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田芮甯出戰速度滑冰500米,新疆姑娘的故事值得被看見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宋承良

中原標準時間2月13日深夜,北京冬奧會速度滑冰女子500米比賽進行——美國選手傑克遜滑出37秒04奪冠,中國隊女将金京珠和田芮甯分獲第12位和第14位。

這是25歲的田芮甯第二次參加冬奧會了,這位新疆姑娘的冰雪故事,值得我們大家看到。

田芮甯出戰速度滑冰500米,新疆姑娘的故事值得被看見

田芮甯在比賽中。

沒有缺席過一次訓練

田芮甯生長在新疆克拉瑪依,父母都是石油勞工。和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鍛煉身體才從事體育運動一樣,田芮甯父母從小就帶她跑步。

2005年,田芮甯8歲時,克拉瑪依市流行輪滑,姨媽知道她愛運動,就送了她一雙漂亮的輪滑鞋。不曾想,這個小禮物改變了她的人生。

“她穿上就能走,沒過幾天就能在家裡滑着玩了。”田芮甯的父親田峰回憶道。母親李麗萍也對十幾年前的往事記憶猶新,“那是她收到的最有意義的禮物,回到家裡都不願脫下來,晚上睡覺也要抱着輪滑鞋。”

田芮甯出戰速度滑冰500米,新疆姑娘的故事值得被看見

對于成績,田芮甯還有些遺憾。

李麗萍給女兒報了一個輪滑班,而輪滑和速滑技術相通。2006年1月,田芮甯第一次接觸滑冰,穿上冰刀就飛了起來——“那一刻,我感覺自己像一隻小鳥,可以自由飛翔,感覺很棒。”

田芮甯說,每個孩子都有一個想飛的夢想,隻練了十多天的田芮甯就在市裡舉行的速滑比賽中,獲得10歲以下組冠軍,并入選克拉瑪依市速滑隊。

冬奧會前,《新疆日報》記者來到田芮甯家裡“家訪”,李麗萍展示了田芮甯從小到大獲得的幾十枚獎牌,“練習速滑太苦,很多當時成績比她好的隊友,都沒挺下來,而她堅持到了現在。”

對于吃苦,田芮甯倒也不自謙,“我從來沒有缺席過一次訓練。”

田芮甯出戰速度滑冰500米,新疆姑娘的故事值得被看見

學習不好就要中斷訓練

進入新疆速滑隊前,田芮甯是一名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學生。在班裡,她的學習成績保持在前5名;在學校,她是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榜樣。

當新疆速滑隊對田芮甯發出邀請時,父母都堅決反對——“我們家沒有練體育的,周圍也沒聽說過誰能進入國家隊,我們擔心練體育會耽誤孩子考大學。”

據《新疆日報》報道,母親雖然很支援田芮甯練習滑冰,但也和她約法三章:每天背完課文、做完作業才可以去訓練。還在上國小的田芮甯每天都會早早完成各門功課,然後騎着自行車從學校去幾公裡外的體校訓練。

2010年,自治區第十二屆運動會上,田芮甯獲得了女子丙組全部項目的冠軍。 現任北京冬奧組委體育部部長、時任自治區體育局副局長佟立新十分看好田芮甯:“她是優秀的運動員,身上都有那種永不服輸,堅韌頑強的勁。”

田芮甯出戰速度滑冰500米,新疆姑娘的故事值得被看見

田芮甯。 資料圖

佟立新兩次打電話給田芮甯的父母做說服,也未能改變他們的想法,就拜托去克拉瑪依參加活動的哈爾濱體育學院教授蒙猛和國家總局冬管中心、自治區體育局的相關負責人,去田芮甯家長談。

2010年,進入新疆速滑隊的田芮甯也成為新疆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員。雖然在烏魯木齊訓練是主業,但是她依然沒有放棄書本——英語是必須要學的,文化基礎課她也會認真聽講。

在體育專業上,田芮甯也有自己喜歡的書——《運動解剖學》和《運動心理學》,這是新疆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的必修課,書中的知識也對田芮甯的訓練和比賽幫助很大。

田芮甯出戰速度滑冰500米,新疆姑娘的故事值得被看見

讓更多人愛上冰雪運動

田芮甯成長的每一步都趕上了好時機,而她也用拼搏和努力握住了機會。

2005年,當她喜歡上輪滑時,克拉瑪依在全面普及速滑和輪滑運動;2010年,當她入選新疆隊時,南韓國家隊教練李在植被聘為該隊主教練;2011年,她成績提升時,新疆成功申辦全國冬運會;2016年,她進入國家隊後,北京冬奧會籌備和備戰工作緊鑼密鼓進行。

這已經是田芮甯第二次參加冬奧會了——四年前在平昌,500米比賽她獲得了第20名,1000米比賽成績是第21名。北京冬奧會周期,田芮甯的成績有了很大提升,冬奧會前最後一站世界杯比賽加拿大卡爾加裡,田芮甯滑出了37秒163的成績,獲得第六名。

再往前數,波蘭站比賽中38秒097獲得第五名;美國鹽湖城站37秒035獲得第七,成績穩定。

除了比賽,在田芮甯看來,北京冬奧會對于冰雪運動員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曆史機遇,既凝聚了每個人的體育強國夢。

“作為一名運動員,我覺得不僅要在競技比賽中頑強拼搏,為國争光,更要在各種場合中展示出中國的文化軟實力,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讓世界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國。”

責任編輯:騰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