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數字的》是一部科普讀物,出自頂尖計算機科學家Brian W.Kernighan之手,如果你不知道此人是誰的話,那麼你或許知道 The Practice of Programming中文名程式設計實踐, BrianW.Kernighan與R.Pick合著,如果你也不知道程式設計實踐,那麼你肯定知道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沒錯這本K&R,就是Kernighan與C語言之父裡奇的著作,此書被譽為C語言的聖經,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程式員。
這本書裡面的硬體部分使我感興趣,計算機裡有什麼。這個問題可以從兩方面來看:邏輯上或者說功能上的組成,即每一部分是什麼、做什麼、怎樣做、之間如何連接配接;以及實體上的結構,即每一部分長什麼樣子、如何建造起來的。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包括處理器、存放指令和資料的存儲器以及輸入輸出裝置,這種體系結構通常稱為馮·諾依曼體系結構。
在硬體部分講述了CPU處理器,磁盤和大容量存儲器和一些其他裝置發揮着各種的作用;從實體構造講述計算機電子線路基本元件中最重要的一種是邏輯門電路,用來根據一個或兩個輸入值計算一個輸出值,也就是用輸入的電壓或電流信号來控制輸出的電壓或電流信号。隻要把足夠多的門電路用正确的方式連接配接起來,就能執行任何計算。知道了摩爾定律是由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提出來的。其内容為:當價格不變時,內建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将每隔18-24個月翻一倍以上。這種指數式的增長,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摩爾定律。比特、位元組與二進制:關于比特和位元組,最重要的是必須知道,一組比特的含義取決于他們的上下文,光看這些比特可看不出來。一個位元組可以隻用一個比特來表示男或女,另外7個空閑不用,也可以用來儲存一個不大的整數,或者一個ASCII字元,它還可以是另一種書寫系統中一個字元的一部分,或者用、8個位元組表示的一個大數的一部分,一張照片或一段音樂的一部分,甚至是供CPU執行的一條指令的一部分。
簡單的來說計算機是數字處理器。它們存儲和處理離散的資訊,這些資訊表現為不連續的塊,具有不連續的值,基本上就是一個個數值。而與之相對的模拟資訊,則是平滑變化的值。其次,計算機用比特表示資訊。比特就是二進制數字,即一個非0即1的值。計算機中的一切都用比特來表示。計算機内部使用二進制,而不是人們所熟悉的十進制再次,較大的資訊以比特組來表示。數值、字母、單詞、姓名、音樂、照片、電影,以及處理這些資訊的程式所包含的指令,都是用比特組來表示的。
最後, 這本書讓我對計算機有更多的了解,是非常不錯的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