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有很多對夫妻,通過對婚姻的表達,呈現給觀衆一個豐富的觀賞視角,我們看到了貧賤夫妻百事哀,也看到了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很多觀衆不喜歡吳倩,尤其是周秉昆找他們說要搬回老屋時吳倩的反應,都覺得她是一個缺少感恩之心的潑辣女人,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一起聊聊肖國慶和吳倩,雖然他們戲份不多,但他們足夠生動。
吳倩的“祥林嫂”狀态,就是生活所迫
我們還記得吳倩最開始的樣子嗎?大年初三作為女朋友第一次出現在周秉昆家,闆凳頭齊頭簾文文靜靜話不多,吳倩最出圈的事兒其實就是被肖國慶爆料說天天刮胡子,後來在吳倩工作的飯館,哥們兒們開始聚會,再後來,吳倩就成了喬春燕嘴裡的祥林嫂,為什麼?

因為窮,因為肖國慶還是木材廠的小勞工,因為肖國慶的姐姐們回城之後沒有工作沒有住處,婚後生活經濟上很吃緊。
在第18集,吳倩和國慶第一次當着衆人的面兒吵架,喬春燕在吹自己的奮鬥史,吳倩聽了心裡不舒服,終于忍不住開始抱怨:
我好不容易有點盼頭,盼着他兩個返城的姐嫁出去了,大姐夫癌症了,花光了家裡的錢人走了,房子被機關收回去,大姐帶着孩子搬回娘家,大姐一家三口,我們一家三口,再加上他爹媽,八口人記載兩間小土胚房子裡頭,家?我看連收容所都不如!
吳倩的發型發生了變化,氣質上也一樣發生了變化,肖國慶覺得丢人,就呵斥她閉嘴,喬春燕嫌她晦氣也讓她閉嘴,其實觀衆是很容易跟吳倩共情的,生活太難了,過得不順心,能說出多漂亮的話呢?
後來各行各業都改革,飯店承包出去,吳倩年紀大了隻能去後廚幫忙,工資少、工作累,這個時候是周秉昆給了她書店的工作,那個時候吳倩對周秉昆是無限感激的,她很知足。
當一個人順心的時候,精神狀态是不一樣的,我們什麼時候看到吳倩又開始焦慮了?是在木材廠倒閉,肖國慶失業之後,她一直求周秉昆去找大哥,想讓國慶進軍工廠上班,她這算不算癡心妄想?
我覺得算,每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有的能幫,有的八竿子打不着幫不上,她被生活所迫提出的請求,超出了周秉昆的能力範圍。
可能看到吳倩抱怨的時候,觀衆也會覺得看着挺煩的,這些生活瑣事聽着都心煩,但是大家想想身處其中的人有多難過?
周家的老房子周秉昆給肖國慶一家住,雖然也是土胚房,但起碼能讓三口之家有一個相對寬松和獨立的空間,在八十年代,住其實是很大的問題,周蓉和馮化成也住在團結房裡,僅有容身之所。
周秉昆跟吳倩說得搬回老房子住時,吳倩在情緒上反應很大,這正好對應着金主任說的“請神容易送神難”,當周家确實要搬回老屋時,周秉昆比任何人都要難受。
往哪兒搬?讓我們搬走行,你給肖國慶找個工作,要不我們沒地兒去,沒地兒住,沒錢租房子,全家就我一個人掙工資,剛夠吃飯,你現在要我們搬走!
看這段的時候既覺得吳倩不懂人情,又覺得她生活實在是艱難,她不知道該怎麼去發洩自己的情緒,隻能沖着周秉昆哭鬧,算是情有可原,這是一種很複雜的情緒。
吳倩看到孫小甯要去南方,就第一時間去找周秉昆,提出讓國慶也在書店工作,周秉昆有自己的原則,不管多不好意思,他都堅持說不合适,不能把書店變成夫妻店。
這件事在吳倩看來就是周秉昆一句話的事兒,竟然也被拒絕了,她不了解,但是觀衆都明白,确實是不合适。
因為生活所迫,十幾年的時間,吳倩成了祥林嫂,生活很難,朋友裡最有本事、最能幫助他們生活的就是周秉昆,她的确有的事情沒有分寸,而且越界了。
就算是親兄弟,在房子、工作這種事情上都有自己的顧慮,就像周秉義何時幫過弟弟和妹妹呢?吳倩的越界是因為想法過于單純,或者說有一種依賴心理,但我們對她更多的應該是了解,生活不易。
肖國慶是一個很有人情味的角色
肖國慶是周秉昆的發小,他和孫趕超一樣,都是那種最最普通的勞工,在曹德寶感慨青春已逝的時候,他們兩個說的是湊合活着,他們在木材廠工作了小二十年,直到它倒閉,他們去打零工,掏糞搬家出力,什麼都做。
周秉昆給他找到去軍工廠保衛處做臨時工的工作,說白了就是工廠的保安,但是這個工作有風險,因為它得罪人。
一些勞工偷着拿廠裡的資産出去,保安的工作就是嚴查,老保安說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肖國慶是一個認死理的人,都這樣偷拿工廠不就被掏空了?他甚至被工廠裡的混子暴揍,其實這是在意料之中的,他就是這種人。
我肖國慶不能為了一口好煙就由着他們偷,我覺得不管形勢怎麼變,做人的原則和底線不能變,偷東西在任何形勢下都是不對的,我沒覺得我查小偷錯在哪裡。
32集肖國慶在雪地裡被工廠的混子教訓,如果不是他揣着鐵鍊子,及時拿出來拼命,可能真的會被打壞了,這場戲看着挺難受的,就像老保安說的,這麼較真幹什麼?有點悲壯。
從今以後,誰能從我班上拿出一個滾珠,試試看!
其實,肖國慶除了對工作負責,還有一層原因是這個臨時工的工作是周秉昆幫他找的,他不能給兄弟丢臉,他覺得秉昆對自己的好,是很多親兄弟都做不到的,這才是投桃報李,這麼樸實的人,過着最最普通的生活,生活不易。
《人世間》裡肖國慶和吳倩兩口子可能是争吵最多的,吳倩也是婚前婚後反差最大的,這就是最普通的勞工家庭在七八十年代經曆的故事,在故事中,他們不會經商暴富,不會飛黃騰達,他們隻會慢慢老去,難過嗎?有一些,是以我們為什麼要去笑話他們呢?
原著作者梁曉聲老師說,如果這部劇,使我們的年輕人,比如說80後、90後、00後,他們對于自己的父輩乃至爺爺奶奶、外婆外公這一輩人,有一種全新的認識,通過這部劇加強了幾代人之間的互相了解,在這種了解的過程中增進了年輕人對長輩們的尊敬,和對他們身上遺留下來的一些生活習慣的包容體恤,那我們就算成功了。
對父輩、長輩所經曆的生活,多一些了解吧,《人世間》歡迎年輕的觀衆,大家可以帶着孩子們一起看看,讓他們看一些真實的生活,來自影視劇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