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第32屆金歌獎落下帷幕。由于種種原因,今年的金歌獎已經小規模直播,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情況已經結束。
然而,即便是知道今年金歌獎的網友,也繼續照常唱着金歌獎。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年由于音樂市場的萎縮,聲音之神音樂的轟動,以及千禧年那一群熟悉的港台音樂家放慢發型的頻率,人們的音樂審美逐漸被分解和細分等現象。

金歌獎的知名度确實越來越低,歌手的實力比高調入圍者越來越少,也讓金歌獎的權威性受到質疑。但更令人慚愧的是,大部分聽衆還是會把自己擋在早期的音樂欣賞圈裡,不願意接觸新歌,了解新音樂人,隻會接受資本運作的爛音樂,口中為"音樂界的隕落"而後悔。
其實,音樂界從未堕落過,相反,越來越多獲得好的音樂,音樂風格盛開,每年都有好的音樂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其實,音樂市場一直都有資本介入,但20年前推到舞台前的資本是周旺濤琳等音樂人,現在是薛志謙、李榮浩、鄧子琪,但是我們可以發現,這些所謂的主流歌手的火爆歌曲數量還在被網絡歌曲所吊。
再往下是陳雪泾、粥、人潤等,但歸根結底,還是哪首歌能賺錢,資本和市場會推動什麼。
那麼,作為聽衆,我們是否完全沒有責任感?也許是因為短視訊,因為餐飲圈,誰會費心去尋找好的音樂?誰願意主動走出去追求新的音樂美學?還是很少。
再回到金歌獎
很多人覺得金曲獎越來越少失眼了,一看冗長的入圍名單,就是所有不認識的人。十年前的金歌獎,每年都是大家熟悉入圍該獎項的歌手,而現在,金歌獎已經成為少數人的自戀。
但事實上,金歌獎每年也在向内地音樂人投擲橄榄枝,比如近幾年提名或獲得金歌獎的内地音樂人,還有宮、于家雲、徐偉、丁世光,以及今年的入圍者李泉、譚維偉等,這算不叫好不好?
真正有天賦的把音樂當回事卻得不到觀衆的肯定,有的人為了保持人氣而做出不好的歌,然後幾個綜藝節目幾段就能賺到無數的金子,這不是觀衆的選擇嗎?
現在,讓我們仔細看看一些在金球獎上獲得高度認可的獎項和獲獎者:
最佳華人男歌手:EggBurg's Home Music
最佳華語女歌手:田玉晨《無人知曉》
最佳華人專輯獎:EggBurg 《Home Music》
年度最佳專輯:Samboy's Power Pulu'em
最佳專輯制作人:陳建軒《無人知曉》
年度最佳歌曲:《The Name In Cgraphed In My Heart》
特别貢獻獎(終身成就獎):羅大佑
看到這樣的獲獎名單,問會有多少人會想到,這個叫蛋堡的人今年拿了最佳專輯,并在戰勝周傑倫、林俊傑、吳青峰這樣一群頂級男歌手,雖然沒聽說過,但獎項表明這個人的音樂應該不錯, 值得我一聽。還有其他決賽選手永遠不知道,但我可以關注他的音樂。
但似乎大多數人關注的不是音樂,而是他們認識的明星是否入圍。
近年來,這種情況沒有被看見,甚至不少網民稱之為台灣自己的獎項,是以會被嘲笑。
但事實上,金歌獎依然是中國音樂界最具影響力、最權威的獎項,也是所有歌手最重要、最令人敬畏的行業獎項。
是以,這也注定了金歌獎即使屢屢屢奪,但依然是一群中國歌手的大"信念"。
當然,近年來,金曲獎的評判趨勢也有了新的重大變化,最值得稱道的一點是鼓勵創新和獎勵人氣,既尊重根源,又力求多元化和包容性,給很多年輕新人被大衆看到的機會。
最後,我們再來談談羅大佑一個人
羅大佑榮獲終身成就獎。對于他頒獎也是非常細心的,馬世芳喜歡像"聽見"節目一樣的開場介紹,羅大佑那段時代音樂世界的道路,讓人感受無限。
緊接着一群年輕一代唱了羅大佑的經典作品,雖然沒有那麼穩定,甚至有點車禍的場景,但還是忍不住厚厚的古薄起來——看來大師們走出了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這樣一個叛逆的時代,當中轉搬家時坐下舞台還是那個克制的、堅韌的前輩,卻多了一個溫暖,在舞台上發表頒獎詞的樣子,或者我們熟悉的那個大哥,那個傳奇。
我們不需要責備或抱怨最近的任何一個金歌獎,也不需要過度捍衛一個歌手,這個獎項不是要承擔這樣的功能,也許在2010-2015年的金獎有這樣的能力,但是金歌獎和它所代表的音樂的風景,已經定格在那個中國音樂的"黃金時代"。
關于金歌獎和現在網上的流行歌曲,你想說些什麼?歡迎來到評論區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