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賽:法國的“善良”城市

作者:沐醬帶你看世界
馬賽:法國的“善良”城市

“百區之城”長期以來一直被忽視,原因與它如此偉大的原因相同:它不像巴黎、裡昂或艾克斯

火車很快就從巴黎駛出,進入一片遍布古色古香的農舍的麥田——這是我近 20 年前在伊拉斯谟留學項目的學期以來一直忽視的典型的法國北部地形。 雖然我在此期間通路過,但我的歲月大部分都在亞洲消失了,在香榭麗舍大街以東 9,600 公裡處編寫指南。

我都懷有懷舊之情。在上海的法租界 、河内咖啡館林立的林蔭大道,甚至在香港手工面包店排隊買羊角面包時, 我渴望從中斷的地方繼續,是以當我在中國廣州認識的一位法國朋友邀請我參觀時,探索法國“第二城市”的借口遲早落在了我的腿上。

“來馬賽吧。它不像其他資産階級法國城市。它涼爽,天氣炎熱,”皮埃爾·皮卡德在電話中說道,提到了它時髦的城市特色和每年祝福這座城市的 300 天陽光。

當來自巴黎的火車追逐着南方的地平線時,我想到了馬賽,盡管它的名字來源于反叛的國歌 《馬賽 享有與該國其他地區不同的聲譽。 這是一個在地理和文化上都處于邊緣的大都市,它的居民由一波又一波的移民組成,他們在有記錄的曆史上已經到達了兩千五千年,這不僅使它成為法國最古老的城市,而且也是它最具多元文化的城市。

故事開始于希臘人,他們從小亞細亞航行,認識到戰略性的深水港口,并定居在俯瞰老港的現在的 Le Panier。 希臘人與高盧人進行貿易,将葡萄和橄榄引入該地區,不知不覺地為普羅旺斯美食奠定了基礎。

馬賽:法國的“善良”城市

加德聖母大教堂是馬賽最具标志性的地标之一

六個世紀以來,一個獨立的希臘城市結束了,當凱撒的軍隊沖進來時,在公元前 49 年将這座城市歸于羅馬,并開啟了 500 年的高盧羅馬文化。 接下來是西哥特人,他們在 5 世紀入侵了這座城市; 阿拉伯人在第九次解雇了它。 它的城市人口在 1720 年至 1721 年的大瘟疫期間崩潰——我參觀時在 馬賽曆史博物館 ,其中明确提到了目前的冠狀病毒大流行。 但馬賽堅持了下來。

當法國的野心轉向全球時,尤其是在 1830 年拿破侖戰争結束後,南部港口成為帝國的主要樞紐,馬賽享有“帝國之門”的黃金時代:法國的殖民官員、海軍和财富- 尋求者從老港出發,首先前往北非和美洲殖民地,在 1859 年蘇伊士運河建成後,也前往亞洲。

但這不是單向的道路。 一切都在馬賽登陸:人和産品,文化和違禁品。 當我沿着 Cours Belsunce 走時,這一遺産非常顯眼,這是一條寬闊的林蔭大道,以在大瘟疫期間照顧病人的 Henri François Xavier de Belsunce de Castelmoron 主教的名字命名。 在這裡,阿拉伯和土耳其美食的味道在空氣中飄蕩,還有令人欣慰的豐富家常菜; 電車經過時偶爾會發出“當當”的聲音; 賽道旁的街頭小販兜售非洲木雕、彩色頭巾和馬賽奧林匹克球衣。

馬賽、科西嘉人、科摩羅人和亞美尼亞人都有華人和越南人的社群。 但在 《邪惡的城市:馬賽的多種文化》中 ,尼古拉斯·休伊特寫道,阿爾及爾與阿爾及爾有着不同尋常的“強烈親和力”,這座城市在“情感上”比巴黎更接近,并觀察到“1830 年阿爾及利亞的殖民化,補充了馬賽已經親密的關系與合作夥伴和競争對手一起,沿着地中海北部和東部沿海地區擁有強大的北非次元。”

我開始明白為什麼馬賽被稱為“百社群之城”

近 200 年後,馬賽作為北非城市的概念仍然是其在法國流行形象的一部分。 當我走在鋪滿衣物的後街時,第一印象支援了馬格裡布郵票的發音。 在一條小巷的入口處,年輕人聚集在揚聲器周圍,播放着阿拉伯語和法語的說唱,在面包店的小面包店之間回蕩。 戴着平頂帽的男人用頂針狀的玻璃杯啜飲薄荷茶。 下坡一個街區,身着色彩豔麗的薩赫勒連衣裙的婦女出售摩洛哥的杏仁和科特迪瓦的鳄梨,伴随着馬裡首都巴馬科的最新熱門歌曲而哼唱。 我開始明白為什麼馬賽被稱為“百社群之城”。

馬賽:法國的“善良”城市

馬賽是法國最古老的城市,也是最具多元文化的城市

随着 1873 年鐵路的到來,從巴黎出發的旅程花費了 19 個多小時,比航行到阿爾及爾的時間還要長。 現在,這隻是一個三個小時的旅程,但仍然是一個天壤之别。

抵達馬賽-聖查爾斯站後,遊客可以從其奢華的高架前院欣賞到令人驚歎的遠方景色。 我的視線落在 1920 年代華麗的樓梯上,順着雅典大道 (Boulevard d'Athènes) 走去,這條傾斜的街道上鋪着橙色瓷磚的屋頂懸垂在小鹿石牆上。 這條路線在與主幹道 Rue Cannebière 相遇時下降,然後逐漸上升到加德聖母院,這是一座山頂教堂,由金色的聖母加冕——這座城市的最高點,像一座神聖的燈塔一樣閃耀在海上.

盡管海運和其他行業衰退,老港仍然是這座城市的焦點,它的水域點綴着遊艇,像湖上的天鵝一樣搖擺不定。 似乎所有的道路都通向那裡,任何試圖步行探索這座城市的人都不可避免地會在其中一個海濱胸罩中結束。 就我而言,它是 Beau Rivage Café ,在下午晚些時候 , 我試圖吸收這個場景:城堡般的,有 1500 年曆史的 Abbaye St-Victor ,馬賽最古老的教堂; 還有時髦的 Hotel Dieu ,在瘟疫期間,它被用作 lazaretto—— 水手隔離的隔離醫院。現在,客人可以在馬賽洲際酒店享受五星級的水上景觀,在我看來,它可以與偉大的港口相媲美世界,香港或悉尼,一個被嚴重忽視。

對于批評者來說,馬賽并沒有像其最接近第二城市地位的競争對手裡昂那樣實作他們對法國的“巴黎式”願景。 或者鄰近艾克斯普羅旺斯的粉絲,他們時尚保守的居民幫助它赢得了“巴黎第 21 區”的綽号。

馬賽:法國的“善良”城市

港口城市被稱為“百社群之城”

對一些人來說,馬賽是一座罪惡之城,讓-克洛德·伊佐等作家在《 Total Chaos 并在電影和電視中反複出現,作為被稱為“黑馬賽”的犯罪子類型。 這些貶低的觀點大多已經過時,屬于 20 世紀後期的經濟衰退,在黑色馬賽經典 法國連接配接 II 。 但 1975 年肮髒、交通擁堵的舊港與我面臨的充滿活力的場景幾乎沒有共同之處。

“直到 2013 年這座城市成為 歐洲文化之 都,他們才真正清理了舊港,”皮埃爾的妹妹瑪麗·皮卡德解釋說。 “現在我們有了可以步行享受的地方。” 長達一年的歐盟指定不僅讓馬賽有機會推廣其獨特豐富的地中海文化,還促使當局整頓舊港口。 碼頭和周圍的商業街已适當地步行并以旅遊為導向。

強調馬賽的許多公民改進,包括 2007 年完工的新電車,是巴黎人,他們像皮埃爾和瑪麗一樣,敢于與他們的部落決裂,向南遷移,盡管曆史上的競争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前,并且仍然在“ Le Classique ” 每當巴黎聖日耳曼隊和馬賽奧林匹克隊在球場上相遇時。

“我是 10 年前從巴黎搬來的,”瑪麗說,她搬家的主要原因是負擔得起的租金和陽光等明顯的吸引力,以及不太明顯的工作誘惑。 “我是一名數字内容制作人。我擔心離開巴黎,但 TGV 意味着如果我需要回去開會,隻需三個小時。”

為了避暑,我前往加泰羅尼亞海灘。 騎着 電動滑闆車 ,我在老港口南側雄偉的聖尼古拉堡前航行。 在午後的陽光下,海灘浸透了超凡脫俗的琥珀色。

馬賽:法國的“善良”城市

自 2013 年被命名為歐洲文化之都以來,馬賽已經擺脫了其肮髒的形象

我走過一群打排球的人,一個 DJ 旋轉唱片,當地人曬日光浴和閑聊,這個城市的 好孩子 ——“好脾氣”——是有形的。 正是在這裡,我才注意到馬賽的“法國風情”,這座城市的國際化魅力讓人分心。 它讓我想起了上海、利物浦或紐約,那些偉大的港口城市,它們的忠誠總是夾在國家和大海之間。 但在那個溫暖的夏日,在太陽崇拜者和海邊薩爾薩舞中,這些忠誠感到和解了。

我想到了瑪麗午餐時間的一句俏皮話:“如果你來法國卻不來馬賽,你就看不到法國。”

她說得很有道理:這座城市隻是一個國家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它比它通常喜歡承認的更加多樣化和文化複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