然是蔡曉光親自去辦的,周蓉怎麼能染上世俗之氣呢。

蔡曉光找到周蓉學校負責分房的主任,送了他一盒海參,說了很多好話,對方也保證了這次分房一定會有周蓉。

周蓉忐忑地等待着分房結果,看到公示欄,卻沒有她的名字。

周蓉惱羞成怒,她給蔡曉光打了電話,說:用這種方式分到的房子,我住進去也難受,你說得對,我這個人吃不了精神上的苦。

《人世間》蔡曉光的“那盒海參”,撕開了周蓉的“真面目”,現實

蔡曉光勸她冷靜,自己保證能給她解決,周蓉不聽,冷着臉找到了那位主任,把蔡曉光送出去的那盒海參,又要了回來。

馮化成覺得周蓉的行為不可理喻。

送出去的禮物又要了回來,既得罪了人,也連累了蔡曉光。

《人世間》蔡曉光的“那盒海參”,撕開了周蓉的“真面目”,現實

人家是看着蔡曉光的面子,收了禮物,答應了辦事的,周蓉沒和蔡曉光商量,就自作主張,追回了海參,讓所有人都難堪,夾在中間的蔡曉光最難做人。

周蓉給出的理由很簡單: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收了東西,就得辦事;事情沒辦成,怎麼好意思收禮。

周蓉這一通發洩,讓下次分房也遙遙無期了。

《人世間》蔡曉光的“那盒海參”,撕開了周蓉的“真面目”,現實

沒分到房,就說這種方式俗氣,如果這次她分到了大房子,還會這麼說嗎?

周蓉不是清高,而是自私,她就是想等着親朋好友出面,幫她把問題解決了,至于什麼方式,她并不關心,隻要别讓她去應酬就行。

馮化成和她是夫妻,馮化成走動關系,當然丢的還是周蓉的臉面。

蔡曉光就不一樣了,蔡曉光送禮的時候,周蓉是默許了的,事情沒辦成,就撕破臉,讓所有人都下不來台,難怪蔡曉光說周蓉永遠十八歲。

《人世間》蔡曉光的“那盒海參”,撕開了周蓉的“真面目”,現實

周蓉的行事風格,和十八歲相比,沒什麼長進,沖動,任性,以自我為中心,如果不是家人和朋友給她托底,她的生活根本無法正常運轉。

周秉昆和鄭娟夫妻倆,無私奉獻,收留了玥玥十幾年,周蓉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他們的付出;丈夫馮化成為了分房,給妻女一個家,放棄了理想的工作,周蓉卻陰陽怪氣地說馮化成是把她們母女當累贅。

馮化成已經對周蓉忍無可忍了,他說如果不是因為女兒,早就和她離婚了。

《人世間》蔡曉光的“那盒海參”,撕開了周蓉的“真面目”,現實

馮化成對蔡曉光說:同樣是送禮,在她眼裡,你是生存能力,我就是卑鄙龌龊。

一句話揭開了周蓉不敢示人的一面。

周蓉認可蔡曉光,卻看不起馮化成,從根本原因上來講,就是因為蔡曉光比馮化成混得好。

蔡曉光是炙手可熱的話劇導演,文藝工作者,比馮化成那種老派詩人更體面,蔡曉光結交的人脈很廣,八面玲珑,面子裡子都能給周蓉保住。

《人世間》蔡曉光的“那盒海參”,撕開了周蓉的“真面目”,現實

周蓉早就看不上馮化成了,當年下鄉的時候,他是她仰慕的詩人,兩人住在山洞裡,沒有外界的幹擾,自然都不會有物質和名利上的欲望。

可是走出山洞後,兩個人都變了。

周蓉考上了大學,馮化成也恢複了身份,馮化成盼着成名,而周蓉見到了更為出色的男人,她從心底裡,瞧不起馮化成。

《人世間》蔡曉光的“那盒海參”,撕開了周蓉的“真面目”,現實

玥玥拒絕和親生父母同住,她稱呼周蓉住的地方為“你家”,而不是“咱們家”;她對周蓉說:和你住我勉強能接受,大不了就當合租舍友,可是我爸,他一個男的,我們又沒什麼話說,多不友善呀。

“一個男的”,是女兒對馮化成的評價,對于馮化成來說,這比周蓉所有傷人的話都戳痛他。

然而玥玥真的隻是介意爸爸是男人,才不回去住嗎?

《人世間》蔡曉光的“那盒海參”,撕開了周蓉的“真面目”,現實

她怨恨的不是馮化成,而是周蓉。

女兒天生對媽媽更有依賴的心理,可是周蓉是怎麼做的?

玥玥剛出生的時候,周蓉說養孩子就吃飽穿暖就行,像養默默一樣,默默是她養過的狗的名字。

把女兒當動物養的周蓉,她根本就沒有當母親的本能,她對玥玥,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發自内心去愛。

《人世間》蔡曉光的“那盒海參”,撕開了周蓉的“真面目”,現實

玥玥三四歲,就被周蓉丢在了娘家不管,她回來看過一次,見玥玥和她不親,就又把玥玥丢給了鄭娟。

周蓉如果真的愛玥玥,不會拖了十幾年不把她接走,明明在玥玥五六歲的時候,母女關系不融洽的事實已經暴露出來了,周蓉卻沒當回事。

她幾乎沒有做過任何有效改善母女關系的措施,從桌子上随手抓一把糖塞給女兒,這就是母愛了嗎?哪怕你在外面買點零食或者玩具給女兒也好,明顯周蓉從來都沒有這個心。

《人世間》蔡曉光的“那盒海參”,撕開了周蓉的“真面目”,現實

鄭娟幫人倒賣東西,賺了點差價,還想着給兩個孩子買東西呢,周蓉卻從沒有那麼做過。

鄭娟有愛孩子的心,周蓉隻知道有空了來看一眼,帶着玩一玩,十幾年裡沒做過接回女兒的任何打算。

因為周蓉要忙學業,忙事業,她比鄭娟“高貴”多了,鄭娟是個家庭主婦,理所應該幫大姑姐帶孩子。

周蓉瞧不起鄭娟,是以她沒有負罪感,她對待弟媳鄭娟和嫂子郝冬梅的差别,和她對待馮化成與蔡曉光如出一轍。

《人世間》蔡曉光的“那盒海參”,撕開了周蓉的“真面目”,現實

周蓉對郝冬梅客氣,适當吐露心聲,對鄭娟卻連寒暄都懶得應付。郝冬梅和蔡曉光,都是上層人士,而鄭娟沒娘家,沒工作,就該給周家當“老媽子”。

标榜自己高尚的周蓉,其實心裡早就把人劃分為了三六九等。可是她卻忽視了,正是鄭娟這個沒文化的弟媳,一直在為她托底。

《人世間》蔡曉光的“那盒海參”,撕開了周蓉的“真面目”,現實

周蓉對女兒的“生而不養”,太現實。

玥玥來例假了,還是鄭娟告訴周蓉的,周蓉沒有給過女兒任何生理上的指導,玥玥隻能自己偷偷摸摸扔掉帶血的衛生紙。

玥玥對楠楠說:神話故事裡,孩子在天上挑媽媽,挑中了,就鑽到了媽媽肚子裡,可我怎麼就這麼沒有眼光。

玥玥的委屈,全是對周蓉的不滿。

玥玥并非不渴望家庭的溫暖,她對聰聰說:住的地方差點又怎麼了,隻要爸爸媽媽在,那就是家。玥玥的眼神裡全是對聰聰的羨慕。

《人世間》蔡曉光的“那盒海參”,撕開了周蓉的“真面目”,現實

玥玥想要的,是發自内心的關懷,而不是周蓉例行公事般的探望。

周蓉來看女兒,要麼是開了家長會,要麼是玥玥成績下滑,她來問罪,她從沒問過玥玥在舅舅家裡習不習慣。

玥玥會喜歡上“表哥”楠楠,是因為寄人籬下的玥玥,爹不疼媽不愛,而楠楠哥哥從小就關心她,照顧她,填補了她情感上的缺失。

周蓉為女兒的“早戀”感到羞恥,可她卻沒細想過,玥玥為何依賴楠楠。

《人世間》蔡曉光的“那盒海參”,撕開了周蓉的“真面目”,現實

周秉昆的大房子被收回,周蓉的房子又泡了湯,利用完蔡曉光,壓榨完弟弟和弟媳,周蓉又盯上了哥哥嫂子。

周蓉找嫂子郝冬梅,不惜向郝冬梅暴露了玥玥寫在日記裡的隐私,說玥玥喜歡楠楠,就是為了給郝冬梅施壓,讓郝冬梅給玥玥安排個住處,分開玥玥和楠楠。

郝冬梅心地善良,把小姑子當妹妹對待,看着周蓉為難,她心裡也不好受,郝冬梅不顧老母親的反對,就把玥玥領回了家。

《人世間》蔡曉光的“那盒海參”,撕開了周蓉的“真面目”,現實

一群人幫周蓉東奔西走,解決玥玥的住處問題,而周蓉,隻動了動嘴皮子,說了幾句風涼話,發了幾次火,給郝冬梅添了麻煩,還讓蔡曉光丢了面子。

周秉昆和鄭娟搬家,老人和孩子都上陣了,周蓉何曾出過一點力氣。

就連告訴玥玥去大舅母家裡住,周蓉都不想自己開口,而是托周秉昆傳話。周秉昆說自己當舅舅的,說這個不合适,好像趕孩子走一樣。

周蓉從來沒有站在别人的立場上考慮過問題,為了維護她的“清高”,她身邊的人都做出了犧牲,而她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坐享其成。

馮化成遲早要和周蓉離婚,因為他看透了周蓉的自私和虛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