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戴立忍,請尊重大陸民意

作者:海峽新幹線

台灣藝術家戴麗甯近日因"涉台獨"被輿論推上了前列。曾參與"反核"、"反太波"、"挺向日葵"、"直中"等社會運動的賀建奎被網友抵制,被大陸劇團取而代之。日前,他以"公民"的視角為自己參與的"反華"、親台獨"行為辯解,搬出了"從小就由長輩教導做教會是中國人"的忏悔書,但是,言行恍惚,辯護理由模棱兩可,很難說服公衆。

戴立忍,請尊重大陸民意

這個世界上沒有那麼多的無辜和巧合

從戴立彥釋出的文字來看,一方面他認為自己不是"台獨"分子,另一方面又不敢說自己是中國人,結果變成了"兩面人"——雙方都不讨人喜歡,内外都不是人。

不知不知,想玩"沒有政治意圖,純屬偶然和不知情"的"無辜的小白兔",本不該"高舉口号"進入"政治叢林"。更重要的是,作為知名導演和演員,他有社會屬性、行為和外表,選擇走台灣海峽,在大陸賺錢。而在一次難以自證其詞的情況下,立場随風搖擺,讓我們之前隻參與所謂的"公民運動",也産生了"恐怕随風共舞"的聯想。

戴立忍,請尊重大陸民意

2014年10月,戴倩峨拍了一張智語的照片,這是争議中讨論最多的照片之一。17日,據台灣媒體報道,蔡小姐爆料稱,她首先在廣場上認出了戴麗甯,因為她知道是導演,然後反而把社會交通集團告訴了台灣的香港朋友,然後戴麗甯拍下了一張智語的照片。戴麗甯15日在微網誌聲明中表示,因為平時在廣場上拍照,拍照的行為,是以當時他舉着橫幅拍照時想不多,就是"政治敏感夠"。

無論它是否是一張"悲傷的卡片",它看起來都是多餘的。"政治敏感"的戴立年應該明白,要搞兩岸藝術交流,有一條鐵律,任何人都不能碰,那就是一個中國原則。

在南海仲裁鬧劇中,制作了視訊《一旦能看到南海争端》的台灣《遠望》雜志主編張燕山評論道:"在民族認同層面,中國人不僅僅是言論自由的問題,而是道德問題。要說他是中國人,本應是理所當然的,沒有好的猶豫,要說他是中國人的原因已經變得如此困難,除非他自己的内心不同意。

戴麗燕,請尊重大陸輿論

每個人都有民族的自尊心,演員和公衆都有,而不管戴麗甯的自尊、身份,當我們的國家、民族意識不斷覺醒、崛起時,普通人、網民對中華民族的認同這種自尊越來越寬容。海峽兩岸的中國人,特别是公衆人物,能否闡明這一立場,已經成為時代和公衆的要求,這是無可争辯的輿論。

"戴李倪事件"的本質很簡單——我們不喜歡少數幾個人在大陸賺錢,把大陸觀衆認定為"食衣父母",不同意一個中國原則,甚至不依靠大陸的票房來支援包括"台獨"在内的各種分裂中國的政治活動。

戴立忍,請尊重大陸民意

對此,新黨文化宣傳委員會副主任林明正表示,這次戴麗銀被劇組取代,不是大陸官方回應,而是大陸網友憤怒,要求制片人對結果作出聲明。那麼,"如果今天說需要大陸尊重台灣人民的輿論,也要冷靜地看待大陸輿論的表現嗎?""既然大陸觀衆不喜歡看戴麗甯,他們有權決定是否用戴麗甯作為電影角色。

政治"鎮壓"?電影經銷商的自由選擇?

不出所料,戴麗妮事件與島上的"壓制理論"糾纏在一起,台北市長柯文哲說:"這不會讓兩岸關系好轉,隻會變成又一次周子玉事件。"也有人把戴麗甯比作踩到'礦'的不幸人,說'戴麗燕被一個角落取代了,還有馬英九,"文章說。

"馬英九執政八年來,兩岸關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緩和,來自台灣海峽兩岸的藝術家也走到了一起,戴麗豔就是其中之一。政黨輪換後,雙方原來默契已不複存在,過去,大陸對台灣還是做出讓步,或者對"懷柔聯合戰争",讓我們像溫水中的青蛙一樣,失去警惕。總之,原本以海峽兩岸和平交往為庇護,即以馬英九為保證",而現在蔡英文不能像馬英九那樣與大陸妥善溝通,為了全民的保護,戴立甯那一代人正在踩礦。

面對這樣的評論,我們隻能說,如果作者的大腦不好笑,她應該隻用諷刺的筆針來總結時事,被罵的人,也許不應該是馬英九。

至于"戴麗甯事件",16日,台灣當局國委提出"政治力量幹預藝術"的聲明:"希望各界都能理性看待兩岸合作的電影作品,政治因素不涉及兩岸藝術、影視交流合作,為文化藝術創作, 應該尊重彼此的想法。"

台灣大學政治學院碩士生、台灣大中華複興協會會長侯漢庭指出,過去黃安、羅志祥、何建華、阿克辛都曾說過自己是中國人,遭到台灣網友的抨擊和抵制,稱其被稱為"展示言論自由", 但戴麗甯遭到大陸網友的抵制,而台灣則稱其為"野蠻行為",顯然是雙重标準。同樣是過去,台灣藝人郭樹軒因為争議事件被廣告商撤下代言,這叫市場自由,但戴麗豔在這件事上,也被電影和劇組去掉了這個角色,但有人說它被稱為"專制和狹隘"......

戴立忍,請尊重大陸民意

至于戴立忍者事件,台灣時事評論員李孔志、海峽新幹線徐勝梅指出,政治和藝術之間可能存在鴻溝,但現在似乎很容易跨越。以台灣為例,從2000年到2008年陳水扁執政時,政治和藝術的界限在人民的包裝和操縱下已經模糊不清。台灣文藝圈的很多人,包括一些已經培育出來的"紙風車"等民間藝術團體,其實都在打"清新、創意、本土"的招牌,而實際做的就是文化"台獨"的傳播。大陸有很多表演機會和表演空間,如果有人想借此機會複制這種經曆,我們應該警惕它。

有關更多亮點,請繼續關注今晚22:00播出的海峽新幹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