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舊習俗正月十五女兒忌回娘家,俗稱“躲燈”來看看有哪些要注意

作者:小蒙加油啊
關注我,了解更多習俗風俗文化。
舊習俗正月十五女兒忌回娘家,俗稱“躲燈”來看看有哪些要注意

明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了,老傳統正月十五這一天,有吃元宵、鬧花燈等習俗和多彩多樣的娛樂文化活動。受老傳統的影響,有的地方有正月十五“躲燈”的習俗。

有句俗語:“閨女不看娘家燈,十五之前不登門”。

經常聽老人說正月十五這一天,嫁出去的女兒是不能回娘家的,更不能看娘家的燈,是以叫“躲燈”。

舊習俗正月十五女兒忌回娘家,俗稱“躲燈”來看看有哪些要注意

正月十五“躲燈”的習俗最初是滿族的傳統習俗,開始是說正月十五忌看娘家燈,也就是說不能回娘家,後來演變成不能看娘家的燈,也不能看婆家的燈,要躲到親戚家去住,後來這一習俗也流傳到漢族。

現在大陸的許多地方還都流傳着這一習俗。在我們北方農村,出嫁的女兒在正月十五這天,不能回娘家,更别說看娘家的燈了。一般到了正月十六是回娘家的日子。朋友們你們那裡有這樣的習俗嗎?

舊習俗正月十五女兒忌回娘家,俗稱“躲燈”來看看有哪些要注意

溫馨提示:俗話說,“三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地方不同,習俗多少有差異,不必過于糾結。

對于人們的說法總結了一下幾種原因:

1.黑龍江,河南等地方的風俗認為,如果新媳婦在正月十五晚上,看到了娘家的燈,娘家來年就會窮得釘打釘 。

還有些地區的風俗認為,新媳婦在正月十五看了娘家的燈,對公公不好。其實,這些民間老傳統,各地區的習俗講究差異大,有些地區完全沒有躲燈的說法。

我們北方農村現在确實還存在這種習俗,在我們農村,年輕人隻知道正月十五不能回娘家到了正月十六可以回去。(我隻代表我個人觀點)。

舊習俗正月十五女兒忌回娘家,俗稱“躲燈”來看看有哪些要注意

2.受舊思想的影響,有的地方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嫁出去以後,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在這個團圓的日子裡,女兒應該跟她的婆家人一起過節日。

3.“燈”在古代被認為是祖宗的意思,正月十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請祖宗一起過節日。不能讓祖宗看到新婚夫妻和父母一起生活,是以正月十五不能回娘家,也不能回婆家,可以住在外面,躲過這一天。說明了,舊社會的人對傳宗接代的重視。

4.還有的人認為,正月十五可以回娘家,但是天黑前一定要趕回婆家。不能看到娘家的燈。

舊習俗正月十五女兒忌回娘家,俗稱“躲燈”來看看有哪些要注意

小結

“閨女不看娘家燈,十五之前不登門”這句俗語,是舊時代舊傳統人們總結的一句話。其實沒有科學依據。現在許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根本沒有重男輕女這一說。更沒有“閨女不看娘家燈,十五之前不登門”的說法。

現在還有些地區遵從這一習俗,尤其是北方農村。至于為什麼大家明知道不科學,還要這麼做。因為大家都是這麼做的,這也就形成了很多的傳統習俗文化。

現在看看這些習俗,多少有些迷信色彩。但是老傳統,我們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