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福大軟工1816 · 第三次作業 - 結對項目1

隊友部落格連結:

https://www.cnblogs.com/YangLiLiang/p/9688033.html

作業pdf:

https://files.cnblogs.com/files/Stella12/結對作業1(原型設計).pdf

使用原型工具:墨刀

一、需求分析

  • 論文分析

    使用者可在文本框中輸入想要分析的論文清單,支援對論文清單進行增删改。送出後就可以看到這些論文的資訊概要(題目、摘要、原文連結)。

    之後使用者可以對這些論文進行篩選(比如按論文屬性oral、spotlight、poster),點選分析後可以看到top10個熱門領域或熱門研究方向的熱詞圖譜或圖表。

  • 論文檢索

    當使用者輸入論文編号、題目、作者等基本資訊,分析傳回相關的paper、source code、homepage等資訊

  • 熱點分析

    可對多年間、不同頂會的熱詞呈現熱度走勢對比(這裡将範疇限定在計算機視覺的三大頂會CVPR、ICCV、ECCV内)

    可進行資料統計,例如每個國家錄用文章的分析、每個學校錄用文章的分析、哪個學校哪方面的研究方向比較強等

    附加需求:

    打開一篇論文時,使用者可以點選收藏,還可以寫注釋心得。這些都可以很友善地在個人中心檢視。

二、NABCD架構

  • N(Need,需求)

    網上很容易就能找到想要的論文的資訊,但是使用者有時候更需要知道目前的熱門領域有哪些。比如在寫論文的時候,有些人可能沒什麼方向,這時如果可以知道目前熱門領域和研究方向有哪些,就可以在這些方面尋找課題,甚至有可能寫出站在時代前沿的文章。在此基礎上,還可以考慮對資料在時間軸上深度分析,生成相關分析報告,讓使用者更直覺的看到熱門領域和研究方向的發展趨勢。

  • A(Approach,做法)

    考慮到大家搜論文一般是打開浏覽器搜尋,而不是去下載下傳個應用軟體,是以我們打算開發web端網頁。而且相比移動端,網頁版可以展示的資訊更多更全,使用者使用起來非常友善,也能降低開發成本。

  • B(Benifit,好處)

    借助這個平台,使用者隻需在網頁的首頁面輸入論文清單,就可以快速得到多篇論文中的熱門領域,不需要使用者對每一篇論文進行查閱、統計和分析,若對某一領域感興趣就能快速得到相關論文推薦,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 C(Competitors,競争)

    優勢:目前網上還沒看到類似的軟體或平台,是以可以說這個原型有先發優勢。而且有明确的受益群體,在學生群體内能得到較好的推廣。

    劣勢:熱詞分析的算法實作起來可能有難度。受益使用者群體較小,在推廣和普及方面難度大,可能開發的成本高于收益。

  • D(Delivery,推廣)

    可以先在本校的大三大四的大學生或者研究所學生以及大學教師群體中推廣,從中得到一些回報資訊再對網頁進一步改進,比如修改bug、增删一些功能,然後可以在擴大到本地的所有大學中推廣,做進一步測試,得到較高的反響後再投入資金在各大高校中宣傳,并建立相關團隊維護營運。

三、原型設計

  • 使用者可在文本框中輸入想要分析的論文清單,支援對論文清單進行增删改。
    福大軟工1816 · 第三次作業 - 結對項目1
  • 送出後就可以看到這些論文的資訊概要(題目、摘要、原文連結),使用者可以對這些論文進行篩選(比如按論文屬性oral、spotlight、poster)。
    福大軟工1816 · 第三次作業 - 結對項目1
  • 點選分析後可以看到top10個熱門領域或熱門研究方向的熱詞圖譜或圖表。(圖是随便放的,隻是示例,和内容沒有關系)
    福大軟工1816 · 第三次作業 - 結對項目1
  • 可對多年間、不同頂會的熱詞呈現熱度走勢對比
    福大軟工1816 · 第三次作業 - 結對項目1
  • 使用者可以輸入論文編号、題目、作者等進行檢索,在搜尋欄下方會有熱門文章推薦。
    福大軟工1816 · 第三次作業 - 結對項目1

四、遇到的困難及解決方法

在原型設計的工具的選擇上就浪費了不少時間,一開始下載下傳了Axure RP 8,使用一段時間後嫌它裡面的模闆太少而且不好看,之後在别人的推薦下使用了一款本土産品墨刀,感覺模闆比原來的軟體漂亮得多。

在意見的統一上也是一個比較難的過程。其實組隊并沒有比個人完成來的簡單,我們在讨論過程各有各的意見,如果不能得到一個很好的平衡可能這個任務就無法完成,有時候可以相容并包,在發生分歧時開展讨論分析,其實這個過程也能學到很多東西。

在設計過程中,花費了兩天設計出一個模闆,但是由于排版設計不合理,很多功能設計混亂隻能就此放棄再設計新的,也是在整個過程中遇到的一個需要妥協和放棄的地方。

在整個過程中除了學到原型設計工具的使用外,更多的是團隊合作的方式,需要用溝通的方式來傳達各種的想法。

五、結對過程:

和隊友是一起轉專業過來認識的,當時發組隊消息的時候正好在聊天,就随口問了下組隊嗎,然後就,組隊了。

附上醜照一張:

福大軟工1816 · 第三次作業 - 結對項目1

附:PSP表格

PSP2.1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預估耗時(分鐘) 實際耗時(分鐘)
Planning 計劃 5
· Estimate · 估計這個任務需要多少時間
Development 開發 260 560
· Analysis · 需求分析 (包括學習新技術) 40 120
· Design Spec · 生成設計文檔 30
· Design Review · 設計複審 10 100
· Coding Standard · 代碼規範 (為目前的開發制定合适的規範)
· Design · 具體設計 180 300
· Coding · 具體編碼
· Code Review · 代碼複審
· Test · 測試(自我測試,修改代碼,送出修改)
Reporting 報告 80
· Test Repor · 測試報告 60
· Size Measurement · 計算工作量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事後總結, 并提出過程改進計劃 15 35
|       | 	合計  |345 |965
           

學習進度表

第N周 新增代碼(行) 累計代碼(行) 本周學習耗時(小時) 累計學習耗時(小時) 重要成長
1 400 學會寫單元測試和用vs進行性能分析
2 20 50 學會了墨刀這個原型設計軟體的使用;學會了如何與隊友溝通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