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歲成為全美冠軍,她的“開挂”人生背後,究竟有什麼秘密?

作者:媽心理學習動力輔導
9歲成為全美冠軍,她的“開挂”人生背後,究竟有什麼秘密?

今年這個春節過得格外熱鬧,雖然疫情期間無法出門拜年,但是我和孩子一起在家裡看了冬奧會。

孩子非常積極,甚至會每天檢視賽程表,不肯錯過每一場精彩的比賽。

和孩子一起在電視前歡呼呐喊的同時,看着那些在賽場上光芒萬丈的選手,我又忍不住想,這些選手也不過十幾二十歲,他們到底是如何成長為如此優秀的人的呢?

9歲成為全美冠軍,她的“開挂”人生背後,究竟有什麼秘密?

01.

今年東奧,最引人注目的,大概要數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公主”的谷愛淩,和一到中國就備受矚目的日本選手羽生結弦了。

谷愛淩代表中國出戰多個項目,其中就包括大陸先前并無人參與的大跳台。

而她卻在這個項目中先聲奪人,一舉拿下了中國首枚女子雪上運動金牌,成為了傳奇。

一鳴驚人後,這位混血“公主”的經曆被媒體們大為贊頌——

九歲成為全美冠軍,未成年就斬獲五十多枚金牌,而在高強度的運動和訓練之外,她又成績優秀,考入斯坦福大學。

在此之外,她還會鋼琴,芭蕾,愛好豐富,年紀輕輕,就如同開挂一般走到了其他人無法企及的高度,被人直呼“開挂”。

9歲成為全美冠軍,她的“開挂”人生背後,究竟有什麼秘密?

那麼,谷愛淩的“開挂”人生背後,究竟有什麼秘密呢?

和很多人設想的不同,這樣優秀的谷愛淩,其實是一個被母親和外婆撫養長大的,單親家庭的孩子。

與很多離婚後自怨自艾的媽媽不同,谷媽媽是一位非常堅韌而優秀的女性,她畢業于斯坦福,闖蕩華爾街,擁有自己事業的同時,也有着非常獨特的個人愛好。

谷愛淩最早接觸到滑雪,就是因為媽媽自己喜歡滑雪。

誤打誤撞發現了孩子對滑雪的喜愛和天分之後,才開始請專業的教練,指導孩子更加系統地進行技巧的教育訓練。

無論是賽場上還是采訪中,你都無法從谷愛淩的身上發現任何自卑不安的情緒,她的媽媽和外婆,是她最大的自信來源。

谷愛淩的媽媽是一位事業女性,即便擁有如此優秀的孩子,她也完全沒有耽誤自己的事業,不斷拓展自己的商業版圖,甚至會帶着孩子在美國和中國兩地奔波。

也正因如此,谷愛淩雖然生在美國,卻能講一口流利的中文,對中國的風土人情信手拈來。

雖然谷媽媽是一個事業女性,但她對女兒的關注卻沒有絲毫旁落,孩子成長中的每一個重要時刻,她都堅定地站在孩子的身邊加以鼓勵。

小時候谷愛淩很調皮,媽媽卻從不訓斥她“搞破壞”,而是積極引導她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教導孩子技巧。

生活裡,任何細微小事裡的進步,都會被媽媽和外婆加以肯定。

谷愛淩人生中的第一場比賽,因為失誤摔倒在了雪坡上,然而外婆在她下場後的第一個舉動,就是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誇她比之前進步了許多。

就是在媽媽和外婆這樣堅定的肯定中,谷愛淩才培養起如此自信開朗的性格。

9歲成為全美冠軍,她的“開挂”人生背後,究竟有什麼秘密?

面對世界級的比賽也可以保持積極放松的心态,發揮出自己最好的水準,這一切都和她堅實的自信和安全感分不開。

滑雪對于谷愛淩而言與其說是一個事業,不如說是一項具有挑戰的愛好,刺激她不斷勇攀高峰,打破自己的上限,這正是在家人影響下的積極性格,帶給她的動力。

在谷愛淩身上,我們看到的是榜樣的力量,母親用自己的愛好來影響孩子,支撐孩子的同時,培養了孩子的積極動力和強大自信。

谷愛淩的“赢”,讓世界看到了包容的家庭與自信的自我能生發出的力量。

我們無法複刻出谷愛淩一樣的家庭,培養不出這樣的“天才少女”,卻可以像谷媽媽一樣,為孩子提供強大的自信和内驅力。

9歲成為全美冠軍,她的“開挂”人生背後,究竟有什麼秘密?

02.

與身家條件優異的谷愛淩不同,來自日本的羽生結弦的家境卻要平庸很多。

這位成名後被叫做“冰上王子”的選手,不過是一個日本普通家庭的孩子,他沒有名校出身的父母,甚至一家四口擠在政府的廉租房裡生活。

童年時的羽生結弦,是因為性格活潑好動,才跟着姐姐走上冰場,進而被發掘出了花滑的天賦,然而即便如此,那時的他并不喜歡這項運動。

四年級的羽生結弦就已經捧起了全國賽的冠軍獎杯,可那時的他并不喜歡花滑,反而更享受棒球場上可以和父親一起玩耍的時間。

在發現了孩子對花滑得不耐煩時,父親很認真地問羽生結弦,是否真的不喜歡花滑,如果不喜歡,就放棄吧。

那時羽生結弦的父親獨自賺錢支撐家庭,一家人住在政府為低保家庭提供的廉租房,卻要花巨額學費培養羽生結弦訓練,如果放棄,那就意味着這些錢打了水漂。

可即便如此,在發現孩子不喜歡這項運動時,父親還是毅然選擇了放棄。

9歲成為全美冠軍,她的“開挂”人生背後,究竟有什麼秘密?

不再被“強迫”訓練的羽生結弦,反而越來越發現自己骨子裡喜歡受人關注,不願服輸的性格。

而花樣滑冰這項運動,恰好最能滿足他的需要,于是羽生結弦重新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回到了冰場。

重燃對花滑的喜愛後,父親并沒有對羽生結弦的反複有任何置喙,反而開始積極學習花樣滑冰的各種理論知識,用這種方法幫助孩子進行進一步的學習。

而原本不贊成孩子投身花滑運動的媽媽,也成為了孩子最堅實的後盾,遠渡重洋陪着孩子去到世界各地進行教育訓練,參加比賽,并肩負起一切内勤工作。

羽生結弦穿着媽媽親手縫制的“戰袍”無數次走上冰場,并且每次都會鄭重地将自己的金牌挂在媽媽的胸前,這是屬于他和媽媽共同的榮譽。

很多人不了解,明明在這次奧運會中,羽生結弦挑戰4A失敗,甚至沒有拿到獎牌,為什麼依然有如此多的國内外觀衆為他鼓掌?

央視報道中曾用“一生懸命”來形容羽生結弦,他能夠以一個外國運動員的身份多次獲得央視高度的贊譽,靠的是堅韌的意志和高度的個人魅力。

2014年花滑大獎賽前,他意外在熱身階段與另一名選手相撞,渾身上下多處流血,卻在簡單包紮後走上賽場。

9歲成為全美冠軍,她的“開挂”人生背後,究竟有什麼秘密?

五次摔倒,卻依然忍受着可怖的疼痛堅持完成比賽,并靠着總分數拿到了亞軍。

比賽結束的他脫力到需要拄拐行走,而這場比賽也被觀衆稱為“血色魅影”,無數人通過這場比賽看到了他内心的堅持,被他征服。

包括這次挑戰失敗的“4A”,更是連他的偶像,俄羅斯著名花滑選手普魯申科都認為是人類無法完成的動作。

選擇相對簡單的動作,羽生結弦想要衛冕冠軍并不算困難。

然而他還是毅然決然選擇挑戰自己,在身負重重舊傷的情況下走上賽場,雖然最終沒有完成4A,但他的精神卻感動了無數的觀衆。

回頭去看兒時,如果當年羽生結弦的父母強制要求孩子留在花滑賽場上燃燒自己,可能他早早磨平了自己心裡的愛意,或許隻能成為一個二流的運動員。

正是因為父母的尊重留給他的空間,讓羽生結弦可以堅定自己内心的選擇,發揮出屬于自己的力量。

9歲成為全美冠軍,她的“開挂”人生背後,究竟有什麼秘密?

谷愛淩的“赢”,羽生結弦的“輸”,是賽場上的兩種結果,卻是精神上的高度一緻。

上天從未抛棄過每一個努力生長的靈魂,也不曾辜負過每一個擦肩而過的生命。

我們的孩子或許不曾是天才,不曾擁有過人的天賦,他們的成功和經曆無法複刻,但是我們可以讓自己成為這樣的家人。

像他們一樣,成為孩子積極包容的後盾,成為托舉孩子夢想的雙手,和助燃孩子動力的火炬,才會讓他們也擁有這樣明朗燦爛的人生。

想要擁有奇迹一般的孩子,就先成為足夠優秀的家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