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奧一場大戲,讓我們看盡了不一樣的00後

冬奧一場大戲,讓我們看盡了不一樣的00後

圖 | 小時代

文 | miki粥

這真是一屆讓我們大開眼界的冬奧會。

不隻是冰雪項目飛來飛去,驚心動魄,參加這些項目的小孩十幾歲,也完全颠覆了中年爹媽對職業運動員的了解…

從蘇翊鳴到谷愛淩,這些冬奧賽場橫空出世的小網紅,都長着一張不被欺負的臉。在父母的寵愛下長大,家庭條件優越,玩耍一樣的練項目,充分享受着運動的快樂。

尤其是蘇翊鳴,從決定做職業運動員到參加奧運,也不過才2年。看他的比賽,就好像皚皚白雪中漫步,興緻來了随便翻滾幾下,然後就拿牌了?

01

陳巍的赢

玩也能得奧運冠軍?這超出了很多人的了解。運動員不應該都是經過枯燥的練習,吃下非常人能吃的苦,最後一身傷病,艱辛地拿到奧運資格的嗎?

在不少家長的眼裡,花滑冠軍陳巍的故事才符合他們的想象:

小時候跟着父母看了一場花滑比賽,從此愛上了這項運動;為了學滑冰,媽媽每次熬苦地往返8小時,送他去拜師;經過數十年如一日艱苦訓練,終于把自己雞成了冰上頂尖選手…

小孩喜歡一件事都是很随意的,最後能成靠得都是自己有一個偉大的媽媽,能長期不懈地助攻。

成功那麼難,不努力怎麼可以?你不能快樂地玩着玩着,就走上了别人達不到的頂峰。人生就是要争要搶,像歌裡說的愛拼才會赢,不是嗎?

朋友看花滑,說看到陳巍标準到無可挑剔的技術動作一直拿分,忍不住感慨他死磕難度的學霸體質:

看他滑冰就像在亞裔媽媽雞娃刷題,還專挑最難的題刷,最後憑知識點過硬,拿到全場高分。

冬奧一場大戲,讓我們看盡了不一樣的00後

圖檔來源:紐約華人資訊網

陳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但赢了大家也就鼓個掌,贊歎這小孩厲害,22歲就成了花滑跳圈的卷王之王;

羽生結弦4A摔了牌都拿不到一塊,全網發文紛紛紀念,好像大家對花滑的愛,随着櫻花的凋落也失去了一樣…

因為班上的學霸是用來敬仰的,而憂郁的小王子才是用來心疼的。目标敗給過程,輸赢對這一代小孩來說,還真沒有那麼重要。

02

蘇翊鳴的輸

蘇翊鳴拿了預賽第一名,媒體誇他一鳴驚人,結果最後隻得了銀牌就開心成那樣,不應該流下遺憾的淚嗎?不然至少跟金牌保持距離,這以後就是競争對手,要界限分明。

他沒有,像個小屁孩一樣興高采烈,樂呵呵地去找金牌銅牌大合影。

後來大家發現金牌選手抓闆失敗,分數大有争議,國外媒體都來打抱不平,說打分不公平,搶走了蘇翊鳴的冠軍。

網上群情激奮,覺得為什麼不去找裁判理論?為了拿第一,就該去争個你死我活。還紛紛翻起了舊賬,去年蘇翊鳴比賽就遇到了裁判判分不公,搞得17歲的小孩要出來安撫一群成年人,已經很開心,請大家關注以後的比賽。

在一個小孩心裡都過去了,一群大人卻遲遲不肯放下。放不下輸赢,就比不好下一場比賽。

對一個17歲的小孩來說,未來還有很多場比賽,總會赢回來。不像拿到金牌的加拿大選手,第二跳得了全場最高分,第三跳直接選擇劃水…衆目睽睽下露出一副頹敗的樣子。

一個人,心老了才會計較和算計,小孩隻在乎當下快不快樂。

冬奧一場大戲,讓我們看盡了不一樣的00後

圖檔來源:新華社

03

英如镝不想赢

英如镝是真的喜歡打冰球。

原來看英達為了送兒子學冰球被當成洗黑錢惹上官司,還覺得是這個當爹的雞娃冰球夠拼的,明明搞藝術得天獨厚的人非要去搞體育,肯定是爹媽一廂情願。

結果英如镝成了國家隊的冰球運動員,冬奧會出賽,成了冰球隊非歸化的本土球員,大出風頭。

頭條都是他的報道。在一篇采訪裡,他說自己在賽場上沒想過赢,想的隻有是怎麼把每個細節處理好。如果總想這赢,很多細節就忽略了…

他大概真的會成為優秀的冰球運動員,不管吃瓜群衆喜歡不喜歡英達。因為他追求的不是單純的目标,而是不斷超越。

赢很重要。比賽不想赢的隻配打醬油,但太想赢也很難赢,除非你有一騎絕塵的實力。

這哪有這麼容易?頂尖選手的差距都不過是毫厘之間,當不成兵乒球場上的鄧亞萍,或速滑冰道上的王濛,隻會搞得自己心态失衡。

冬奧一場大戲,讓我們看盡了不一樣的00後

圖檔來源:澎湃新聞

04

朱易不想輸

真沒想到,朱易靠失敗火遍全網,還差點把科學界的良心饒毅拉下水。

我不太信朱易沒技術。因為冬奧選手代表國家出戰,怎麼可能為了送人情搞暗箱操作的選拔?選中的,必定是狀态大好、水準頂尖。

但朱易确實連滾帶爬摔完了比賽,完全沒有看出什麼頂尖水準。

于是被質疑網暴,連她老爸是科學家都要被拿出來說事兒,逼的饒老師跳出來,用自己女兒中學校隊打排球也考上了好大學,力證體育對藤校的影響力沒有大。

饒老師的女兒怎麼讀的大學姑且不論,朱易的敗是真敗在了衆目睽睽之下。如果技術過關,那她隻能是敗給了自己的心态。

她沒有饒老師那種打網絡口水戰舌戰群儒的豐富經驗,自然也沒有一顆扛住事兒的大心髒。入選冬奧名單之後就一直被網絡攻擊,終于等到上場,心裡一邊恐懼一邊賭氣,想一定要赢就可以證明自己。

結果,動作忘了,隻剩下摔了。然後更猛烈地被罵。

冬奧一場大戲,讓我們看盡了不一樣的00後

好多人給她打抱不平。朋友轉給我一篇文章《沒拿金牌的朱易,被網暴也沒人關心》問怎麼看 。我覺得,不被關注挺好的,這小孩心理素質實在是個普通人,根本擔不起王冠之重。

谷愛淩在釋出會上被英國記者挑釁,問她怎麼看自己在美國被網暴。她能說出我就是我,你不懂我是你的問題,不是我不夠好。

朱易就做不到。就算她的爸爸是科學家,還有著名的Uncle饒替她撐腰,她也直不起腰。因為她想赢的欲望,是出于對怯懦的抵抗,而不是天生的驕傲。

一個被爹媽精心栽培出來的優等生,為了達标努力,一路看别人的臉色。雖然精通十八般武藝從小優秀,但心養的脆。

這樣的朱易,輸了,不知道還能不能有勇氣重返賽場?

冬奧一場大戲,讓我們看盡了不一樣的00後

冬奧一場大戲,讓我們看盡了不一樣的00後。不論輸赢,這一代的小孩已經是各有各的擔當。

輸了會撒潑打滾的,大概隻剩下從南韓來的巨嬰們了。

大道速滑,一人一條道兒,明明白白地失敗,南韓選手非要摩擦一下領獎台,表示對比賽的不滿,這是什麼腦回路?就擦領獎台的動作,都要抄别人的作業…

做成這樣,真讓人無話可說。

繼續閱讀