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學長來了!奧運冠軍陳艾森、謝思埸在暨大分享成長故事

作者:南方plus用戶端

奧運冠軍的秘密是什麼?如何抵抗壓力?10月19日,奧運冠軍陳愛森和謝思軍在暨南大學(以下簡稱大學)分享了獲獎感和成長故事,鼓勵同學們珍惜大學時光,讓奮鬥更加美好。

學長來了!奧運冠軍陳艾森、謝思埸在暨大分享成長故事

奧運冠軍、濟南運動員陳愛森和謝思偉分享了奪冠的感覺和成長的故事。

學長來了!奧運冠軍陳艾森、謝思埸在暨大分享成長故事

談論赢得冠軍:

站在講台上隻想着祖國

陳愛森和謝思偉是體育界的"同志",也是經濟大學的老師兄弟。陳愛森是2018年經濟大學國際商務碩士學位,2016年8月在裡約奧運會上獲得男子雙人10米跳台和男子單打10米跳台冠軍,成為奧運曆史上第一位同時獲得男子單打10米跳台和雙人10米跳台金牌的運動員。謝思偉是2019年大學經濟學院國際商務碩士學位,而今年剛剛獲得東京奧運會跳水男子雙人三米闆、男子三米闆冠軍,進而成為跳水男子3米跳闆項目史上第一個實作奧運會、世界杯、世錦賽"大滿貫"的人。

"雙冠王"是同一個師兄,兩人的關系如何?"很熟悉""我是一樣的",分享會開始了,兩個默契的回答引起了陣陣掌聲。

在疫情爆發後推遲了一年的東京奧運會都承認,他們承受了更大的壓力和挑戰。

"2020年,我們準備沖擊奧運會,但也鉚足了勁,在近期的比賽推遲,有一種'拳打在空中'的感覺,感覺無處可去,非常困難。此外,一年的延遲可以改變精神和身體狀況。"陳愛森說。

解振華表示,推遲奧運會對高水準運動員影響較大。"随着年齡的增長,運動員從傷病中恢複過來變得越來越困難,如果他們受傷了,他們可能不得不停止訓練一周到兩周,事實上他們跟不上其他人的進步,"他說。

迫于壓力,在東京奧運會上,陳愛森和曹媛在10米跳台跳台上獲得銀牌,而謝思偉在東京奧運會上獲得男子雙人三米闆和男子三米闆冠軍。

學長來了!奧運冠軍陳艾森、謝思埸在暨大分享成長故事

站在講台上,謝思的眼睛紅了起來。"有時候眼淚失控,尤其是在這個國家榮耀的時刻,心中有一種自豪感。"謝燕益說。

"站在領獎台上,我隻想想想我的國家。陳愛森說,祖國培養了他們,給了運動員良好的訓練條件、食衣條件。站在領獎台上,他為身為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學長來了!奧運冠軍陳艾森、謝思埸在暨大分享成長故事

談談傷病:

選擇目标後,沒有回頭路

對于許多高水準運動員來說,受傷是他們共同的"敵人"。陳愛森和謝思薇也受了傷。

陳分享說,在2017年至2019年期間,他經常患有神經質的手臂無力,隻能做日常活動,不能努力訓練,并且腳踝受傷使他無法行走。不能訓練意味着不能提高,這對他的運動生涯有很大的影響。但在上司、教練和隊友的鼓勵下,他繼續訓練,最終重新調整。"心中有一個夢想,集中注意力,堅持你正朝着你選擇的方向前進的信念。"陳愛森說。

謝先生也受了重傷。2014年,Sheath因腳踝骨折而無法訓練,甚至有退役計劃。經過兩次手術,他的腳上又多了兩顆鋼釘和一根鉚釘,醫生告訴他不要再潛水了。但謝思偉依然堅持不放棄,"首先,心裡要有目标和方向,選擇這條路,一定要走完,沒有回頭路!"

學長來了!奧運冠軍陳艾森、謝思埸在暨大分享成長故事

3.奧運冠軍、濟南運動員謝思偉分享

哪個對人才和努力更重要?陳光誠和謝陽都同意,努力更重要。在陳愛森眼中,謝思偉是一個"當做鬼拼搏的運動員",帶着痛苦也想努力練習。在謝燕益眼中,陳愛森是一個既有天賦又有拼搏的運動員。

學長來了!奧運冠軍陳艾森、謝思埸在暨大分享成長故事

作為弟弟,在分享的最後,陳愛森、謝思薇到現場老師兄妹提出了貼心的建議。陳愛森鼓勵嫂子珍惜大學時代,探索自我,在堅持目标的同時保持良好的心态。謝思薇鼓勵老師和姐姐努力結合,在努力的同時,為自己找到合适的放松狀态。

記者:馬立民

照片:李曉華

通訊員:李偉炎

作者:馬立民;李曉華

廣東教育頭條

來源:南方Plus - 創造更多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