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中,最有才華的大哥活得最小心翼翼。本來,以他的才能,早就升遷了。可他卻是郝省長的女婿,是以他一直郁郁不得志。冬梅的母親金月姬一開始确實不想插手周秉義的事情,可是當郝省長去世,生前一些好友的孩子們來拜訪,讓她動了心思。

兒子已然找不到,女兒是醫生,唯獨女婿能夠撐起門楣。可如果她不管呢,女婿這輩子可能也就這樣了,看似升職挺快,但一直沒有實權,這樣下去,再往前一步就很難了。是以她想要助推一把。
把周秉義一步步推到上司崗位,是金月姬一步一步的“算計”。
1、激起欲望
金月姬想要插手周秉義的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聽聽他的想法。是以,在一次吃飯的閑談中,金月姬展開這個話題,問周秉義對自己的工作有什麼想法。周秉義實話實說,他說感覺自己沒有成就感,因為一直從事調研和文字性工作,隻是“理論者”,不是“實踐者”,難免有些“壯志難酬”之感。
金月姬聽到這個,心裡竊喜。這說明周秉義其實是有想法的。于是她找到一個女兒不在家的機會,借口讓周秉義給自己挂字畫的機會,又敲打一番。這段話的目的呢,就是要再一次強調“要實幹,不要空談”。同時也提醒他,實幹、改革會遇到阻力,可是社會需要這樣的“勇敢者”。
潛移默化地,周秉義内心便種下了這樣的“想法”。金月姬一方面敲打他,另一方面也不忘向組織部門推薦他。兩邊努力,周秉義終于脫離了“政策研究”部門,改任軍工廠的“一把手”。
要知道,在體制内想要升遷,必須要有基層部門的經曆。對于當下的周秉義來說,他缺的就是這樣一個機會。有這樣的工作經曆,他的下一步才能更加順利。
金月姬的第一步,成功激起了周秉義對權力的欲望。
2、拿準“軟肋”
面對軍工廠“一把手”的職位,周秉義是有遲疑的。對組織部門,他也說了實話,害怕自己勝任不了,畢竟他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也正是因為對未知的恐懼,是以他才會對金月姬說他有點生氣了。
但是金月姬呢,她畢竟是個“老手”了,怎麼能不明白他擔心的是什麼呢?是以她第一句話是“我看錯你了?”
然後又列舉了郝省長在的時候對他的一些看法,就是想暗示他,這是他的必經之路。要想再往前一步,這是他必須要面對的。總在舒适區,永遠也成長不起來。
看金月姬的談話,她幾次都在強調“軍工廠”這個部門實在是太好了。尤其是她笑着說:他們居然讓你去軍工廠?周秉義看到她這個笑容時,内心是有點遲疑的。
軍工廠為什麼好?看似它是個爛攤子,但是它是個高配部門,幹得好了,前途無量。這是機會,也是考驗,更是他證明自己的方式。
金月姬就知道周秉義不可能那麼輕易放棄,是以她很懂得談話的藝術,她沒有直接點名這個地方的“好”,而是采用“激将法”,激起周秉義内心那股不服輸的“幹勁”。
金月姬看人是真的很準,做說服也是很厲害,是以才能拿住周秉義的“軟肋”,逼着他往前走。
3、出手相助
金月姬徹底讓周秉義信服,還是她拿出存款這一段。
周秉義軍工廠上任,有人鬧事,拿着炸藥包威脅。面對威脅,周秉義知道不能退縮,結果差點把自己炸死。冬梅知道這件事非常生氣,還跟母親鬧,讓母親想辦法把他調走。
金月姬跟女兒說:他剛剛經曆生死啊!你就這個态度?并且把郝冬梅父親在世時,自己是怎麼做的,苦口婆心地告訴女兒。她深知,一個成功的幹部背後,必然有一個稱職的妻子。否則那個職位是坐不穩的。
然後,她又跟周秉義談,問他想離開軍工廠嗎?周秉義很聰明,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把自己的工作思路跟金月姬談。能做到這一點,足以說明周秉義在政治上是相當成熟的。
金月姬聽了他的想法之後,拿出自己全部積蓄,讓他去買煤好“收買人心”。周秉義并沒有收下這筆錢,依然向她陳述困難,她一步步幫忙解答。比如讓周秉義解決有老人孩子的家庭生活用煤問題;比如告訴他如何買到好煤。
金月姬這一步,幫助周秉義在軍工廠立穩腳跟。而周秉義也看到了金月姬在工作上能夠給予自己的幫助,是以,接下來,他肯定會多跟嶽母溝通。而金月姬,也一定能夠幫助他走上比郝省長還高的位置。
之是以說是金月姬的“算計”,有兩點。第一,沒有金月姬的鼓勵,周秉義沒有信心走那麼遠。他當時的想法,就是找個小廠子當“一把手”就算了,沒想過軍工廠這樣大的廠子。第二,金月姬的幫助,讓周秉義的事業更順遂,這樣一來,他跟郝家牽連更多,他就不可能輕易抛棄冬梅。而郝家也能因為周秉義,從政這個門楣就能傳承下去。自己沾不了光,女兒也能跟着沾光呀。
金月姬,真的很精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