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說三國:一二一 進占綿竹

劉備起兵後,益州從事、廣漢人鄭度提出堅壁清野之計,建議以持久戰拖垮劉備。

他對劉璋說:“左将軍劉備孤軍深入,遠道來襲,他部下士兵不到一萬人,而且将士并未全心歸附他,軍隊又沒有辎重,隻能靠搶掠田野的莊稼為食。是以,最好的辦法是把巴西與梓潼境内的百姓全部驅趕到内水、涪水以西,把巴西與梓潼倉庫中的糧食物資以及田野裡的莊稼全部燒掉,咱們高壘深溝,靜待變化。劉備率軍前來挑戰,咱們堅守不出。他們無處搶掠糧草,不過一百天,必然會自動撤退,等他們後退時咱們再出擊,一定可以捉到劉備。”

劉備聽到這個消息後,十分憂慮,向法正詢問對策。

法正說:“劉璋不會采用鄭度的計策的,你不必擔心。”

劉璋果然對部下說:“我聽說過抵抗敵人以保護百姓的,但從未聽說要遷徙百姓來躲避敵人的。”

他不但不采用鄭度的計策,還罷了他的官。

史說三國:一二一 進占綿竹

劉璋派從事張任、中郎将吳懿及部将劉璝、冷苞、鄧賢等抗擊劉備。

吳懿等人率軍在涪縣一帶與劉備激戰,都被擊敗,退守綿竹(今四川德陽市旌陽區黃許鎮北)。

吳懿率軍投降劉備,受任讨逆将軍。

劉璋任李嚴代為護軍,費觀為參軍,派二人統帥駐在綿竹的各路軍馬,抵抗劉備。

李嚴(?-234年),後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陽人。

李嚴年輕時為郡中專職吏員,以才幹聞名,在劉表的手下當過幾個縣的官吏。

他在任秭歸縣令時,曹操進入荊州,于是西奔入蜀,被劉璋用為成都縣令。

史說三國:一二一 進占綿竹

費觀,字賓伯,江夏鄳縣(今河南信陽市羅山縣西)人。

費觀早年随哥哥費伯仁一同入蜀。

他同族的姑姑是劉璋的母親,妻子又是劉焉的女兒,是以他既是劉璋表弟,又是劉璋妹夫。

費觀性格剛直,很有才略,辦事精明強幹,有條有理,還擅長辯論,為人既講義氣又有原則,樂善好施,很受人親信。

李嚴性格矜持高傲,當時很多年齡和職位與他相仿的人,李嚴都不屑與他們親近,反倒與比他小二十餘歲的費觀交往親近,就像同輩人一樣。

二人到了綿竹,不但沒有積極組織力量抵抗劉備,劉備一到,就與綿竹縣縣令費詩一起,直接投降了。

費詩,字公舉,益州犍為郡南安縣(今四川樂山市)人,早先被劉璋任為綿竹縣縣令。

史說三國:一二一 進占綿竹

李嚴投降劉備後,被任命為裨将軍。

劉備自領益州牧後,以費詩為督軍從事,後出任牂柯太守,又轉任益州前部司馬。

劉備輕而易舉就占據了成都最後一道屏障綿竹,勢力更加強大,分兵去占領周圍各縣。

劉璝、張任退守雒城(今四川廣漢市),與劉璋的兒子劉循一起守城。

張任(?-213年),益州蜀郡人,出生貧寒,但自少就膽大勇敢,有志向氣節,後出仕益州,官任從事。

劉備進軍,準備圍攻雒城。

張任率軍出城,在金雁橋與劉備軍大戰,兵敗被擒。

劉備素聞張任忠勇之名,勸他投降。

張任厲聲說:“老臣我絕不會事二主。”

劉備歎息,下令殺了他,進軍包圍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