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過不了“錢關”的再婚夫妻

過不了“錢關”的再婚夫妻

我們千萬不要站在社會道德制高點,居高臨下地指責誰、攻擊誰,因為我們根本就不知道那個人到底經曆了什麼。

說他自私也好,說她虛榮也罷,如果我們有他們同樣的經曆,或許做得變得還不如他們。

你忍受不了,你就避開,這樣他再自私,她再虛榮,都跟你是沒關系的。

人都有可能變成自己曾經最讨厭的人。你是你,實際上你根本控制不了你,包括思想、情感和變化,這些都是不受自己控制的。

是以你能保證自己成為自己所希望的人,朝着自己所希望的樣子變化,這就已經很難得,是非常可貴的了。再想去改變其他人,勸你趁早打消這種念頭,因為這是非常不切實際的幻想。

提到再婚夫妻,常有老話說,交身容易交心難。總之許多人并不看好二婚,是因為二婚夫妻之間确實會存在很多現實的問題,對人性的考驗,而最現實的問題,就是錢。

過不了“錢關”的再婚夫妻,到底都有哪些關于錢的現實問題。

過不了“錢關”的再婚夫妻

1、保障。

夫妻離婚,不隻是關系的結束,感情的結束,還有人生信念的崩塌,從此不敢再去相信婚姻。這導緻大多數離異人士,在第二段婚姻中,不敢再有毫無保留的付出,甚至還沒有結婚,已經想到萬一又過不下去,離婚的可能性。

還沒有結婚,都已經想到了離婚的可能,那必然會考慮到自己萬一離婚的保障,進而在婚姻生活中,會藏私,不敢付出,把錢看得很重。

是以很容易在錢的事情上出現一種情況,隻能進不能出。

偷偷存錢,準備退路,盡管不一定會走上這條路。夫妻之間,可能難以做到坦誠相對,隻要提到錢,聊到關于錢的話題,雙方都會有那種如臨大敵的戒備心、防備心。

大抵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同床異夢。

基本上也證明了,彼此間不會有共享一份命運的決心,以及共同奮鬥的價值觀。

男人害怕到頭來為他人做了嫁衣,女人害怕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當然了,這也肯定違背了親密關系的意義,使得夫妻關系,變成各懷鬼胎的合作關系。

終于等激情褪去,夫妻關系漸行漸遠,越發陌生。

過不了“錢關”的再婚夫妻

2、資源。

人都是有私心的,再婚夫妻的現實之處就在于,兩個人的利益與生活并沒有完全捆綁在一起,隻是捆綁了少部分。是以對于那些沒有被捆綁到一起的部分,就會放大人性的問題,出現争鬥與戒備。

比如你們都想把最好的資源留給自己的孩子,進而導緻夫妻必然會站到彼此的對立面,畢竟人都有彌補孩子的心理。

這種沖突,無關條件上的差異。都有可能争得頭破血流,因為人人都想為自己的孩子争取更多。

自己的孩子自己疼,沒有絕對的視如己出,這幾乎是肯定的。

過不了“錢關”的再婚夫妻

當然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彼此都想争奪家庭經濟的絕對支配權。不管這個家庭經濟是不是由兩個人共同創造出來的,隻要結婚了,我就想擁有絕對的支配權,美名曰這樣有安全感。

然後利用自己的權利,去填補自己的私心。

争奪資源的過程,就是互相鬥争的過程,最後必然會從内部破壞婚姻的團結,其實從夫妻之間的沖突就能看出來,你給你孩子買玩具了,怎麼不給我的孩子買玩具,你給你孩子多少錢,又給我孩子多少錢。

過不了“錢關”的再婚夫妻

3、利益。

不能把家庭利益放在首位,也不能把個人收入當成家庭收入,把伴侶的開支當成家庭的開支。比如男人掙錢男人花,女人掙錢女人花,做不到把彼此的收入全部用于家庭建設,滿足了家庭的需求,再考慮自己的需要。

經濟上AA制,說白了就是都怕自己的錢吃虧,始終是把個人利益放在首位的。實際上這樣的婚姻,也早已經被利益心套牢了。

沒有付出奉獻,隻有自私索取,永遠都不考慮家庭的成長和發展,隻看自己得到了什麼。

過不了“錢關”的再婚夫妻

講一個真實的例子。

一個再婚女人,以前和前夫吵架,哪怕再有情緒,她也都舍不得摔東西,因為東西摔壞了,要花家庭的錢去重新買的。而家庭中的錢,有她的付出和辛苦,也有她對未來的希望和打算。

但是和再婚丈夫在一起,她從來沒有這些顧慮,在情緒上頭時,肆意發洩着自己的情緒,東西摔壞了,根本不在乎。

其心理是什麼?摔壞了再買,至于錢從哪裡來?反正我不出,你自己想辦法。

這是人或多或少都有的心理,哪怕家庭遇到經濟上的難處,也會表現的非常的冷漠,沒有把自己真正當成這個家庭的一份子。

過不了“錢關”的再婚夫妻

是以那些打算離婚的人,最好三思而後行,不要把再婚生活想象的那麼美好。也許有美好的部分,但也一定也有現實的部分,夫妻還是原配的好,這從來都不是一句虛話。

婚姻改變不了人性的問題,千萬不要幻想自己會是例外,你沒有那麼特殊。

在這裡也隻是提到了錢,可能帶來的現實問題,除此以外,還可能有家庭、孩子、前任等等方面的現實問題。

毫無疑問的,處理這些現實問題,更加考驗一個人的智慧、勇氣和膽量。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把這些東西,用于眼前呢。如果你沒有這些東西,那麼你覺得可能有一個人,完全不用你做什麼,就能滿足你對幸福的所有浪漫幻想嗎?如果不能,心思就要回到那個擁擠的家。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