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化名人筆下的元宵節:我們自己的狂歡節和情人節

文化名人筆下的元宵節:我們自己的狂歡節和情人節

文化名人筆下的元宵節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南宋詞人辛棄疾筆下的元宵節,曆經歲月洗禮依舊燈火闌珊;看花燈、猜燈謎、吃湯圓、放煙花,銘刻于每個人回憶中的元宵節,凝固了中國人對這一傳統節日的“獨家記憶”。

以下是多位文化名人作品中有關元宵節的點滴印記,順着他們的文字,讓我們一起品味下名家眼中的元宵節模樣吧。

01

歐陽修:人約黃昏後

中國古代自古有在城市實行宵禁的做法,但從隋唐時期起,元宵節期間就可以“放節假、馳夜禁”。城中市民無論男女,元宵節期間都可以張燈飲酒,盡享節日的歡樂氛圍,唐代文學家蘇味道在其《正月十五夜》中就留下了“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的詩句。

正因如此,元宵節也被稱為中國式的“狂歡節”,而在2005年,著名詩人餘光中也曾稱元宵節是“中國的情人節”。餘光中說:“在西方,人家的情人節是2月14日,我們的情人節就是今天。我們的詩詞裡,‘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多麼浪漫!”

宋代大文豪歐陽修在《生查子·元夕》中描寫的元宵夜情侶們相會的詞句極其美好,堪稱千古佳句。其實在古代,好多文人墨客都講過過元宵節的心情。比如“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就是唐伯虎的詩句。黑夜來臨,本是日落而息、倒頭酣睡的時候,但元宵之時,人們卻有不眠不休的興緻。這興緻高昂,落在一個“樂”字上,由樂發聲,正要“開口笑”。

在“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蘇味道《正月十五夜》)的元宵節,除了盡情玩樂,少男少女們也走上街頭,勇敢表達自己心意,留下一段段佳話。這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當屬歐陽修《生查子》中的一段浪漫情感: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當然,在文學作品中,元宵節也不盡是一片歡歌笑語。公元1075年,蘇轼寫下《蝶戀花·密州上元》,回憶元宵節杭州“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随馬”的盛況,也記載下了密州“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雲垂野”的清冷。

02

姜夔:孤燈猶喚賣湯元

除了觀賞遊玩,吃元宵也是元宵節獨特的飲食風俗。代表着團圓和美的湯圓由糯米粉制成,舊時曾稱為“圓子”“湯圓”“糖圓”“團子”等,是民間慶祝家國團圓的重要食物。

宋代姜夔在其作品《詩曰·元宵争看采蓮船》中寫道:“元宵争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記載了當時元宵節民間食用湯圓的風俗。

在中國古代民間傳說中,元宵的起源與春秋時期楚昭王有關。據稱,楚昭王泛舟長江時見有江面漂浮物,色白微黃,内有紅如胭脂的瓤,食之味道鮮美。孔子稱此為浮萍果,“得之主複興之兆”。此後楚昭王即命人以山楂為餡料仿制食用,即為元宵的前身。

發展至今,因做法、餡料、吃法等的不同,中國南北方對元宵的叫法又有湯圓和元宵之分,但無論差異幾何,這一食物都寄托了各地居民對未來圓滿生活的向往。

03

老舍: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

觀燈是元宵節重要的民俗,文獻記載中,唐明皇元宵節在大明宮大陳燈影,明太祖朱元璋剛剛建都南京就在元宵節于秦淮河上燃放水燈萬隻。在老舍先生的筆下,北京的燈節也是一派喜氣洋洋:

“正月十五,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美麗。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挂出幾百盞燈來,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有的通通彩繪全部《紅樓夢》或《水浒傳》故事。這在當年,也是一種廣告。燈一懸起,任何人都可以進到鋪中參觀。晚上燈中點上燭,觀者就更多。”“小孩子們買各種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氣,在家中照樣能有聲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燈:走馬燈、宮燈、各形各色的紙燈,還有紗燈,裡面有小鈴,到時候就叮叮地響。”(《北京的春節》)

根據《東京夢華錄》等的記載,宋代起元宵節觀燈有專門的“燈市”,從正月十五到十九共計五天,事先搭建一座高達數丈的“鳌山燈棚”,上面布置各種燈彩數萬盞,“琉璃燈”“萬眼羅”等都是當時廣為流傳的燈彩式樣。

元宵節觀燈的民俗,表達的也是中國古代人民對于人丁興旺、生命傳承的美好祈願。這一方面是因為燈火通常被視為生命的象征,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很多地方的語言和民俗中,“燈”與“丁”諧音,點燈也就表達了“添丁”的樸素追求。

04

冰心:擁有三盞燈,神氣得很

很多人都讀過冰心的散文集《寄小讀者》,其中收錄的一篇《漫談過年》,蘊含着她思念家鄉的溫柔親切的感情,同時也有對元宵節裡家鄉風俗的難忘記憶。

“那時代的風俗,從正月初一到十五,是禁止屠宰的。是以,母親在過年前,就買些肘子、豬腳、雞、鴨之類煮好,用醬油、紅糟和許多佐料,腌起來塞在大壇子裡,還磨好多糯米水粉,做紅白年糕。這些十分好吃的東西,我們都一直吃到元宵節!”

“我們老家在福州市南後街。福州的風俗,元宵節小孩子玩的燈,都是外婆家送的。福州方言,‘燈’與‘丁’同音,‘添丁’是句吉利話,是以,外婆家送給我們姐弟四人的是五盞燈!我的弟弟們比我小得多,他們還不大會玩,我這時就占了便宜,我牆上挂的是‘三英戰呂布’的走馬燈,一手提着一盞眼睛能動的金魚燈,一手拉着會在地上走的兔兒燈,覺得自己神氣得很。”

05

沈從文:燈節的燈

著名作家沈從文曾于1963年3月寫過一篇散文叫《燈節的燈》,文如其名,将過節觀燈的曆史娓娓道來。

“元宵主要在觀燈。觀燈成為一種制度,似乎《荊楚歲時記》中就提起過,比較具體的記載,實起始于唐初,發展于兩宋,來源則出于漢代。燈事遲早不一,有的由十四到十六,有的又由十五到十九。‘燈市’得名并擴大作用,也是從宋代起始。論燈景壯麗,過去多以為無過唐宋。觀燈有‘燈市’,唐人筆記雖記載過,正式舉行還是從北宋汴梁起始,南宋臨安續有發展,明代則集中在北京東華門大街以東八面槽一帶。從《東京夢華錄》和其他記述,得知宋代燈市計五天,由十五到十九。事先必搭一座高達數丈的‘鳌山燈棚’,上面布置各種燈彩,燃燈數萬盞。封建皇帝到這一天,照例坐了一頂敞轎,由幾個親信太監擡着,倒退行進,名叫‘鹁鴿旋’,便于四面看人觀燈。又或叫幾個遊人上前,打發一點酒食,舊戲中常用的‘金杯賜酒’即由之而來。

“宋人筆記同時還記下許多燈彩名目,‘琉璃燈’可說是新品種,不僅在富貴人家出現,商店中也起始用它來招引主顧,光如滿月。‘萬眼羅’則用紅白紗羅拼湊而成。至于燈棚和各種燈球的式樣,有《宋人觀燈圖》和《宋人百子鬧元宵圖》,還為我們留下些形象材料。由此得知,明清以來反映到畫幅上如《金瓶梅》《宣和遺事》和《水浒傳》插圖中種種燈景,和其他工藝品——特别是保留到明清錦繡圖案中,百十種極其精美好看旁綴珠玉流蘇的多面球燈,基本上大都還是宋代傳下來的式樣。另外畫幅上許多種魚、龍、鶴、鳳、巧作燈、兒童竹馬燈、在地下旋轉不停的滾燈,也由宋代傳來。宋代‘琉璃燈’和‘萬眼羅’,明代的‘金魚注水燈’,和用千百蛋殼做成的巧作燈,用冰琢成的冰燈,式樣作法已難詳悉,至于明代有代表性實用新品種,‘明角燈’和‘料絲燈’,實物在故宮還有遺存的。”

06

池莉:吃了湯圓,呆看了圓月

當代著名女作家池莉在微網誌中曾寫道:

“情人節元宵節我沒寫微網誌,遭到幾個小友不懈追索,特補寫幾句:我深知自己是中國人。我從來不過西方情人節。我認為玫瑰和巧克力,純粹浪費錢。我選擇過元宵節,吃了湯圓,呆看了圓月,意識裡閃過一些破碎詩句:

我欠那些

我不愛的人很多

欣慰于接受

有人更愛他們

高興于我不是

他們狼群的羊。”

你看,春節裡的傳統年俗文化,真是數不盡、品不膩。

孩子的成長過程,

就像一棵樹的成長過程,

最誠實,最外顯,

澆灌什麼,就長出什麼。

匠心名師宣言

“教孩子的時候我全身心投入,因為我知道,

在這短暫的歲月裡,我會對孩子産生終身的影響。

我不浪費一分一秒,我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

并視自己為教師和家長兼具的角色,而非僅僅是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