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機器人的“廚藝”和“打盹兒”神器

央視網消息:冬奧的魅力不僅僅是運動員帶來的精彩,冬奧場館中蘊藏的科技元素也讓來自世界各國的朋友們大開眼界。接下來,請您跟随我們的鏡頭,去感受一下高科技帶來的高效和便捷。

科技感十足 智能餐廳高效便捷

當傳統美食遇上高科技,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走進冬奧會主媒體中心的智能餐廳,這裡由機器人帶來的供餐服務,絕對能讓您在品嘗美味的同時,感受到高效與便捷。

總台央視記者 李晶晶:智能餐廳最大的特色就是既沒有廚師炒菜,也沒有服務員送餐,全程是自動化的烹饪和傳送。您看,我身邊就是巨大的智能炒菜區,食物在炒鍋裡翻炒,等上十幾二十分鐘,香噴噴的美味就出鍋了。

機器人的“廚藝”和“打盹兒”神器

菜和調料按比例自動配置設定好,依次倒進炒鍋裡,上下翻炒,炒好後,被裝進餐盤。通過自動升降裝置,餐盤被送到上方的雲軌裡,再由雲軌系統的智能小車進行精準定位,餐盤就會“從天而降”,送到相應的桌台上。每當機器出餐,大家就會拿起手機拍照錄像,這已經成了吃飯前的标準動作。

捷克國家電視台記者 托馬斯·布達克:我們來這裡吃飯就是為了體驗智能餐廳,已經來了四五次了,每次都像看科幻電影一樣。

機器人的“廚藝”和“打盹兒”神器

紐西蘭天空電視台進階管理人員 安德魯·霍索恩:這是我第一次吃機器人做的食物。我認為這項新科技在未來會更有競争潛力,因為機器人做飯和送餐可能會更高效率、更便捷,也更幹淨、更衛生。

睡眠休息艙:高科技中展現人性化

除了智能餐飲,冬奧主媒體中心的服務也細緻入微,在高科技中展現人性化。一款新穎的“打盹兒”神器——睡眠休息艙,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每一個艙面積大約4平方米,考慮到世界各地媒體機構在制作節目時的時差,以及媒體朋友們繁忙的工作,這些睡眠休息艙會提供短暫的休息、工作、娛樂等功能,幫助大家在采訪間隙“滿血複活”。使用者隻需通過掃描休息艙的二維碼,就可打開休息艙的艙門。艙裡有辦公桌、充電插座、挂鈎和一張智能床。使用者可以根據需要,把床調整到自己舒服的角度,體驗零重力模式和頭腳部的震動按摩。

機器人的“廚藝”和“打盹兒”神器

德國體育記者協會文字記者 烏塔·瑪格:這是我從雅典奧運會以來第十次參加奧運會報道了。之前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睡眠休息艙,躺在這個智能床上,它的震動按摩讓人覺得非常舒服 。

國際奧委會服務商 阿林·布加克:主媒體中心恢宏大氣,各種設施齊備,可以說是一應俱全,有你需要的所有東西。這是一次令人驚歎的經曆,真是太棒了。我期待着以後再來中國通路,帶上我的妻子和孩子,相信他們的體驗也會非常愉快。

機器人的“廚藝”和“打盹兒”神器

來源:央視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