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号作戰”結束後,山本五十六決定利用一天時間視察巴拉爾、肖特蘭和布因等前線基地,以激勵士氣。讓日軍想不到的是,有關山本視察的詳細日程安排的機密電報不僅被美國截獲,而且他們引以為豪的極難破譯的五位亂碼隻用數小時時間就被美軍專家破譯了,這份電報在無形之中也就成為山本的催命符。這也是美國軍事情報領域在無線電破譯方面繼中途島戰役破譯日軍作戰計劃之後的又一輝煌成就。
美國太平洋戰區總司令兼太平洋艦隊司令切斯特·尼米茲清楚地知道,按照安排山本将進入瓜島機場起飛的戰鬥機作戰半徑,正是幹掉他的絕佳機會。如果幹掉他,将給日本士氣民心沉重打擊,因為山本五十六不僅是日本海軍中最出類拔萃的佼佼者,而且由于他在偷襲珍珠港中的指揮得力,在日本政界和軍界成為僅次于天皇和東條英機首相的第三号人物,被日本海軍譽為“軍神”。可是尼米茲沒有因為興奮而得意忘形,因為幹掉山本不僅僅是軍事行動,還牽涉到諸多的政治因素,是以一向謹慎的尼米茲仍不敢輕易拍闆,而是請示華盛頓。
美國總統羅斯福在仔細征求了海軍部長諾克斯和海軍作戰部長金海軍上将的意見之後,授意可以幹掉山本,但是為了維護美國的大國風範,一定要對截獲日軍情報的事情保密,制造伏擊的假象。
駐瓜島的第339戰鬥機中隊承擔了此次任務。1943年4月18日淩晨時分,蘭菲爾等6人的攻擊組和米歇爾親自指揮的12人掩護組出發了,為避開日軍雷達、他們必須繞道,選擇總共飛行兩小時,總航程627千米的方案。18架P-38全部加裝了大容量的機腹副油箱,處于超負荷狀态,是以飛行員不得不使用襟翼來增加升力,盡管如此,飛機還是幾乎要滑行到跑道盡頭才離地升空。
遠在800千米外的山本也早早起床,準備行裝。
9時44分,山本以他一貫的守時作風,準點來赴這次死亡之約。幾乎是大海撈針一樣的長途伏擊,竟然成功了! 此時山本座機正準備降低高度着陸,突然一架零式戰鬥機出列,向右急轉——遠處十多架P-38正向北飛來。随即6架零式戰鬥機急速爬升,與米歇爾的掩護組纏鬥起來。在接下去的短短3分鐘時間,雙方經曆了一場你死我活的激戰。
此時的卡希利機場上已經塵土飛揚,顯然日軍飛機正在起飛,中隊長米歇爾不敢戀戰,下令返航。返航途中,蘭菲爾就迫不及待地向瓜島報告:“我打下了山本!”
蘭菲爾最後一個着陸,着陸時燃料已經全部消耗幹淨,他是以滑翔方式落地的,他還沒爬出座艙,機場的飛行員和地勤人員就一擁爬出座艙,機場的飛行員和地勤人員就一擁而上。作為擊斃山本的功臣,蘭菲爾中尉提前晉升為上尉,并獲得最高榮譽國會勳章,但為了不暴露破譯密碼的機密,蘭菲爾被立即送回國,直到戰争結束才公開了他的戰功。其他參戰人員都被警告如果将戰鬥詳情洩露出去,将受到軍法審判。
山本座機被擊落的兩天後,日軍搜尋小隊發現了他,他坐在飛機坐墊上,手握軍刀,姿态威嚴,胸口佩帶着勳章的绶帶,肩章上是三顆金質櫻花的大将軍銜,不用檢視其口袋中的筆記本,單從左手缺了兩個手指,就明白無誤地證明這正是山本五十六。經醫護人員檢查确定,一顆子彈從顴骨打進從太陽穴穿出,另一顆從後射入穿透左胸,山本在飛機墜毀前就已身亡,之是以還保持着威嚴的姿态,那是飛機墜地後唯一的幸存者高田軍醫擺放的,高田最終也因傷勢嚴重又無人救護而亡。
4月l8日注定是美國人的紀念日:1942年4月18日,杜立特爾率領的B-25轟炸機轟炸了東京,一年後的1943年4月18日,日本海軍最出色的統帥山本被擊斃。戰後,擊落了山本座機的話題随着1960年美軍相關機密檔案獲準解密而被再次提起。認定由蘭菲爾擊落的理由是他在戰鬥結束後上報的戰鬥報告,而這份報告當時因出于保密原因一直沒有公開,他的戰友對此一無所知,一經美國國防部公開,究竟是誰擊落山本的問題随之大白于天下。
除了托馬斯-蘭菲爾的回憶之外,更多的證據顯示,蘭菲爾的僚機雷克斯·巴伯才是真正擊落山本座機的英雄。山本的屍檢報告顯示,從後方射來的子彈使其緻命,與蘭菲爾從右攻擊的說法出入較大。柳谷謙治為山本護航的零式戰鬥機飛行員中唯一在世者,也指出了蘭菲爾報告的諸多疑點。其中最有力的說法是,在低空的兩架P-38在雙方機群遭遇之後,蘭菲爾的飛機向左,迎戰零式;巴伯的飛機才是向右緊迫山本座機猛烈開火的那一架。如果是蘭菲爾擊落了零式之後再掉頭攻擊山本座機的話,時間根本來不及,至少需要40秒,而山本座機從遭到攻擊到被擊落,不過區區30秒。日本東京航空博物館在1975年的實地考察也顯示山本座機的兩個機翼完好無損,與蘭菲爾的報告完全不符,倒是與巴伯從後攻擊的說法比較吻合。
以上内容由本網整理釋出()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部分内容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将盡快删除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