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淩,一直都是家長特别關注的問題。雖然校園霸淩是小機率事件。而實際上,它遠比我們想象中要更普遍。
其實,在校園霸淩中,不管是施暴者、被霸淩者,還是旁觀者,沒有一方是赢家。
面對校園霸淩,不少成年人(包括父母和老師)的态度非常模糊。
在他們眼中,很多嚴重傷害孩子身心的欺淩行為,被披上了“開玩笑”“鬧着玩”的外衣。
但是遭遇過欺淩的孩子,除了身體上的傷痛,心理和精神上的痛苦,也同樣是孩子們揮之不去的夢魇。更容易喜怒無常、焦慮,甚至抑郁。
童年時期霸淩帶來的負面影響,會持續發酵,一直延續到青年、中年甚至是老年。
這是我們要教導孩子勇敢面對惡霸:如果你看到了什麼,就采取行動。
當你看到欺淩的時候,就要大聲說出來。把你的擔憂告訴老師、課間休息的監控器、公共汽車司機、管理者或孩子的家長,讨論如何解決這種情況。

積極倡導包容。
專注于冷靜、友善、有建設性的溝通。
在與孩子、家長、老師或其他人交談時,保持冷靜(控制情緒)是很重要的。解決問題需要合作的語氣和意圖。不要說其他孩子或父母的閑話。
進行改變。
教導你的孩子和他們的朋友簡單的善良、同理心和基本的社交技能。
人們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别人的缺點上——孩子和父母都是如此。
教導你的孩子要勇敢地面對惡霸,公平友好地對待他人,并期望自己也能如此。
這裡有4件事你應該說,以幫助孩子愈合和做得更好。
1、告訴你的孩子她看到的行為。
問問她認為發生了什麼,以及可能的因素——個性、時間、地點或其他壓力。與你的孩子和她的朋友一起解決問題,幫助他們找到如何應對這種情況。
2、讓你的孩子練習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問題。
讓他們站在别人的角度考慮孩子的感受。你覺得他在這種情況下會怎麼想?她的生活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才會有這樣的舉動?
3、讨論社交技能對每個人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練習社交智慧,幫助孩子們建立聯系或變得更友善。
在這種情況下,你能做些什麼來提供幫助呢?如果你有這種感覺,你希望别人對你說什麼?
4、分享你的個人經曆。
談談你沒有像以前那樣善解人意的時候,為什麼你現在更努力,為什麼這對你很重要。當你的孩子用刻薄的眼神或評論不尊重另一個孩子時,和他談談。
讓包容成為你家庭的核心價值觀。不要隻是說出來,要教會你的孩子包容他人的技能。
當欺淩和小團體行為發生時,我們很快就會告訴孩子們要勇敢地面對欺淩,進行幹預,并在操場或其他地方呼籲他人站出來。孩子們得到了這樣的資訊:做一個正直的人,而不是旁觀者。
但要由我們來教他們怎麼做。我們需要行動起來,記住,我們是孩子們第一個也是最有力的老師,是端正行為的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