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甯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回應熱點問題,20個問答實錄來了

2月15日晚間,全球動力電池龍頭企業甯德時代(300750)釋出公告,披露了2月14日董事長曾毓群、董事會秘書兼副總經理蔣理、财務總監鄭舒接受包括高瓴資本、鴻商資本、騰訊投資、淡馬錫、紅杉資本等在内的50名投資者調研的情況。

甯德時代就投資者重點關注的20個問題進行了回複。甯德時代表示,友商擴産不意味着會增加競争,有創新材料體系、結構體系的産品才值得競争。公司始終通過材料創新、結構創新與極限制造,為客戶提供最具成本效益的産品。

甯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回應熱點問題,20個問答實錄來了

甯德時代表示,友商擴産不意味着會增加競争,有創新材料體系、結構體系的産品,才值得競争。公司始終通過材料創新、結構創新與極限制造,為客戶提供最具成本效益的産品。

具體内容實錄如下:

1、公司對上遊锂資源布局和控制情況?

答:公司通過長協、投資合作、回收利用、自行開采等方式保障锂資源供應。其中,回收方面,锂回收率已超90%,锂回收目前已在供應保障中起到一定作用;除了此前海外投資合作外,公司也在宜春等地投資锂資源,自行開采锂礦。

2、公司研發邊界是什麼,傳統制造業是否已經到極限了,是否進一步做電控相關?未來是家電池公司還是有更高的想法?

答:公司是全球領先的動力電池企業,但制造業中的能量存儲、能量轉換也還有很大空間。作為科技創新公司,立足于人類新能源事業,與新能源相關、與創新科技相關的領域,公司均有可能涉足。

3、電池生産工藝過程中,是否用到美國的技術、材料或是裝置?

答:電池生産過程中公司沒有直接涉及,BMS上晶片部分源自美國,目前也在做國産化。

4、CTC方案裡,公司要做一個內建方案給客戶,會牽扯到客戶底盤的設計制造的蛋糕,整車廠為什麼會願意?

答:公司打造CTC方案,目的是以更高成本效益、更低電耗的産品來加速電動化替代,源于客戶打造新能源車産品競争力而提出的需求,通過公司與車企的專業化分工,将各自長處發揮極緻以推出有競争力産品。

5、普通了解烘幹化成和檢測是電池制造的核心工藝之一,烘幹不同電池時差很大,是否能用内阻檢測,控制烘幹時長,來保證每個烘幹時長最短?

答:工藝是為了實作設計性能,如可靠性、安全性等。塗布烘幹工藝是為了将溶劑去除,留下空隙,而溶劑在揮發過程會導緻粘結劑在極片内部分布不均,進而導緻充電析锂。公司新技術可以解決該類問題,同時實作9分鐘快充。結構設計完成後要實作對應的控制,真正做到可靠性、安全性強、成本低是有挑戰的。

6、公司很多美國的客戶,是否考慮要去美國建廠?是否有可能?

答:公司與美國客戶互動較多,既包括新勢力,也包括傳統車企,雙方共同探讨了各種可能的供應及合作方案,以及本地化生産的可能性,但具體情況需考慮到勞工教育訓練、效率、工會等因素對品質與成本的影響。

7、公司未來發展最大挑戰是什麼?

答:公司成長速度、組織能力與人員的國際化能力是最大的挑戰。基于極限制造體系的可複制性,公司截至去年底已累計布局了10大生産基地,未來公司拟加強海外基地布局,完善包括境外員工教育訓練等體系建設,也面臨更多挑戰。

8、公司怎麼看待友商擴産,特别是國際化競争。

答:友商擴産不意味着會增加競争,有創新材料體系、結構體系的産品,才值得競争。公司始終通過材料創新、結構創新與極限制造,為客戶提供最具成本效益的産品。

9、按測算,目前公司擴産的ROE或ROIC很高,長期來看2025年之後,高ROE或ROIC能持續保持嗎?

答:ROE、ROIC的提高也依賴于技術進步,極限制造高速産線技術水準全球領先,單線産能顯著提升,生産效率提高,降低生産成本。

10、公司在供應鍊多數環節都有布局,有的是以入股形式參與,一些還沒有入股。以後在沒有入股但市占率很高的公司,公司是會參股還是會交給市場競争?

答:公司看重長期真正合作的夥伴,不論市場好壞均能共克時艱,攜手共赢,一起推進行業穩定、可持續發展。

11、儲能在美國市場占有率較高,如何看待美國儲能政策變化風險?

答:公司與美國儲能客戶有過探讨,客戶希望本土化供應,需綜合考慮動力電池産能、客戶需求、生産成本等因素再确定。

12、公司新的産品會考慮建構新的供應鍊體系,如自己做氟化工,具體規劃是怎樣的?

答:新産品涉及的新供應鍊體系建構,針對技術含量高的材料,公司會先研發、生産打樣,再技術授權給供應商,公司有責任把最好的技術應用在客戶産品上。

13、近兩年磷酸鐵锂降低了行業進入壁壘,通過這些電池也能做到新能源車産品NEDC續航500-700公裡,是否公司很多行業優勢不能發揮出來?

答:從資源角度,不同産品優勢發揮有差異,公司在現有體系做出了超長壽命電池,來支撐商業模式創新。在新體系方面,公司開發的鈉離子電池具備較好的低溫性能,同時更高能量密度産品還将在新領域探索實作突破性應用,比如商用飛機等。

14、去年投資者交流讨論重點之一為高效低成本産品路線,與今天交流側重點有較大差異,請問這一年公司的經營或是您的态度有怎樣的變化?

答:前期電動車推廣需要高效低成本産品,但現在高端電動車也廣受消費者歡迎,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認可已成為趨勢。為客戶、為投資者創造價值,繞不開技術領先、營運卓越與優質服務。

15、公司如何看待最大的可及市場10-20萬車市場裡未來電池化學體系、封裝結構以及商業模式的形态演變,比如M3P、無鑽等?

答:準确來說,電動化替代較難的是8-12萬價位區間車型,以巧克力電池換電産品配套相應車型,可使新能源車(不含電池)首購成本低于燃油車,換電速度等于燃油車加油,解決成本效益的問題。公司計劃推出的新産品M3P,準确來說不是磷酸錳鐵锂,還含有其他金屬元素,公司稱之為磷酸鹽體系的三元,成本較三元下降,但仍然占據新能源車一定成本。我們認為,8-12萬元區間車型終極解決方案是巧克力換電。

16、公司這幾年出口業務很多,海外收入也暴漲,結合海運運費暴漲的情況,簡單介紹下公司如何對出口路徑和物流商進行選擇?

答:公司在全球範圍廣泛選取合作夥伴,綜合評價物流轉倉、内陸運輸等各方面因素,來降低綜合成本。

17、公司電池回收三元關鍵金屬回收率可達99.3%,能否介紹磷酸鐵锂的回收情況。

答:三元回收成熟度高于磷酸鐵锂回收的原因在于鎳、鑽金屬價格高昂,近期因磷酸鐵锂漲價,磷酸鐵锂回收熱度也顯著提升。目前,公司同時具有三元與鐵锂廢舊電池年回收處理技術及産能,未來産能還将持續擴大。除了正極外,公司布局了石墨與電解液回收,以提升産品經濟性、減少産品碳排放。

18、目前,消費者對電池供應商關注度不那麼明顯,而是把續航裡程與車企關聯。公司是否打算從幕後走到台前,讓消費者選擇電池品牌?

答:公司從換電開始打造自己的品牌,讓消費者認識搭載公司電池的産品優勢。

19、目前公司全球動力電池使用量市占率33%,國内超50%。長期市占率目标維持什麼水準?

答:公司的願景是緻力于為全球客戶提供一流的新能源解決方案,客戶服務深度與廣度提升帶來的市占率提升是結果展現也是努力方向。

20、锂短缺一時半會無法解決,資源開發需要周期,銅、鋁也在漲價,在這期間公司怎麼應對?公司雖然有一些長協供應,但整個産業承擔了價格上升,是否擔心銷量問題?

答:碳酸锂等原材料短期成本上升後對公司有一定影響,可通過多種方式對沖;銅、鋁可通過新技術大幅減少使用量。換電模式可以讓消費者實作首購成本低于燃油車,同時享受電動化、智能化及換電便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