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谷愛淩、蘇翊鳴奪金福地,背後還有這些故事

2月15日,在北京冬奧會單闆滑雪男子大跳台決賽中,中國代表團運動員蘇翊鳴奪得金牌,賽事舉辦地首鋼滑雪大跳台四枚金牌至此全部産生,包括單闆滑雪大跳台和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兩個項目,男女各兩枚金牌,谷愛淩和蘇翊鳴摘得其中的兩枚金牌和兩枚銀牌,這座冬奧會場館也成為中國隊的“雙金”福地。

谷愛淩、蘇翊鳴奪金福地,背後還有這些故事

晨曦中的首鋼大跳台 方非/北晚新視覺供圖

金牌背後離不開賽事舉辦地首鋼園的服務保障。記者了解到,冬奧會開幕以來,直接參與服務保障工作的首鋼職工和青年志願者共計2000餘人,其中有260餘人進入閉環管理,分别在首鋼滑雪大跳台、冬訓中心、首都體育館、冰立方、秀池酒店等場館和酒店進行服務保障工作。

在比賽期間大跳台獲得世界廣泛關注和贊譽,身為首鋼滑雪大跳台場館和基礎設施經理的劉玉川感到無比激動和自豪。

劉玉川是首鋼建投大跳台項目協調部部長助理,自2019年10月份從“四塊冰”保障國家隊訓練轉戰到“雪飛天”滑雪大跳台冬奧場館的建設、賽事籌備和賽時保障工作。冬奧組委首鋼滑雪大跳台場館團隊成立後,劉玉川被任命為場館和基礎設施經理,主要負責賽前場館運作設計、造雪和體育器材及設施管理等山地運作工作、永久設施及臨時設施建設工作、賽時設施運作保障工作及賽後場地恢複等工作。

劉玉川告訴記者,根據冬奧會大跳台籌辦工作需要,自1月1日正式采取小閉環模式進行管理。為確定小閉環内設施能源保障、二次塑形配合、疫情防控、轉播、清廢等首鋼方各項工作順利有序推進,1月4日他主動申請進入小閉環,配合首鋼滑雪大跳台小閉環工作上司小組,督促各項工作貫徹落實,確定小閉環工作順利開展。期間國際奧委會官員20餘人對場館分别進行了三次賽前考察,對場館設施整合及就緒情況、場館運作、防疫分區、形象景觀等工作進行了現場審議驗收。作為本次考察主責業務領域負責人,劉玉川對本次考察任務涉及核酸檢測室、運動員餐飲及休息和更衣區、轉播綜合區、計時計分闆等33個閉環内外不同點位進行了周密安排和接待,順利通過國際奧委會稽核。

國際奧委會專家組在考察後表示:“自從2021年4月起,我們共接到大跳台八次月度彙報,自第三次起連續六次被評為低風險場館。通過三次考察,我們更加相信大跳台這座場館會為北京冬奧帶來更優的參賽觀賽體驗。”

自2022年1月23日場館正式進入賽事運作周期,各項工作要求更嚴更實更細,協調要更順暢高效,執行更有力。作為場館業主和基礎設施經理,劉玉川嚴格按照制定的賽事運作計劃和保障方案做好永久和臨時設施、市政能源、電梯特種裝置等巡查巡檢工作;配合OBS、技術官員施工和系統調試;統籌技術、電力、清廢、山地運作、形象景觀……事無巨細,樣樣都要做到最好。截至目前,場館各項保障工作得到了國際官員、運動員和國内外媒體的認可和好評。尤其2月8日谷愛淩奪冠,首鋼園和大跳台場館舉世矚目。“自己感到無比光榮和自豪,一切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他說。

杜美會是首鋼滑雪大跳台媒體運作團隊的一員,同時也是首建投服務保障冬奧工作的一名“老人”。2008年,她曾在北京奧運會中進行服務保障,自此與奧運會結下了不解之緣。2015年11月,在北京冬奧組委選址首鋼園區之初,她幸運地成為首建投服務保障冬奧小組的一員,主要負責冬奧組委辦公區規劃、建設等相關協調保障工作,後來又加入了大跳台協調部。随着冬奧會進入中原標準時間,她又榮幸地成為首鋼滑雪大跳台場館運作團隊的一員,主要配合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OBS)做好轉播協調工作。

杜美會興奮地告訴記者,從事服務冬奧工作之後,自己漸漸地喜歡上了體育,也喜歡上了體育賽事轉播。她說,賽事本身極富“戲劇性”與“懸念性”,要求體育賽事轉播不僅是客觀陳述,更重要的是充滿想象力地運用鏡頭語言。賽道上的錄影機就如同觀衆的眼睛,捕捉到的是比賽中最精彩的畫面,這一切都将依賴于轉播團隊與場館各業務領域的通力配合。

場館第一個比賽日過後,轉播效果得到國際社會一緻好評,截至目前,經國際廣播中心(IBC)回報,相較于上一屆冬奧會,北京冬奧會在各個國家轉播商的播出資料全面飙升,并取得了冬奧會收視率的突破性成果。

回首六年時光,杜美會表示,自己特别幸運能夠參與服務保障冬奧工作,不僅收獲了自信,還提高了自身的素質與能力,讓自己從剛着手時的茫然無措逐漸成長起來,能夠從容、有序、高效的處理各項工作。與冬奧共成長,是對自己這些年工作的高度概括與總結。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她将繼續保持緊迫感、責任感和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态,協助OBS做好撤場工作,将冬奧服務保障工作畫上一個圓滿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