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對也惹禍

比對也惹禍

作者:田 逸 ([email protected]) 《網管員世界》2005年第10期95頁“比對不當導緻傳輸掉線”

前幾天,有朋友說他們做的一個視訊系統在傳輸時會經常性的掉線,讓筆者去幫忙。這是一所國小,其網絡由三台cisco catalyst 3548和一台華為交換機(型号忘了)構成的全交換網絡。與上級網絡連接配接的出口處還有一個qos class裝置,該裝置主要是做流量控制,以保證視訊系統的正常運作。三台cisco 交換機通過堆疊線連接配接放在一個網絡機櫃了,而另外那台華為交換機則放在另一棟樓的多媒體教室裡,兩棟樓之間交換機通過光纖相連。拓撲圖如下:

圖中綠線表示千兆鍊路,藍線表示百兆鍊路,黃線為十兆鍊路

全網是一個“平”的網絡,即所有的聯網計算機都在同一個子網内,并且交換機沒有做任何層次設計(無核心層、彙聚層、接入層之分);是一個相對簡單的網絡。

故障觀察:主機房的機器可以和多媒體教室的視訊會議系統發起連接配接,經觀察其傳輸圖像效果比較理想,畫面也很流暢,但是在20分鐘左右,網絡的連接配接就會中斷,這個過程一直重複。

處理:多媒體教室這邊是一台華為2層交換機,由于沒有該校的網絡管理者在現場,我沒有辦法通路這台裝置。于是我要求到主機房去看看,或許可以發現些什麼。還好管理者還在機房,在得知與qos和華為相連的通路密碼後,用序列槽線連接配接計算機和此交換機的c catalyst 3548端口是與qos class相連。把qos class 裝置拿在手裡翻過來一看,銘牌上标記的速率為10兆;憑直覺,這玩藝的工作方式可能是單工的(cisco catalyst 3548交換機所有端口的工作方式預設為全雙工)。既然這樣,把48号端口改成半雙工模式試試。改完後,報警沒有了,并且順便解決了以前不能通路外部網絡的問題。可是回頭想想,雙工不比對應該隻影響對外網的通路,多媒體系統掉線可能還有别的原因。這是腦中靈光一閃,一定是幹道協定(vtp)不比對,因為cisco交換機的預設幹道協定是isl—inter switch link (交換間連接配接),是cisco公司的專有協定,而其他廠家的裝置的幹道協定采用802.1q協定來封裝幀。一不做二不休,把cisco catalyst 3548與華為線連的千兆端口設為幹道,用802.1q來封裝幀。更改完後儲存設定,經常時間運作,故障不再出現。下面是所使用的配置指令:

1、配置雙工

switch>en

switch#c t //進入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 mainsw    //給交換機取個名字

mainsw(c f0/48 //進入接口配置模式

mainsw(c 10 //指定端口速率為10m

mainsw(c half //設定48端口為半雙工模式

mainsw(c

2、配置幹道協定

mainsw(c g0/2 //g0/2與華為交換機相連

mainsw(c mode trunk //啟用trunk功能

mainsw(c n //不協商

mainsw(c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封裝為802.1q

mainsw#wr //儲存更改

原因分析:

1、 雙工模式不比對會造成相應差和高出錯率,這就是區域網路内使用者不能通路外部網絡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會影響交換機的性能。

2、 兩台交換機相連,必須同時啟用trunking功能,并且都必須采用同樣的打标(tagging)機制;要麼兩邊都是isl,要麼兩邊都是802.1q。下表是以太網幀标記和封裝方法

辨別方法 封裝 标記(插入幀内)

isl 是 否

802.1q 否 是

這兩種協定的主要差別在于打标機制。isl采用一種外部标記過程,隻有支援  isl的裝置才能解釋這個幀;而ieee802.1q使用一種内部标記過程它以标準以太網幀的形式存在,是以它可以同時工作在接傳入連結路和幹道鍊路上。

  

總結:看來網絡裝置之間也遵循“門當戶對”這個原則,是以在一個網絡中應該盡量可能的采用同一廠商的裝置,如果不是這樣,必須為這些互聯的裝置使用相比對的設定╠╠相同的幀封裝方法,相同的雙工模式,等等。本案中所涉及的網絡結構相當簡單,以至于所有的交換機除了配置一個ip位址外,其他的設定都是預設的,是以排錯的時相對容易一些。如果是一個作了分層設計的網絡,并且幹道(trunk)要中繼多個vlan流量,這樣網絡的複雜程度增加,排錯的難度也相應增大。建議網絡管理者在配制不同裝置互聯時應該多注意這種比對問題,特别是在初始配置時更應該注意這個問題。

附:cisco catalyst 3500系列交換機是基于ios的系統,其他基于catos的交換裝置請參照cisco switch 的相關文檔或者向其他人求助。

                2005-4-6

于北京海澱廂白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