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賞那桃花朵朵,開在心中的遠方 | 專訪 x 沈明權

賞那桃花朵朵,開在心中的遠方 | 專訪 x 沈明權

編者按:當創作者的内在精神、價值觀等集中投射到作品時,似乎更容易讓人了解“畫如其人”的深刻涵義。面對浮躁塵世,沈明權老師始終保有一份清醒,自在暢遊于筆墨天地中,入其筆下的“桃花源”,讓人流連忘返。

将時間自由化,與現實的一切脫離開來,在非理性的藝術層面上,建構出一個理想國,以達成或升華為一種超越時空的精神體驗。

《桃花源記》中的“世外桃源”,大家都未曾見過,但又存在于每一個人的心中,這片怡然天地給人以無限遐想的空間。

藝術家沈明權老師将這種文化因子與精神追求浸潤至筆尖,在紙上建構出人人皆神往的桃花源,引導觀者在此間尋覓到心靈休憩之所。

Art story

01

磕了三個響頭

上世紀80年代初,沈明權老師成為了著名畫家陸俨少先生的入室弟子,說起這師徒情緣,倒有點“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感覺。當時,陸老先生剛從上海中國畫院調至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任山水畫教授,有一位上海友人前來拜訪陸老先生,便邀明權老師一同前往。殊不知,明權老師與繪畫的緣分在此刻已悄然連接配接。

賞那桃花朵朵,開在心中的遠方 | 專訪 x 沈明權

與恩師陸俨少先生一起

陸老先生是一位樸素耿介的老人,對人以誠相待,論事直抒己見。而彼時的明權老師又是一個少不更事,言談無所拘的青年,雖年齡相隔近四十,但因言語的便利、心靈的相通,他們經常在一起講文史、聊古詩詞,相談甚歡。

賞那桃花朵朵,開在心中的遠方 | 專訪 x 沈明權

看恩師陸俨少先生授課

陸老先生剛到杭州人生地不熟,加之其子女均不在身邊工作,戶口轉移手續等還未辦好,故而在生活上有諸多不便。一有空,明權老師便幫二老在生活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閑暇之餘,還能觀摩陸老先生作畫,他自得其樂,也沒多想什麼。

賞那桃花朵朵,開在心中的遠方 | 專訪 x 沈明權

看恩師陸俨少先生作畫

突然有一日,陸老先生問明權老師願不願意學畫,這讓當時的明權老師吃驚不已,在他過往的認知,覺得畫畫應當從小開始。陸老先生說其實不然,如黃公望先生從50歲開始畫畫,依然創作出了驚豔世人的《富春山居圖》;再如吳昌碩先生,到46歲才開始繪畫,一樣在繪畫上有所成就。年齡起點不是關鍵,更重要的是畫者之知識學養、文化底蘊等,以及持有一顆上進的心。

賞那桃花朵朵,開在心中的遠方 | 專訪 x 沈明權

為陸俨少先生八十大壽誕慶賀

在陸老先生看來,明權老師具備繪畫的素養,如若肯學畫,他則傾囊相授。明權老師當即給師父師母兩人磕了三個響頭,以作拜師禮,就這樣,明權老師成為了陸老先生的入室弟子。

02

成為“小陸俨少”

在拜師當天,陸老先生留明權老師在家中吃飯,還贈送了紙和筆。陸老先生對明權老師說道:“學畫的第一口奶很重要,啟蒙的老師很重要。”在陸老眼裡,沈明權就像一張白紙,未來有無限可能。

在往後的日子裡,陸老先生手把手教明權老師繪畫,從怎麼拿筆開始,讓他在廢報紙上不斷練習線條。在掌握了線條等筆墨技法後,又逐漸讓明權老師臨摹宋元的畫作、練習書法等,他樂在其中,每月發下來的工資,都用來購買有關繪畫的資料與材料。

賞那桃花朵朵,開在心中的遠方 | 專訪 x 沈明權

沈明權《陶淵明詩意圖》

陸老先生曾語:“天賦很重要,找對門路也很重要。”為了讓明權老師有更好的繪畫環境,剛恢複研究所學生考試時,陸老先生便讓明權老師考取其所帶班級的研究所學生,但當時受限于年齡(當時的明權老師已30有餘),是以就失去了這次考學的機會。

陸老先生在杭州的10年,明權老師幾乎每天都跟陸老先生呆在一起,研研墨、裁裁紙、聽聽陸老先生講解畫作等,并常常将臨摹的畫作拿與陸老先生點評。若見明權老師畫得不好,陸老先生則會親自示範,明權老師的畫技與日俱進。

賞那桃花朵朵,開在心中的遠方 | 專訪 x 沈明權

沈明權《夢境原虛幻真情》

從書法、宋元入手,一直學到陸派山水,幾年下來,明權老師臨摹的畫作已達數百張,其中涵蓋立軸、冊頁、手卷、扇面等。陸老先生稱贊明權老師天生就是繪畫的材料;而此時明權老師所繪的“陸家山水”也到了幾可亂真的地步,外界稱明權老師為“小陸俨少”。

03

開辟出通往“桃花源”的路

女娲補天、精衛填海、後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系列故事無一不印證着:從量變到質變,需要進一步的深化,需要大量的實踐、提問、研究,以及需要理論的升華。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必須從量變開始,沒有一定量的積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質的變化,亦不可能實作事物的飛躍和發展。

賞那桃花朵朵,開在心中的遠方 | 專訪 x 沈明權

沈明權《婺源春早》

有關量變與質變的關系,陸老先生有自己獨到的體會,在離開杭州時,陸老先生給明權老師留下一張紙條:“基礎要打好,亦要創新;對中國繪畫史要了解,老祖宗的東西不能忘,同時筆墨要有個性,不然沒有前途。”此中的一字一句,都飽含着陸老先生對明權老師的殷殷期盼,可見獨特且深刻的思想在藝術創作中的重要性。

“三分書,三分畫,四分讀書。”是陸老先生在平日裡最常與明權老師講起的一句話,筆墨是自發的心靈之迹,後續則需更多的學養來促其成長。受家庭環境的熏陶,明權老師從小就喜愛閱讀古詩句,數千年璀璨的華夏文明,不僅豐富了明權老師的生命色彩,同時也為明權老師的藝術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藝術靈感。

賞那桃花朵朵,開在心中的遠方 | 專訪 x 沈明權

沈明權《母親》

在上世紀90年代初,明權老師開始試圖突破,從“陸家山水”的筆墨中不斷蛻變,将民間的、兒童的、稚拙的繪畫元素融于一爐,傾筆而造其心中的“世外桃源”,這亦讓觀者在此中不斷找尋到“返璞歸真”的勇氣與能量。明權老師對衆多中華優秀文化思想進行集合與提煉,并以陶淵明的詩詞入畫,開辟出一條通往“桃花源”的藝術之路。

賞那桃花朵朵,開在心中的遠方 | 專訪 x 沈明權

沈明權《小康人家》

“小時候讀陶淵明的詩詞就很喜歡,特别是《桃花源記》,裡面描繪的世外桃源與世無争、安居樂業,讓人無限向往。自己無志于商業與仕途,就喜歡畫畫,在繪畫中寄托自己的精神、思想,未嘗不是一種幸福。”

04

賞那桃花朵朵

未見花開之須臾,亦有芳香之四溢,行走在這爛漫的山林間,仿佛入了仙境,潇灑且自在。看那良田與美池,阡陌之交通、熱鬧之雞犬,隻願化身為農人,在此間勞作收成,而後将喜悅珍藏于胸,賞那桃花朵朵,開在心中的遠方。

賞那桃花朵朵,開在心中的遠方 | 專訪 x 沈明權

沈明權《江山如畫》

明權老師打破前人固有程式,以水墨符号搭建起中國人的精神家園,走出獨屬自己的藝術道路來,其風格獨顯,立意深遠,感情樸拙,情趣盎然,極富哲理。其畫面耐品耐讀,讓人在嘈雜塵世間收獲片刻的安甯,神遊其間,何不快哉?

賞那桃花朵朵,開在心中的遠方 | 專訪 x 沈明權

沈明權《早春三月》

縱觀中外藝術發展史,唯有思想深刻的作品方能流芳百世。明權老師以羅丹的《思想者》為例,指出羅丹将深刻的精神内涵與完整的人物造型融于一體,考究其創作背景,正是法國勞工階級奮起反抗的年代,作品中流露和展現了對無産者的贊美和歌頌,故而觀之令人震撼。

賞那桃花朵朵,開在心中的遠方 | 專訪 x 沈明權

沈明權《長生長樂之居》

反觀今日之境況,明權老師表示:許多藏家因不懂筆墨,而一味追求創作者的社會地位,這是不可取的。長此以往,則會導緻浮躁的年輕人沉不下心去做學問、做藝術,隻能“畫個公雞,像個公雞”,進而很難創作出打動人心的藝術作品。

賞那桃花朵朵,開在心中的遠方 | 專訪 x 沈明權

創作者應當将心力傾注在創作上,而非關系的維護上,好的作品是人品、天資、學養、功力的綜合産物。作品能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則留給時間去評判,創作者理應珍惜當下,享受創作本身。

在而立之年,勇于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明權老師的這份勇氣已非常人所能企。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這是明權老師的創作方法,亦是他的人生态度……

文 | 阿溫

賞那桃花朵朵,開在心中的遠方 | 專訪 x 沈明權

藝術家簡介

Artist profile

賞那桃花朵朵,開在心中的遠方 | 專訪 x 沈明權

沈明權

沈明權,浙江杭州人。自小酷愛音樂,玩箫弄笛數十年而孜孜不倦。習畫師從陸俨少,并為其關門弟子,跟随先生數十年,深受其教誨。所作宗“陸派山水”,師法造化,形成風格獨特、令人耳目一新的“沈家”山水,且有“小陸俨少”之稱,深受海内外同行和收藏界所關注和鐘愛。作品曾被遼甯省博物院等許多國内外博物館和收藏家所收藏。曾應邀出訪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通路講學;并在國内外多次舉辦個展。

有論文《淺析陸俨少藝術的思想性》、《李郭畫派綜述》發表;出版有《沈明權畫集》數十冊、《沈明權現代山水畫集》、《沈明權書法選》、《中國曆代名家圖譜》等;主編《陸俨少畫語錄》、《陸俨少教授石、雲、水、樹法課徒稿》、《陸俨少沈明權師生畫集》、《陸俨少人物冊》、《陸俨少畫集》、《陸俨少書法集》、《陸俨少自叙》、《陸俨少杜甫詩意冊》、《陸俨少繪畫精品集》及《黃賓虹山水寫生課徒稿》等。其藝術成就,浙江電視台、山東電視台、杭州電視台及《中國畫品》、《美術界》、《藝術典藏》《藝術收藏與投資》、《藝術英才》、《東方美術博覽》、《藝術經典》、《中華美術》等均曾作專題介紹。為杭州西泠書畫院院長助理、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學院客座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書畫藝術特聘教授、杭州市美術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

往期推薦

賞那桃花朵朵,開在心中的遠方 | 專訪 x 沈明權

您點的每一個在看

都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